起源於中世紀的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原意為「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再生」,透過復興古典文化,對宗教神學和封建特權進行批判,把人的個性和思想解放出來,推崇「以人為本」精神。當時,很多藝術家受文藝復興的思想影響,積極探索科學和數理的底蘊,尋求對稱與空間的特性,並設計出一系列充滿時代色彩的畫像、雕塑以至建築。時至今日,這些藝術品及建築物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流芳百世。
遊走於意大利的米蘭、佛羅倫斯、羅馬、威尼斯等城市,隨處可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物。可想而知當時孕育了無數的藝術家、雕塑家及建築師,才能創造出如此驚世的藝術品。當中,米高安哲奴絕對是那時數一數二的藝術家。1546年,米高安哲奴接任設計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重建工程,他對空間設計及雕刻繪畫上的天賦才能表露無遺,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線條優美,一柱一樑都透露着莊嚴雄偉。最令人震驚是教堂圓形拱頂的自然採光技巧,使教堂別有一種神聖聖潔的氣象。
米高安哲奴對於文藝復興的影響力,以及在雕刻和建築上的才藝,在佛羅倫斯山丘上的米高安哲奴廣場上可見一斑。廣場在十九世紀時是上層社會的聚會地點,可眺望聖心百花大教堂、聖十字教堂等佛羅倫斯的美麗景色。廣場的中央放置了一座象徵文藝復興的《大衛》像的複製品,旁邊則是米高安哲奴其他四個作品的複製品—《晝》、《夜》、《晨》、《昏》。它們的真品分別置於城內的藝術學院美術館及聖羅倫佐教堂後的麥地奇墓園。《大衛》像表現了米高安哲奴對於人體結構的認識及了解,而《晝》、《夜》、《晨》、《昏》這四個雕塑作品,則充份表達了他對於國家命運的憂慮和悲憤的矛盾心情,特別是名為《夜》的雕塑。
文藝復興從意大利流傳至歐洲其他國家如法國、英國和荷蘭等地,古跡珍寶遍地開花。最近,勝景遊KUONI推出「古意盈盈城復盛」歐洲10/11天之旅,訪尋意大利、梵蒂岡、瑞士、法國和英國,承傳文藝復興時代的絕世風采,綻放令人陶醉的古典情懷,使人目不暇給。
詳情請瀏覽:「古意盈盈城復盛」歐洲10/11天
資料由客戶提供
(文:Phoebe Wong 圖:勝景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