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球泛起應用創新科技的潮流,藝術與科技的結合是大勢所趨。即將於11月正式啟用的東九文化中心(東九),以發展成香港藝術科技的旗艦場地為目標,連結不同業界專才,為藝術家及藝團搭建平台,推動整個文化產業持續發展,長遠提升香港在國際藝壇的地位。
康文署助理署長(文化發展)區玉芳表示藝術科技不一定是高深艱澀的事情,因此引入不同表演類型,讓觀眾認識藝術科技的多樣性。(攝影:Ben Tam)
作為培育藝術與科技發展的基地,東九以推動藝術科技為使命,將先進的創新科技融入表演設施,以提升節目製作水平。康文署助理署長(文化發展)區玉芳表示,東九的定位是回應國際趨勢,「藝術科技在外國已相當流行,本地亦有不少藝術家擅長採用跨媒體形式呈現新的藝術體驗,因此構思東九這個新場地時,有個清晰定位,透過配備國際級的科技及表演設備,為本地藝術家提供試驗場地,讓他們創作更多元的舞台作品,最終目的是鼓勵他們走出去與國際接軌。」
今年11月中至明年2月中將會設定為東九開幕季,為觀眾帶來17個精彩節目,合共80場演出及活動。
目前中心設有5個表演場館,包括一個設有1200座位的劇院、一個536 座位的劇場,以及三個120至353個座位的多用途小劇場(分別命名為創館、形館及樂館),場地設置靈活多變,能夠切合各種類型節目的需要。不論場館大小,均配備全方位沉浸式音響系統、4K高清投影系統、舞台自動追蹤系統和媒體伺服器等先進舞台設備,令東九成為全港所有表演場地之中,首個配備最齊全、最先進及數量最多舞台科技設備的場館。除了提供國際級的表演設施支持跨媒體創作演出需求, 區玉芳指出,還期望將東九發展成為藝術科技的培訓搖籃。「中心去年起舉辦『東九開箱』試場節目,讓本地及海外的藝術家與技術專才,一同發掘及研發多樣化實驗項目,透過支援階段式的試驗創作, 將之發展成完整的藝術科技作品。另一方面,東九文化中心亦設有藝術科技學院,吸納有志於藝術科技發展的大學生及年青人。學院提供兩年有系統的見習員培訓計劃,加上在中心舉行的節目涵蓋各項藝術科技的應用,因此能夠提供實習機會,讓見習員吸取實戰經驗,從而培訓新血及推動藝術科技的可持續發展。」
開幕節目《一束光—— 高錕的記憶》講述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光纖之父」高錕教授的成長故事。
為了迎接東九開幕,今年11月中至明年2月中將會設定為東九開幕季, 為觀眾帶來17個精彩節目,合共80場演出及活動。開幕節目《一束光—— 高錕的記憶》原創粵語音樂劇由李敏導演及編劇,與擔任音樂總監的著名音樂人嚴勵行(Johnny Yim)共同監製,演出則分別由《大狀王》主演鄭君熾及歌手葉巧琳飾演高錕及其妻子黃美芸。故事講述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光纖之父」高錕教授的成長故事。由接受康文署委約至今兩年時間,李敏說期間浮現過很多構思,「直到有一天打開電腦看舊照片,見到中大畢業證書上高校長的簽名,想起身邊有很多人,不約而同對高錕教授由衷欣賞,既是發明光纖的科學家及無私的教育家,也是忠誠的丈夫,他的人生本已絕對值得歌頌;再加上後來罹患腦退化症,忘記了自己是誰,但對太太的一份愛卻從沒有忘記—— 原來記憶消失了,愛依然能夠長存。在今時今日萬分複雜的世界中,我最想呈現的正是這份純粹的愛,所以選了高教授作為題材,寫下他的動人故事。選用音樂劇的形式來說高錕教授的故事,那就是名副其實的『歌頌』。」
(左起)《一束光—— 高錕的記憶》音樂劇監製、導演及編劇李敏、女主角葉巧琳及男主角鄭君熾。(攝影:Ben Tam)
東九落成啟用後,將成為未來區內國際級表演場地,期望能夠吸引長期演出讓遊客來港欣賞,進一步推動文旅結合。
要演活高錕一角,鄭君熾坦言存在挑戰。「首次出演傳記式音樂劇,要準備的事情頗多,因為真的有這個人存在過,還要由年輕演到年長,難度實在不低。高教授又非影視紅星,不會時常在幕前出現,沒有太多關於他的影像資料留存,能夠參考的不多,只有零碎的訪問與演講;幸好他自己寫了一本自傳,現時也在細心研讀,希望從中能參透他的一點思路,可以有多點畫面,讓我去思考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但我仍努力在形似與神似之間找到平衡。」至於在四、五百人海選中獲選為高錕太太的葉巧琳,知道要成為女主角時更是驚喜萬分,「試鏡時完全不知道音樂劇的內容,都是盡我所能呈現在舞台上。可能之前曾經在音樂劇中飾演過媽媽,甄選時有用到相關經驗而令我中選。雖然有參演過多次舞台劇,不過均以女配角的身份,今次擔正主角也很大壓力。高太的參考資料較高錕更少,要靠團隊及編劇幫忙,在未來數月的排練中摸索出來。」
中心設有5個表演場館,包括一個設有1200座位的劇院。不論場館大小,均配備全方位沉浸式音響系統、4K高清投影系統、舞台自動追蹤系統和媒體伺服器等先進舞台設備。
音樂劇不單載歌載舞,亦有不少跨媒體演出,活用東九各種藝術科技設施。李敏透露當中因而有天馬行空的成份,「故事講述一位未來人意外來到一個空間,原來那是高錕的腦袋,當他患上腦退化症時,會用藝術科技來表達腦袋的變化;我們特別邀請了擅長製作電影視覺特效的團隊,來營造未來人走入大腦的畫面,然後有不同人生大事的畫面,在那個大腦空間閃掠,加上劇院配備立體投影及媲美電影級的全方位沉浸式音響系統,因此無論視覺或是聽覺上都會非常立體。」鄭君熾認為劇場新科技是整齣劇的另一賣點,「不過也要花很多時間去嘗試,作為演員如何與新科技互相配合,例如演出時如何處理身上配戴的感應器,才能營造出疑幻似真的效果;同時亦要兼顧觀眾在座位上,怎樣才能看到我們在台上的動作,或許需要相應作出調整。」
澳洲澳大拉西亞舞蹈團與瑞士Verity Studios合作的《觸動浮光》,有趣的地方是無人機在室內,與台上的舞者互動,將科技融入舞蹈之中。(攝影:David Kelly)
英國阿卡什.奧德瑞舞團《細聲講.捉謎藏》結合舞蹈與炫目投影效果和聲音設計,展現一場充滿奇妙想像力的自我探索之旅。(攝影:Pamela Raith)
除了本地原創節目,東九開幕季亦由奧地利、澳洲、加拿大、新加坡、英國等地引入各式藝術科技演出。區玉芳說是想讓觀眾認識藝術科技的多樣性,「藝術科技不一定是高深艱澀的事情,亦可以是平易近人容易理解的。引入不同類型的表演是希望照顧到不同需求的觀眾,讓他們由淺入深慢慢去認識藝術科技的底蘊。例如我們籌備東九時曾到世界各地取經,觀摩外國推動藝術科技的做法;其中一站是奧地利ARS ELECTRONICA電子藝術節,遇到Gerald Peter這位很有才華的音樂家,見識到他利用影像與電子琴配合演奏,締造出極具感染力的演出,因此邀請他來參與開幕季演出《電音狂熱》。讓觀眾體會到就算是很簡單的表演,也有很豐富的娛樂性及震撼力。」
加拿大獲獎創意音樂團隊錄映飛旋創作的《炫光狂想派》,營造多重感官空間,帶領觀眾將舞台的每一個角落變成創意實驗場。(攝影:SimonJolicoeurCote)
此外,由澳洲澳大拉西亞舞蹈團與瑞士Verity Studios合作的《觸動浮光》,也是香港少見的藝術科技節目。「平日見到的無人機表演,大多是在室外偌大的空間表演,而《觸動浮光》有趣的地方是無人機在室內,與台上的舞者互動,將科技融入舞蹈之中。能在室內如此近距離觀賞到無人機表演,相信會為觀眾帶來驚喜。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購票節目,開幕季還特意安排了不少免費節目,在東九不同空間展示來自不同藝術家的裝置藝術及立體投影作品,讓市民來親身感受。另外在節目設計上,並非只是引入眩目的科技,同時也帶來多樣的項目,如多媒體藝術家曾文通設計療癒人心的靜觀劇場《經行頌缽(宇宙篇)》,在官能刺激以外,有靜下來的喘息空間,希望能滿足不同觀眾。」更多精彩舞台節目包括加拿大獲獎創意音樂團隊錄映飛旋的《炫光狂想派》,營造多重感官空間,帶領觀眾將舞台的每一個角落變成創意實驗場;由英國阿卡什.奧德瑞舞團製作,結合舞蹈和聲音設計,加上與ARS ELECTRONICA FUTURELAB合作的投影效果,展現一場充滿奇妙想像力的自我探索之旅的《細聲講.捉謎藏》等。
倫敦有West End,紐約有Broadway,香港作為中西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區玉芳認為東九落成啟用後,將成為未來區內的國際級表演場地。「以往由於場地有限,未必能完全滿足到長期演出的需求,現時既然有東九這個新場地,相信能夠吸引恒常演出來讓遊客來港欣賞,進一步推動文旅結合。」
開幕季還特意安排在東九不同空間展示來自不同藝術家的裝置藝術及立體投影作品,讓市民來親身感受。
東九文化中心
地址:九龍牛頭角道60號
網站:ekcc.hk
開幕季節目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發售
即日起至10月16日設「東九開幕」限時閃購優惠高達7折
奧地利音樂家謝拉特.彼得與亞倫.蒂爾利用影像與電子琴及鼓配合演奏,締造出極具感染力的演出《電音狂熱》。(攝影:Philipphirtenleh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