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劉晉:黃色飲食圈

2020-01-21

今日最熱門的話題就是「黃色經濟圈」,自去年6月反修例運動開始以來,港人的政治意識漸漸提升,「黃色經濟圈」就是民間藉着經濟手段跟建制商家,甚至政權抗衡。在沒有大台的政治環境下,這種自發的集體行為顯然開始有點成效,政府官員和親建制人士三番四次批評「黃色經濟圈」,看來銀彈比子彈的威力更大。

身份認同

黃色經濟圈有兩大特徵:首先是支持理念相同的商家,抵制站在建制一方的企業;其次就是避免使用中國出產的商品。黃色經濟圈不只是商業伎倆、銷售策略,還是身份、族群認同。若大家齊心,這類行動往往能帶來極大衝擊,以韓國為例,上年日韓關係惡化,韓國人抵制日本貨,結果日本出口至南韓的啤酒數量從每月8億日圓跌至零。

坊間出現大量資訊,教大眾如何選擇餐廳、零售商店和商品,有文宣列出哪些日用品產自中國,呼籲大家避免購買,亦有手機應用程式列出黃/藍食肆位置。這些措施已經造成巨大迴響,康怡某超市把非中國生產的廁紙齊集在特價貨架促銷,含蓄地「跟隨民意」。

Image description 近日香港常見現象:黃店門口排長龍,跟毗鄰食肆形成強烈對比。

這次社會運動把很多大機構都捲入政治漩渦中,幾乎無一幸免。多家大商場被迫暫停營業,網民亦因為商場業主地產商的政治取向而發動杯葛和抗議行動。過往商家挑選商舖只會考慮目標客群和人流量,看來以後商人挑選舖位時要考慮的條件會更多。

黃色經濟圈顛覆一向以資本主義主導的香港營商生態,過往家庭中由大人決定去哪裏消費,但今天已經有家庭由年輕一代按手機程式挑選食肆。現時界定黃/藍的因素主要是店舖老闆的政見或店舖是否曾參與罷工,不過長此下去,大家對商戶的要求不會止於單純的政見。

政見行先

正如甘地說「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你希望世界改變,你自己就先要變成那樣),「黃絲」一詞是當初2014年傘運時開始的,可算作自由派,包含爭取公義和法治等價值觀。延伸下去包括工人權益、動物福利等取向。故此「黃色經濟圈」是經濟行為,也是社會運動,群眾期望自己的金錢投放到理念相近的商店。故此黃色經濟圈令港人醒覺,消費時會關注商店是否合乎勞工權益、環保或採用本地食材,這現象影響深遠。

根據統計,香港人每月出外用膳平均達7.8次,是全球之冠,也是除居住之外,最大的開支。新消費模式正在改變香港的飲食圈生態,有大型連鎖食肆相繼結業,小店受到追捧。黃色經濟圈對飲食業之影響尚未完全浮現,預計飲食業會採用更多外國食材取代中國產品,至於其他隨之而來的效應則有待觀察。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