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博客張肇基:永遠的王者——球王比利

張肇基 | 2023-01-04

Image description 筆者珍藏的《比利自傳》,比利口述,翻譯:虞元波 出版:天地圖書 1978年4月初版

2022年國際風雲變幻,多位重量級人物相繼離世,計有英女皇伊利莎伯二世、前蘇聯末代領導人戈巴卓夫、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及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想不到2022年最後兩天的12月30日,傳來了足球壇上的永遠王者──巴西比利逝世的消息。

Image description 《世界球王畫冊》 出版:乾坤出版廣告公司 1974年7月出版

二戰後以來,足球場上被冠以球王榮譽的,當然有新鮮出爐的世界盃冠軍得主:阿根廷的美斯,之前還有馬勒當拿、法國的施丹、荷蘭的告魯夫、西德(1990年以前)的碧根鮑華,以及匈牙利的史蒂芬奴等。當然以球技而言,人人各有千秋,但加入了統計數字來衡量,巴西的比利成為王者中的王者,實在當之無愧。

Image description 《世界球王畫冊》內頁

Image description 《世界球王畫冊》內頁

比利仍然是世上唯一奪得三屆世界盃冠軍(1958、1962及1970)的球員(最接近的是巴西的卡富兩屆1994及 2002年),而且1958年初奪冠軍時只有17歲 ,在21年足球生涯中,參與了1367場比賽,射入了1283球,此項紀錄至今仍未被打破,而他一向穿著的10號球衣,習慣地變成了球技超卓的代表符號(香港七、八十年代球王胡國雄也是穿10號球衣)。

余生也晚,1970年巴西第三次奪得世界盃冠軍,並且可以永遠擁有雷米金盃(現時世界盃的獎盃是大力神盃)之時,筆者還未懂得看足球,諷刺的是,引起對足球產生興趣的,是一場本地球賽賽後發生球迷騷亂,當然在此之前,從報章上讀到零零碎碎關於本地及國際足球的新聞,對於巴西足球及球星比利也略知一二。

Image description 1972年5月29日報章

Image description 1972年6月1日報章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世界足球壇大致分為兩大「門派」,分別為歐洲波及南美波,歐洲球員普遍身型高大,體力充沛,踢的是長傳急攻形式;相反南美洲球員較為矮小(馬勒當拿及美斯也是),擅長踢地波,在中場儘量控球在腳,至前場利用秀麗腳法作個人盤扭,或作三角短傳滲入,踢起來就像在綠茵場上跳森巴舞,視覺效果非常悅目。足球變成除了運動之外也看似是一門舞蹈藝術,但此種風格也常被譏為花拳繡腿,中看不中用,上陣比賽是要取勝,不是為了表演;所以自 1970年以後,巴西在世界盃賽頻頻失利,至九十年代,巴西在保留既有風格之餘,也注重紀律,加強體力化走動及防守,終於在1994及2002年第4、5次奪得世界盃冠軍。與此同時,足球壇也實現了「全球化」,大量南美洲球員到歐洲作賽,導致兩大足球板塊風格日漸趨同,今日再談甚麼歐洲波南美波已無甚意義。

Image description 電影《球王妙技》戲院廣告 (網上截圖)

說回球王比利,約半年之前收拾舊物(為何總是收拾舊物!),找到幾張足足半世紀前的報紙,勾起了塵封已久的記憶,那是1972年有比利隨隊的巴西球會山度士,大駕光臨訪問香港,進行三場比賽,對賽隊伍分別為本地球會南華、消防,以及英格蘭球會紐卡素。其中的山度士對紐卡素,正是一場南美波對歐洲波的完美示範,紐卡素長傳急攻,一記底線傳中,頭槌攻門破網先開紀錄,而比利回應一套連環七個動作,由心口、大腿控球、腳面挑起,然後走位壓過多名紐卡素後衛,最後球不著地射入,表演了精采絕倫的超凡技術(最後戰果山度士勝紐卡素 4-2)。當年筆者只是初中學生,未能親身到球場觀戰,不過除了看電視轉播,稍後還有機會,在戲院觀看一齣電影《球王妙技》,是專門拍攝山度山及比利訪港過程的紀錄片,得以看到以慢鏡頭重溫的七個連環動作。從此筆者成為巴西隊及比利的忠實粉絲。

比利的成就可謂前無古人,至於有沒有後來者,只有天知道!

文、圖: Johnny Ch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