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問題困擾每個香港人,當然包括了藝術家。作為全職藝術家,又經營藝術空間「合舍」,王天仁說自己畢業那年本來沒有想過要走創作之路。若沒有當年跟朋友傻乎乎的走到元朗找到一個平租空間,他說自己就未必會這樣走下去了。因此談五個藝術影響,他口中第一個吐出來的,就是Studio/空間。
TEXT:何兆彬
1. Studio (空間)
「畢業前,我沒有想過以後要做藝術創作,我只視創作為一種嗜好,像打波睇戲一樣。2000年畢業時本來找工
作,要應付家裡需要,但當時有朋友摟我說不如大家租個地方做Studio,當年有地產網,大家在網上找村屋,
見$2800在元朗元嶺村可租兩層樓,懶得找代理,就憑那地址坐車入了元朗。到了村口,結果,我們四人租了一
間兩層一千呎的村屋,每人每月才夾幾百元。我們在那邊發生了很多故事。做畢業展前我本無心向學,剛好見
中大外有很多丟棄的卡板,就開始自己鋸。其實,當年雕塑這媒界?已經是過晒氣!但因為我喜歡打波,木工
要流汗,感覺不錯,結果做了一隻兩米多高的木恐龍。2001年的香?有香?藝術雙年展,我做了作品參加,入
了圍,是這樣開始做創作的。其實我是有了空間,才去想創作。」
2. 工具(積疏 / 電鑽 / 電批)
「最初做作品時,中大老師是Kacey Wong (黃國才),他給我們的一個Project叫Zen Objects (禪物件)。像以前的老師,如呂振光?會用個人經驗或魅力去感染別人,但Kacey的方向不大中大,他會講工具或技巧,也刺激你
想多一點。是因為有這一科,我開始接觸工具,原來手握工具感覺很不錯!它跟小時候砌高達模型很相似。我
對沒有手感的東西如智能手機總是不大習慣。記得小時候,我媽會叫我幫忙黏牆紙,其實她沒有木工經驗,?
是自學的。到有了Studio,因為我之前碰過木工就想繼續玩,結果我去了新填地街買二手工具。用積疏(曲線鋸) /
電鑽,是因為我想用有生活感的工具,也很自然會用卡板、積疏、電鑽、鐵筆創作,還有螺絲啊!它是很香?
的,因為很多雕塑?需要裝拆,否則很多地方連貨?都進不去。是工具決定了我做甚麼創作。」
3. 卡板
「我的創作,超過九成?是用卡板做的。?初我撿卡板來做,後來拆棄置家具,到搬到工廠區,開始研究卡板
種類。又會考慮卡板是直接用,或拆散成材料用好呢。我少拆散它,因為我揀卡板是喜歡它的限制,創作時想
突顯它的本來狀態。我會儘量用它的基本結構。」
4. 家人
「首先,我做創作這一定跟我媽媽有關,若不是小時候她叫我黏牆紙,我不一定對這些工具有興趣。其實當年
一家人住200-300呎地方,而且是一邊住,一邊黏牆紙,是非常瘋狂的!現在想?,我人生第一件玩具就是一個
槌。另一影?我的家人是我太太,因為她也是藝術系同學,我要做甚麼根本不同跟她解釋。物以類聚嘛,這個
很重要,當年我把工作辭掉,她也沒說甚麼。到後來我要租合舍,也是租了才跟她說。」
5. 漫畫
「小時候當老師的父親常給我買漫畫:例如暴力的《北斗之拳》、有點鹹濕的《城市獵人》,他說男仔要睇
下,無所謂!同時,他又買蔡志忠《漫畫莊子》、《漫畫禪說》給我看!結果,我小五已覺得莊子好勁。《漫
畫莊子》及《禪說》幫助我理解這世界,因為它跟學校教的那一套有很大的反差。
「其實到了現在,我仍然認為人人?要讀《北斗之拳》!因為它極端的暴力後面,說的其實是愛,當中有
兄弟的愛,也有男女之愛、蟻民及權力?之間的愛。《北斗》對我而言,是情感上的教育。」
王天仁—— 講座《藝術與日常》
王天仁與文啟傑將利用生活化例子,談談創作、設計與日常觀察密不可分的關係。
報名:[email protected]
日期:3月31日(日)
時間:下午3:00-4:30
地點:尖沙嘴馬哥孛羅香?酒店4樓紫荊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