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人物】古蹟修復師傅王鴻強 心懷道義做保育

2017-06-21

說到本地古蹟修復師傅,一想就會想到王鴻強。早於八十年代就到故宮學藝,回港後主理過錦田二帝書院、荃灣三棟屋、馬灣芳園書室、魯班先師廟等建築,經驗豐富,加上為人耿直敢言,因此經常出現在媒體鏡頭前,為各古蹟的修復情況把脈。

做保育,他堅守五大原則:工、質、種、形制、規格。從材料到造工,乃至背後的宗教儀式風水理念,都要還原當時的要求,才算是及格。曾參與故宮、布達拉宮等修復工程,看到他們從復修方式到材料均非常嚴謹,更看到本地的種種不足。「本地真正有知識的人很少,每個都是向『錢』望。做保育的始終要用心,懷少少道義,才做得成。」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Image description 他慨嘆香港價低者得的招標政策讓古蹟修復質素下降。(陳縱宇攝)

王鴻強家裏經營木廠,父親原是澳門三輪車黨頭目,因為生意難做帶手下來香港開拓市場,卻因為本地已經有黃包車而被拒絕發牌,惟有從零開始在碼頭做搬運,儲了一點錢後頂了一間木廠來做,名為志記鎅木廠。

王鴻強從小在廠裏幫忙,旁邊有各式各樣的工場,他也主動要求參與其中,學到不少知識。他一向對古物有濃厚興趣,父親愛古玉,如今他也是玉不離手,也愛古木古硯,對古蹟也有研究。八十年代末,教育署招募教師義工到北京參與故宮古蹟復修,沒有報酬,無人報名,只有他願意申請停薪留職前往。在故宮內他大開眼界,認識到復修工作學問之淵博嚴謹,一切都有學者專家如王世襄、姜懷英等監察,凡事都要追本溯源,找相關的老師傅以原始作法及材料做。他就曾幫忙蒐集花膠燉成膠水,用在接駁位置上,是故能歷久不衰。

Image description 「邂逅!老房子」計劃在多座本地歷史建築中舉行,例如王鴻強有份復修的三棟屋。(受訪者圖片)

物料不會說謊

回港後,木廠生意開始走下坡,後更因樓市大跌被走數,資金缺乏而破產,他遂轉行做古蹟復修。2007年他蝕本接下一級歷史建築魯班先師廟的復修工作,卻成為他的代表作。當時通往廟的道路有300多級樓梯,付建築公司費用後剩下50多萬元,搭雨水棚友情價都要15萬元,自己運材料後減至7萬元,為省錢他自己也落手落腳運,卻在開工後第三天買馬贏了一筆錢。他笑道:「只要用心,神靈會保佑。」

這次工程換來口碑,讓他儲夠分拿到復修牌,工程一單接一單。然而近年中標價愈來愈低,他將成本計到最盡,列出價格仍比人高。但中標公司做不來時,為免被扣分,又每每找回他幫忙。就如早前倒塌的中區警署已婚督察宿舍大樓,一年前他曾派出幾個工人當外援,為其砌屋頂的瓦片。

早年建築物以廣東青磚製成,比一般圍村磚薄、扁、窄,是中區警署建築群及中環建築常用物料,而磚頭之間的接駁用料多是以蠔殼等十多種不同物料混合而成的灰沙,或是以糯米漿、蔗糖及禾稈草發酵而成的黃泥,故觀察物料就能看出建築物年代。

「物料不會說謊,人才會。」他指出,復修不只要還原建築外貌,其背後的建築理念也要遵從。如上樑要擇吉時,在家族男丁齊集祭樑後,在午時放上去,樑木由於為原木,常一邊粗一邊較幼,置放時也要跟從風水方位,頭大要放置在面向大門左邊的「乾」位,幼頭的則放在「坤」位。「做古蹟對風水、易學等都要有研究。」

只是在香港,一切都以經濟效益為上,儀式欠奉,價低者得的招標政策更讓古蹟修復質素每況愈下,也破壞了前人以長遠子孫福祉為先的建築理念,只求短暫地恢復原貌,而不顧長期的保育需要。他解釋,雖然如今許多材料和工序有指定要求,但政府轉行顧問制度,不再找有知識的專家作直接監察,加上招標制度下鼓勵壓低成本,難免有中標者會在不易察覺的細節上減省。「直頭不是做保育,而是毀壞建築物。」

Image description 他指做古蹟復修最重要的是對建築尊重。(陳縱宇攝)

扤一扤測木質

看到坊間一些復修完成的建築,眼尖的他一眼就看出材料有哪些貨不對辦的地方,如用平價木扮貴價,其冷縮熱脹的方式與原本材料不同,日後將產生不少問題。就算按要求用上同樣木料,但也未必懂用上最適當的部分,「如果那條木近樹心,會容易斷,用來做主脊承托力會不足。」新木要先固定其水分以便與舊木相合,切割得當,才能用得長久。

他表示,從前父親講道義,交貨前會自己站在上面扤一扤,不斷裂才給人。現在懂得相關知識的人不多,加上求快求便宜,這些都往往被忽略。有次他在古蹟復修時挑出數十支木料認為不及格,顧問和力學工程師都有異議,他指出當中的裂痕位,對方仍不信,便提議整個人在上面扤來測試,他一腳踏上去還未站直身體,木料便斷,「他們才知道害怕」。

灰沙和黃泥需要長時間發酵,他看到一些古蹟其實是英泥混色粉假裝成灰沙或黃泥,雖然這種做法便宜快捷,卻會讓磚頭的濕氣無法正常排出,如下雨時牆腳變得潮濕,表示水困在其中走不出去。「如果用灰沙,風一吹就乾。」長此下去,磚頭便容易發霉,變得脆弱而失去承托力。「英泥不透氣,會焗死牆。最後磚頭吐灰(初發霉時磚面排出一層含硝的薄膜),一吐灰代表它快要霉爛,要趕快換掉,如果不換,磚就會下沉,整排下沉牆便會裂。」然而一些復修工程卻只換走部分磚,再在其他地方用英泥做一點修補,看上去沒問題就算。

又如倒塌磚牆的中區警署大樓,調查報告指是因為在磚牆上鑽孔,但曾在該地視察的他指出,磚牆本身有幾道裂痕,卻未有先修復或加固,加上其他環境因素才會導致倒塌。「青磚沒有起粉沒有其他問題,有裂痕卻沒有即時危險。但挖洞讓雨水滲進泥土帶走水土,多輛重型車在附近出入造成震盪,他們更在磚牆上用電鑽鑽穿來食力,別忘了這是一幅150年的老牆,自然負擔不來。」

Image description 本地古老村屋的屋脊通常會以灰塑造各種神獸,也是復修重點,圖為工人在錦田水頭的廣瑜鄧公祠工作。(受訪者圖片)

必須尊重建築

他指出要修復磚牆不能貪快用電鑽,其產生的震動會損害磚牆結構,如果要修補裂痕替換枯磚,他會用小鏟子慢慢把磚鑿出,逐塊抽出更換,魯班廟的磚牆裂痕就是用這方法修補。然而這種花時間的方式卻大大增加成本,在價低者得的競投制度中自然是難以勝出。

他指出,很多時復修最重要的不過是對建築尊重。在這一行多年,他坦言已經「心淡」,眼看不少同行為賺快錢未交足功課,他認為是制度問題,「現在就算有心做,也沒有預算。做生意不能蝕本。」他認為,存在這制度反映整個城市對古蹟和歷史的不重視。就算他現在也有授徒和講座,但對當中知識的承傳並不樂觀。

他曾參與布達拉宮的修復工作,看到他們每每會穿上禮服,舉行傳統建築儀式,勞師動眾,只是為了尊重建築,尊重歷史,就算復修用上10年時間也在所不計。他慨嘆,回看本地,不但復修不受重視,往往要靠民間和輿論推動去重新審視評級,才能免除古蹟被拆卸的命運,保存快被遺忘的地方歷史。

最近有一個以藝術創作回應的「邂逅!老房子」計劃,王鴻強也參與其中,為藝術家黃麗貞講解羅屋建築歷史,又舉辦講座介紹如何復修客家屋的屋頂。他一歲就跟父親移居柴灣,經常到羅屋找住在裏面的朋友玩,見證着柴灣如何從海邊寮屋區變成公共屋邨與工業大廈林立。雖然舊日風景全變,只有羅屋得以保存,他認為也是好事。「起碼柴灣最早期的地標仍在原址」。他希望,未來政府機構可做更多活動讓市民與古蹟連結,好讓當中的建築智慧和歷史能承傳下去。

Image description 王鴻強父親(右一)當年與到訪木廠的港督麥理浩(左二)握手。(受訪者圖片)

Image description 王鴻強自參與故宮、布達拉宮等修復工程,更覺本地的不足。(受訪者圖片)

王鴻強小檔案

年齡:64歲

古蹟修復資歷:30年

作品:魯班廟、三棟屋、芳園書室、車公廟、港大水務署職員宿舍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