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設計是視覺美學的表現,而社區空間設計卻以人為本,是大眾日常的一部分,充滿香港特色、地道文化。當經歷年月流逝,地方空間還載滿本土情懷和歷史故事,簡單的說,就是生活的體現。「香港室內設計周」籌委會主席張海活表示,室內設計並非高層次的東西,社區空間設計更是與大眾息息相關,是生活日常,也能成為集體回憶。
Text by Eva Chan Photo by Tung Tung Tung(部分由受訪者及香港室內設計協會提供)
回顧早前舉行的「香港室內設計周」,張海活指公眾除了可以欣賞多位著名設計大師,以至年輕室內設計師的得獎和創意作品外,也可了解到一些大家經常流連的地方,他說:「『我最喜愛的香港室內空間』十大得票最多的地方大部分都跟本土文化有關,具有歷史和生命價值,例如形態深入民心的勵德邨,其半開放式圓筒型天井設計已多次成為電影的取景地點;啟業運動場和南豐紗廠經過翻新後,其生命價值又再延伸到今日。」香港室內設計協會公共事務委員會成員陳狄康續稱:「由於我的辦公室位於荃灣,看着南豐紗廠的活化翻新,帶動區內變化,多了年輕人來行街打卡,也令工廠林立的荃灣區多了生氣。」一個空間能聚集到一群外區人,是社區空間設計的成功之處。
其他有份被提名的香港室內空間,也不乏香港的經典文化地標,如著名平面設計師靳埭強及又一山人黃炳培分別提名的香港大會堂高座內部樓梯空間和香港大會堂音樂廳,前者的樓梯和大窗戶,其線條構圖營造的視覺效果,時至今日依然極具標誌性。還有皇都戲院、香港美利酒店、陸羽茶室和珍寶海鮮舫,統統都是歷史見證和集體回憶。
讓用家樂在其中
亮眼的東西確然最吸睛,也會提升使用量,張海活和陳狄康均異口同聲贊同,例如社區中有不少看似平凡的項目在重新打造後變得眼前一亮,不少均與社區和大眾生活劃上等號,將美學融入日常生活中,「例如社區的環保回收項目『綠在區區』,設計有如一間連鎖店,全店綠與白色設計風格簡約鮮明,店內除了提供回收服務,更有環保資訊,予人強烈的環保意識,跟那些常見的藍、黃、啡回收箱相比,綠在區區是環保界的一大突破。」另一項目「用植物說生活」則在社區收集大家棄置的植物,再供人認領,張海活稱:「為植物延續生命似乎跟室內設計關係不大,但這個項目旨在以社區為本,用植物為環境帶來生氣,影響室內的環境氣氛,其實也在連繫社區。」
近年不少非牟利機構會找專業的設計師負責室內設計,例如給更生人士暫住的居所「甦屋計劃」便是其中的例子,張海活解釋:「這個暫住的『家』沒有見慣的舊式碌架床,除了單人床,還有獨立櫃,讓住進去的人擁有獨立個人空間,重拾社區的歸屬感和住家的感覺。」即使是成本有限,但只要室內設計師動用巧思,社區空間設計也能變得人性化。
創新科技STEM課程近年非常流行,陳狄康也參與了不少STEM課室的設計項目,「STEM課程着重互動學習,學生不會排排坐,所以設計構思必須以靈活度為重點,桌椅可以隨意移動,方便分組討論和做測試。我們也不會將它設計成課室般,反而有點像咖啡室,更能引起學生投入參與和學習的興趣,有心機自發學習。」社區空間設計的價值不僅有效提升空間質素,更能凝聚使用者,發揮更大的價值。
重塑大澳小店故事
談及社區空間設計,總會想到市區的新落成設計或是歷史建築的活化保育,香港不少地方均有其文化價值和本土情懷,張海活正與五、六十位設計系學生籌備於年底舉辦的「大澳文化節」,「大澳承載着不少歷史,本身亦是一個旅遊景點,我們計劃為十間小店,包括蝦膏蝦醬廠、海味店、茶寮和豆腐花店重塑品牌,融入社會空間設計,優化公共空間。學生們會跟店主交流,再透過本土設計,呈現小店的歷史,以至一代傳一代的品牌故事,然後以新面貌示人,讓城市人和遊客認識大澳的文化歷史和人性味。」
擔任「大澳文化節」導師的陳狄康表示:「我們除了為小店重新包裝和提升營商價值外,更重要是保留小店的原味,提升品牌價值及其文化底蘊。」他們更透露,屆時將會舉辦創意工作坊,市民能透過手作加深認識小店背後的故事,這個大型的社區活化相信能大大提升大澳的人氣,令人期待。
艱難環境激發創意
面對設計界中的劇烈競爭,加上疫情等原因令不少單位的開支預算受限,發展環境看似不利,張海活卻認為:「越艱難的社會環境,越多不確定的變數,更能激發設計師的創意,構思出精闢獨到的意念,畢竟設計師必須持續創新,才不被業界淘汰。」陳狄康則建議年輕設計師應將自己裝備成跨媒體的多功能設計師,「除了設計工作,應認識更多範疇,如燈光設計、背景音樂、拍片、剪片、設計軟件等數碼營銷,增強自己的多樣性和競爭力。」
香港的室內設計師不乏接觸國際設計的機會,但二人均強調設計的原創性,設計師應先吸收、消化再思考,建立個人風格。張海活更鼓勵設計師之間可多作靈活組合,「每位設計師都有不同的強項,大家不妨合作一些設計項目,說不定能創造更大的設計項目,對壯大設計界、推動健康發展都有莫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