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群義工們隨青年協會(當然絶非那個不涉關愛的愛字頭「青關會」)到大埔圍邨新泮涌舊泮涌探訪長者,社工建議大家,假使碰到需要安慰的長者,不妨輕輕搭着他們的肩膀,握握他們的手。人與人的溝通,身體語言尤其重要,而握握手,是最最最最最自然不過的事。那天在圍邨跟坐下來的一位老伯伯說話時不期然的蹲下身子,伯伯就開始喋喋不休的跟你說過不完,作為當天的義工,對伯伯的貢獻,說不定就只是簡單的聆聽和眼神接觸,甚至輕輕的把手搭在他們的膝蓋上問個安好。難得社會上竟然還會有陌生人來關懷一下自己的處境跟自己說聲問候,老人家都是高興的。至於我們送給他們的蘿蔔糕和甚麼豉油水果臘腸等等,他們其實也不十分在意,總知有人來聽他們說話,那天就是天大的好事。
動物與生俱來就需要身體接觸帶來的溫暖。以前讀Jonathan Haidt的《The Happiness Hypothesis》,認識到美國五十年代末有一位心理學家Harry Harlow 作了一系列的馬騮實驗,來說明contact comfort對於動物來說比吃奶的價值還重要。他分別弄了兩頭馬騮在籠子裏,一隻是穿上柔軟棉布的木製馬騮媽媽,而另一隻由鐵線纏起來的鐵馬騮媽媽。接著Harlow把八隻初生馬騮平均分作兩組,頭一組進到籠裏後發現「棉布媽媽」有一個奶樽扣在身上,自然蜂擁上前抱着布娃娃吃它的奶,布娃娃體內還安裝了電燈發出溫暖,馬騮BB吃奶就更加吃得爽了。在接下來的實驗中,第二組馬騮進籠後,發現奶樽已換了位置,跑到鐵馬騮的身上,當然遠不及沒有先前的那個布娃舒服,但若以「吃奶才是娘」的常理推斷,第二組準會以比九秒九還快的速度撲到鐵馬騮身上去,然而沒想到這些馬騮BB卻跟先前的同胞一樣,去擁抱那個舒服的布姐姐,反而伸長脖子去喝鐵馬騮身上的奶,打破有奶便是娘的定理,成為心理學史上經典的案例。往後Harlow也做了很多實驗,發現從布娃娃身上得到contact comfort 的那些馬騮因為有安全感,所以亦相應敢於去冒險,看見新奇有趣的東西總會跑去「八卦」一下,然後又回到有安全感的布娃娃懷抱裏,相反那些只有鐵馬騮當「媽媽」的馬騮BB,由於沒有得到應有的溫暖,弱小的心靈早已受創,對新事物更加沒有興趣,經常瑟縮一角,表現出典型的自閉症行為。 (見Marga Vicedo, 2010. "The Evolution of Harry Harlow: From the Nature to the Nurture of Love?", History of Psychiatry 21 (2): 1-16.)
這種實驗雖然對靈長動物來說不大人道,但亦在心理實驗上有很大的貢獻。當年Harlow迫於無奈,不得不拿馬騮當實驗品,以現在實驗室的道德標準,就更加沒可能進行。縱使如此,我們從實驗得到啟示,知道contact comfort是動物本能的需要,應該給與人家溫暖和安慰的時候,就不要吝啬。倘若應給而不給,只會讓冷漠的世界,益發冷漠,讓孤獨的世界,益發孤獨而已。(文、圖: 陳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