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老外看中國】三峽大壩 天翻地覆

2016-10-17


長江三峽是中國知名的觀光勝地,但10年前落成的三峽大壩,為三峽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沿着長江遊歷的荷蘭籍攝影記者泰嘉儒,由長江口的上海逆流而上,來到三峽大壩,看看全球最大的水壩兼水力發電站,為這個國家帶來什麼爭議。

長江三峽大壩工程在1992年拍板,1994年開始動工,2006年竣工。全長2300多米的大壩,由大量混凝土和鋼鐵建成,地方大得要以單車代步。大壩把江水擋住,水通過大壩中的水管由高處流向低處,途中經過後方的水力發電機組,產出環保電力。

圖片:香港電台

撰文、攝影 : 岑悅君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

大壩猶如一道牆,控制着江水的流向,減少下游地方的水患問題,具防洪作用。大壩亦徹底改變了長江三峽原本的險要面貌,江面變闊,大型貨船也能通過,更可以逆流而上,物資運輸從此不須依賴鐵路,促進中國內陸發展,拉近東西部的經濟差距。大壩背後是逾600公里長的蓄水庫,船隻要經過五級水閘,要「爬樓梯」才能從大壩的這邊駛到另一邊。

影響生態

浩大的大壩工程帶來電力、防洪、促進物流等功效,同時也引起各樣爭議。長江的上下游被大壩分隔,無法在峽谷間自由流動的除了江水,還有江中的生物。長江的鯉魚、鱘魚、鼠海豚等無法從大壩這一邊游到另一邊,嚴重影響長江流域的生態。位於長江下游的江西鄱陽湖,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江豚的棲息處。與相關部門溝通後,當地一位漁夫便帶着泰嘉儒到鄱陽湖看江豚。漁夫聲稱自己看到20條江豚,但泰嘉儒坐在小艇上看來看去,才勉強看到兩三條江豚的身影。漁夫更指自己不能和江豚「爭食」,因為江豚是受保護動物,因此他們不能在此捕魚。事實上,鄱陽湖水位逐年下降,有時甚至缺水,變成草洲,船也難行走。連水量都不足,更何況捕魚!

下游的漁民因為缺水而影響生計,上游的漁民也不容樂觀。向大壩上游前進,只見江水變成極不尋常的鮮綠色,彷彿被加入了化學顏料,完全看不見水底,狀況驚人。長江水位因大壩蓄水而上升,原本的巫山縣長埋江底,政府因此將整個縣城搬至山上重建;加上大壩阻擋江水自由流動,垃圾和污染物在江中堆積,漁獲質量備受影響,漁民無以為繼,惟有轉行做打撈垃圾的工人。原來的家被大水淹沒,新的居住環境又出現嚴重的污染,只能與垃圾、污水為伴。受三峽大壩工程影響的逾百萬移民,所犧牲的不止是家庭,還有生計、健康。

Image description 船隻要通過三峽大壩,要經過五級船閘。

人造古城

長江三峽之所以聞名於世,是因為其險要的地勢,及沿岸為數不少的古蹟古城等珍貴文化遺產。大壩蓄水後,三峽的低窪地區被江水淹埋。為了在文物保護和建造大壩之間取得平衡,政府索性將整個古城的市中心移到山上,並為古城的建築物,包括石頭、地板、木頭、柱子等編好號碼,搬到山上,再順着編號將古城「還原」。大昌鎮溫家大院第十代傳人說,雖然整座建築有三百多年歷史,但當局派來的建築師並沒有按照大院原本的規模重建,大院不只位置變了、失去人氣,還走了樣,比以前矮了又窄了。原本伴着溫家大院的是,氣勢磅礡的峽谷,充滿歷史味道的古鎮;如今卻是灰色混凝土建築群中,毫不自然的人造古城。溫氏夫婦倆上了年紀,無法像以前一樣,透過興旺的旅遊業取得收入,只能默默守着變了樣的家傳大院。

Image description 三峽大壩乃世界最大的水壩,具防洪及水力發電等功能。

逆來順受

因為大壩工程而離鄉別井的移民,面對如此遭遇,絕大部分都不情不願,卻沒有想過反抗。在三峽遇上的中國人,一方面說自己非常支持興建大壩,但又埋怨因為大壩而沒了家鄉,甚至斷了生計。其中一個家庭,因為大壩工程從江邊遷到山上,從家中窗口望出去,剛好是水下老家的方向。這家人由漁民轉型為經營雜貨店,家裏養豬養雞,山上亦有自來水和電力供應,生活條件不俗。然而,一想到老家已經長埋江底,始終感到心酸。「當水來了,我們還不願意拆遷,因為那是生我養我的地方。」他們坦言覺得這些事對他們來說並不公平,但即使不情願,亦無法攔阻這個舉世矚目的大工程進行,因為自己的力量實在太微弱了。結果他們放棄老家,跟隨國家的指示遷走。要成就三峽大壩偉業,用上的除了鋼鐵和混凝土,還有逾百萬移民的逆來順受。

Image description 長江鄱陽湖的江豚,乃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Image description 工人在長江忙於打撈垃圾,這裏大部分的垃圾都是建築廢料。

Image description 泰嘉儒在船裏用餐。這家人原本捕魚維生,因污染影響漁獲轉為打撈垃圾。

Image description 大壩建成後,長江上游的水位上升,三峽原來的險要面貌不復見。

Image description 泰嘉儒鏡頭下嚇人的綠色江水。

《老外遊長江》由來自荷蘭、熱愛中國文化的攝影記者泰嘉儒主持,帶領觀眾遊走長江流域多個城市,捕捉沿途的所見所聞,了解中國新一代面對的問題。節目逢星期四晚上9時在港台電視31、31A播出,港台網站tv.rthk.hk及流動程式RTHK Screen同步直播及提供節目重溫。

網頁:https://programme.rthk.org.hk/rthk/tv/programme.php?name=tv/alongthebanksoftheyangtze&d=2016-10-13&p=7340&e=377133&m=episode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