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烏德琴演奏家楊尼斯.高蒂斯(相片©️Hiraga Masaaki)
音樂是文化交流最動人的語言。當不同地域的聲音在同一舞台交織,便能勾勒出一幅跨越時空的音樂畫卷。香港中樂團即將舉行的第49樂季開幕音樂會《絲語‧琵琶》,正是一次將絲綢之路精神化作樂音的嘗試。
TEXT BY MIU LAU
日本薩摩琵琶演奏家久保田晶子
香港中樂團迎來第49個樂季,以「怡」為年度主題,開幕音樂會《絲語‧琵琶》將於9月12及13日假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上演。今次音樂會以絲綢之路為靈感,雲集多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國際級演奏家,呈獻一場穿越千年、貫通中西、融合古今的音樂盛會。
五弦琵琶演奏家方錦龍
演出由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教授擔綱指揮,攜手五弦琵琶演奏家方錦龍、四弦琵琶演奏家張瑩、日本薩摩琵琶演奏家久保田晶子、土耳其烏德琴演奏家楊尼斯‧高蒂斯,以及古琴演奏家王悠荻等,以絲路沿線標誌性樂器,共同勾勒出橫跨千年的音樂畫卷。
《絲語‧琵琶》由七個樂章構成,包括前奏曲《長風破浪時》、以《詩經》為題的《文‧詩經瓊瑤》、充滿磅礡氣勢的《武‧霸王卸甲》,以及間奏曲《一抹清風柔》等,最後以《揚帆濟滄海》作結。音樂會將琵琶類樂器的多元風格與敘事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帶領觀眾在東西合璧的音韻中遊走。
是次演出繼《蒼龍引》後,再度獲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台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肯定,亦被列入「中華文化節2025」及「亞藝無疆」藝術節重點節目,並獲「一帶一路」辦公室、中國福利彩票和中國體育彩票公益金,以及中國太平保險(香港)有限公司全力支持。
四弦琵琶演奏家張瑩
絲綢之路自古以來便是文化與藝術交流的重要橋樑,孕育出多樣化的音樂語言。琵琶作為抱彈類樂器之首,承載著不同地域的歷史與情感。《絲語‧琵琶》正是透過多元樂器的對話,展現跨文化的共鳴,讓樂迷在一場音樂會中領略民族音樂的深度與廣度。
香港中樂團第49樂季開幕音樂會《絲語‧ 琵琶》
日期:9月12日、13日
時間:20:0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指揮:閻惠昌
演出:方錦龍(五弦琵琶)、張瑩(四弦琵琶)、久保田晶子(薩摩琵琶)、楊尼斯·高蒂斯(烏德琴)、王悠荻(古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