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知不覺過得很快,我的小孩已經出生三個月了。剛出生的他只懂吃和睡、視力還很差;現在的他明顯看得清晰了,也變得更精靈活潑。
有一天早上我還想賴床,就把孩子放在我旁邊。待久了他開始有點不耐煩,為了引開他的注意,我拿起我的手機,打開前置鏡頭向著他。「你知道這是誰嗎?是你呀!」
他馬上定了下來,目不轉睛地看著熒幕上的自己,好像在想:「這是誰呀?怎麼我沒見過?」他看了整整一分鐘後,開始動了動他的腿。「你看!裡面的你也會跟着動哦!」他繼續觀察著,又動了動手,又看了看,好像在試驗,也好像在努力理解這一切,再過久一點他更笑著大動作了起來。
最近Netflix上有一輯紀錄片──《Babies》,請來各國的科學家分享他們針對0至1歲嬰兒大腦潛能和五感發展所做的研究。當中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一名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教授Susan Hespos利用嬰兒凝視著一件事物的時間,來判斷他對那件事物感興趣的程度,時間愈長代表他愈感興趣。當我看見我那只有三個月大的孩子看著熒幕中的自己長達兩分多鐘時,我知道他又體會了一些事,又學會了一些事……
這種經歷在成年人的生活裡變得愈來愈少。社會急促的節奏讓人很難停下來到處看看,生活的壓力讓人開始習慣留在自己的Comfort Zone(舒適圈),許多人事物都以為自己已經看過,慚慚丟掉了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但看著我的孩子一天一天的長大,開始探索這個世界,他提醒了我,我們是不是要做回小孩呢?
文、插畫:妹妹子muimuizi
作者Instagram:@muimuizi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