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五月雪》導演張吉安:我在打擦邊球

2024-05-13

Image description

14年前,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要拍「五一三事件」,因題材太敏感,一直無法開拍。兜兜轉轉,他先拍了恐怖片《南巫》,反應不錯,籌備經年的《五月雪》終於開拍。電影入圍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造型設計、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及最佳音效等九項大獎,導演把它帶來香港出席香港國際電影節,但電影在馬來西亞,迄今仍未過審。

過程這麼艱辛,為何這電影非拍不可?

Image description 導演張吉安

文化部鼓勵上映

訪問時,《五月雪》仍在馬來西亞送審,張吉安透露,戲要上映還有十多處需要修改,「具體還要怎樣修改我不能說,製作人叫我不能講太多,我也怕批評到他們,戲就上不到了。」

張吉安苦笑說,《五月雪》分別申請了新加坡及台灣的電影經費,而因為題材敏感,完全沒有申請馬來西亞的官方資金,但有馬拉當地的娛樂公司投資,「電影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放映的時候,現場來了兩個馬來西亞的官員,原來他們是新加坡電影發展局的副主席,他們看完電影,就跟我說電影一定要在馬來西亞上映。我說馬上得到嗎?他說鼓勵我們上。」他解釋,馬來西亞電影發展局屬於文化部,電檢局屬部內政部,「所以,文化部很喜歡它。而且,去年馬來西亞只有三部電影去了三大影展,《五月雪》去了威尼斯影展。出席完新加坡影展,他們找我出席電影發展局的頒獎典禮,去年十部最佳馬來西亞電影,《五月雪》是其中之一。」有趣的是,雖然得到文化部的肯定,但電影還未能過內政部的法眼。

戲中真實發生的「五一三事件」發生在1969年,都經過五十多年了,《五月雪》為何這麼敏感?

Image description 《五月雪》劇照

說成種族暴動,容易處理

1969年,馬來西亞舉行全國選舉,聯邦反對勢力首先獲得50.9%支持率,超越了聯盟政府,反對黨慶祝勝利,並在吉隆坡舉行大遊行,結果觸怒了政統的激進黨員,他們舉行反示威。反對黨支持者多為華人,執政黨支持者較多馬拉人,雙方人馬,在5月13日演變成流血衝突,兩日後,總統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馬來西亞全國戒嚴,股市休市,航空及火車等交通停頓,報紙被令停刊。衝突及鎮壓延綿數月,據官方公布,接近100人死亡,150人被捕。但民間的統計,200人受傷,270人受傷。

Image description 《五月雪》劇照

「小時候,婆婆經常用五一三來嚇我,因為我很喜歡在外面蹓躂,如果太夜不回家,婆婆會用廣東話講:你再唔返來,五一三發生你就死梗!我只有六七歲,不知道五一三是什麼,它只像一頭野獸一樣,一個恐怖的符號。」

馬來西亞為多種族國家。華人與馬來人的經濟實力差距頗大,官方解釋,五一三是華人與馬來人之間的種族衝突,但也有不少華人認為五一三是針對華人的血腥屠殺行為。張吉安的觀點與官方有很大出入,他甚至不把五一三的起因解讀為種族問題。

「五一三事件會發生,是因為是當時首相跟他的副手之間的政治奪位有關。馬來西亞的政治,很多時候會被歸類成種族(問題),因為你說成種族暴動,比較容易處理。為什麼?因為這樣你就禁止大家說話了,但是如果說它是政治議題,大家就開始會把矛頭指向政治,是它害了整個國家。五一三看似是華人跟馬來人之間的衝突,其實不是!當時反對黨得票得票率第一次逼近執政黨,所以執政黨贏得並不光采!反對黨在一些區贏了,上街去慶祝遊行,激怒了執政黨的支持者,反對黨不是主流的政黨,支持者都是以華人為主。把這件事情歸類成種族衝突事件,主要是因為馬來西亞的種族和諧,對政客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他說,處理成種族衝突,比較容易讓族群跟族群之間產生距離。換句話說,種族之間越不和,政客越安全,「畢竟馬來人比較多,你都會選我,我永遠都是執政黨,來管制你們兩個族群不要走得太靠近。這些都是政客的技倆」他說,其實去年馬來西亞有兩部電影都在講富都。一部是《富都青年》,另一部就是《五月雪》,因為富都本是馬來語,它的中文名字叫半山芭。

Image description 《五月雪》劇照

本來拍紀錄片

今年46歲張吉安這麼會說話,因為之前有好多年,他都是電台主持。大學念影視系,畢業後他做過剪接、記者、電視台編導,2005年進入馬來西亞國家電台工作,一做就十二年。在2009年,因為雙溪毛糯痲瘋病院抗議事件,他到了當地做社區藝術,意外發現了埋葬五一三事件的「義山」,也就是華人自行管理的墳地,「墓碑有118座,裡面有三座是馬來人,兩座是印度人,其他的都是華人,一共百多座。」他每年在墳前等家屬來,訪問他們,見過有人在墓前演粵劇。因為這墳地部分是亂葬崗,死者沒名字,連身份也沒確認,他也見過有女人找不到家人的墳,就用紙寫下亡者姓名來代替。每年都去跟死者家屬訪談,但他發現每一年來的家屬都不一樣,掃過墓翌年就不會再來了,「我們等了這麼多年,沒有重複過,來了一次就不來了。因為那個地方太哀傷了。」也有家屬掃墓後就把墓碑拿走,或把墓碑敲碎,因為家屬認為人死那麼久都去投胎了,再拜的話,只會讓他們陰魂不散。「他們不是選擇遺忘,而是選擇放下這段歷史,因為再等下去也沒有辦法,始終也等不到官方開放(死亡)數據的一天。」

訪談的內容,收集成14個故事,本來想拍成一齣紀錄片,但受訪者都不願出鏡,後改為拍劇情片。《五月雪》本來是張吉安第一部長片,但當年他沒有長片經驗,也找不到肯演的馬來西亞女演員,2017年他先拍了短片《義山》, 2022年拍短片《狼牙的御女》,其實兩部短片都是《五月雪》的前身。2020年拍他第一部長片《南巫》,講述一個降頭故事,但在他自己眼裡這其實是一部政治片,「這是一部降頭政治片,但降頭不是主要題材。我懂降頭,因為我爸爸是乩童。」

Image description 《五月雪》劇照

用文化題材打擦邊球

為何非拍《五月雪》不可,他說因為自己骨子裡很反叛,「我在電台裡工作,看了很多不公不義的事情,被打壓,被禁口,所以進電台那十多年,其實我很憤怒。」在電台的日子,他說一直在做溫柔的對抗,他主持的節目是文藝類的,周一講電影、劇場,周二講戲曲,周三講爵士樂,周四做搖滾,周五講國樂(即中樂)。「我用文化題材來講國家議題,他們(政府)聽不懂,我用這個來打擦邊球。」憤怒的時候,他而覺得人越被限制,但創意反而越無限,「我覺得依然可以在有限的環境裡面,做無限的東西,就在那段日子拍了《義山》。因為電台聽眾越來越多,後來獲得國家廣播獎,他們就開始關注我。結果電台不跟我續約,被迫離開廣播電台,我就明正言順的去拍電影了。」

Image description 《五月雪》劇照

因為馬來西亞是多種族國家,社會議題相當複雜,電影分華語電影、馬來語電影,當地上映的電影字幕有三種文字,「香港導演拍電影,你不會問他:你拍中文電影嗎?可是你在馬來西亞拍,人家會問:你是拍馬來西亞的中文電影?還是拍馬來西亞的馬來文電影?還是拍馬來西亞的英文電影?還是拍馬來西亞的印度語電影?」他說,十多年前馬來西亞官方的電影頒獎典禮,最佳電影必須以馬來語為主,馬來語佔比要達50%以上「如果戲裡面講粵語、華語,就被當成是你們民族自己的電影。馬來語是國家語言政策,本來無可厚非,但我講一個華人家庭故事,角色就不可能家人跟家人講馬來語。」他說這政策十多年來有改善,如今沒有強調一定要講馬來語,但要在當地拍一部各種族都有共鳴的電影,相當不容易,若然電影題材像《五月雪》講種族衝突,要雙方都滿意就更難。

十多年來,他收集了14個女人的故事,拍不成紀錄片,想拍劇情片又沒有人敢演,最後主演的是台灣的萬芳,14個女人故事改成一個。故事分兩段,一是1969年衝突前幾天,另一段跳到幾十年後,死者親屬到墳地拜祭。導演在墳地實地拍攝,重現每年5月13日掃墓,也有人來搭台唱粵曲給亡靈聆聽。

等待電影送審的同時,張吉安已完成了第三部長片《金蘭荖葉》,主演的是出道以後,首次回到出生地馬來西亞主演電影的廖子妤。

Image description 張吉安(香港國際電影節提供)

TEXT & PHOTO(PORTRAIT)BY 何兆彬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