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塑減浪費的環保是世界大潮流,不過要落實到大眾日常生活之中卻不容易,就如茶甡創辦人蕭啟東所說:「我們總是敵不過便利,零包裝不現實,最多選擇輕包裝;為了宜居的生活空間,我們逃不了建設、避不開消耗。綠色永續的道路很難走,能不能先妥協?」這個妥協便是先將茶渣轉化為有用的物料,再次為地球和人類作貢獻。
整體社會環保的執行是移風易俗的鉅大工程,我們何不先從某幾處着手,再從點到面,慢慢養成環保的認知和潛意識。
蕭啟東在台灣的大學修畢工業設計回澳門後,卻苦無工作機會,幸好得知叔父輩經營的家具廠不時有廢棄的木材,他便創立自家設計品牌原質東隅,以回收木材為原料,設計出不同文創產品,包括木製作筆記簿、間尺等。他的回收木大都來自中山一帶的家具廠,「當地工廠主要以紅木造家具,質地較硬,價錢也較高,將高檔次的紅木丟掉或燒掉都很可惜。一個沒有用的東西,它只是沒有被找到自己的價值,如果把它的路掰正,便可以成為有用的東西。」
以再生木材起家
原質東隅的設計概念以簡單和基本為主,展現出木材特有的溫暖感。在短短四五年間品牌漸漸打響名堂,其作品在紐約MoMA、法國老佛爺百貨、日本LOFT等全球知名文化殿堂亮相,前景一片看好。當中一部木造的環保數碼相機最受歡迎,暢銷至30多個國家,可惜後來受國際晶片價格戰影響,令木造數碼相機的製作成本大幅上升,只能黯然退場。
挫折並未減退蕭啟東的創業熱情,藉着原質東隅賺到的第一桶金,成了他另一門事業的創業資本。當時正值2018年,眼見內地的茶飲業發展迅速,每日棄置的茶渣多不勝數,他便看出了創業的契機,想到將茶渣再生轉化為有用物料,分別為用於家具與裝潢的百分百植物纖維「茶甡板」,以及擁有塑膠性能、用於包裝與產品的「茶塑」。這些技術分別可應用和取代紙製品、夾板、木材和塑膠製品等,所製成的產品也是百分百能夠自然分解。
一向以產品設計師自居的他,笑說從未想過跟原材料、物料等開發扯上關係,「我覺得作為產品設計師,是創造一個物件或一個潮流的人,可統稱為造物主。設計師擅於應用不同的物料,我便開始想或許可以從材料源頭的『設計』入手,當初第一個想法就是從回收方向去做。全世界正面臨環保的重要議題,就是如何做到碳中和、挽救氣候變遷的影響,而這些問題都是從原材料入手。」他亦認為一件物品被棄置後,不論是堆填、焚燒,還是再利用,背後的製造者,如設計師也要負起部分責任。
廢棄茶渣再造
茶甡在2018年尾開始研究將廢棄茶渣再造,直到2022年才正式推出市場。由設計轉戰至生物科技研發技術,他集結了一眾材料工程師、生物醫學、物理工程等領域專業人士,組成四十多人的團隊,亦於內地設廠,正式投入市場。茶甡在兩年間共回收了30公噸茶渣,經再造成茶甡板和茶塑後,共取代了大約50噸的木材、塑膠等材料,減碳成績有目共睹。
他直言對比咖啡渣,茶渣更有優勢,「現在很多地方都有利用咖啡渣循環再造,不過咖啡渣並不是纖維,不能成為主體,只能夠混合其他物料去製造成產品,不像茶渣的可塑性那麽高。」除此之外,茶渣再造亦蘊含東方文化意義在其中。他介紹道:「茶甡的『甡』字代表生生不息的意思,如何將茶葉整個生命周期拉長?這就需要專注在再生技術之上。茶甡不只是由茶渣做成的材料,更是一種東方永續的生活方式。真正的好,是最終能回歸自然,循環永續,生生不息。」他認為便利不再成為環保的阻礙,即使不用刻意改變生活習慣,也可以做到環保,「從茶葉到一個杯,然後一張桌,再到一個空間,一個城市。茶甡可以重新定義環保與生活的關係,當中滿載了東方的文化底蘊。」
雖說茶甡打着環保旗號,但也是一門生意,生意始終要賺錢,要明白產品最終要落實到市場和消費者身上,獲得他們認同後才談得上商機。「我作為一個設計師,比較清楚市場或者消費者想要什麼,經營處理的手法跟以研究為主雲南古樹茶品牌非常茗與茶甡合作,以茶渣製成的東方環保新材料結合現代美學,為店舖打造一個具有東方韻味的新中式創意體驗空間。中國內地有多家星巴克門店陸續應用了茶甡板作為建築素材。導的團隊不一樣。我會想市場需要什麼材料,而這些材料又會應用在哪個地方,可能是酒店行業、電子消費產品等。當我每日都飲一杯咖啡或奶茶的情況下,得知這個杯是用茶渣的再生材料來做,對這產品的接受度自然會較高。」現時茶甡主打B2B市場,如Starbucks開新店都會採用茶甡板作為建材,而茶塑也可打造成消耗量高的酒店房卡。他笑說跟不同品牌的合作,借助品牌的力量去影響消費者,比逐一擊破個別的消費者需求更能搶佔市場。
他坦言綠色永續路難行,最難是打破大眾既有的環保認知,「我所處的這個行業非常之新,無一個過往的經驗可以參考。大家覺得環保就是外賣時少用一些塑膠製品,現在我們要轉換思維模式,加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衣食住行當中,如何令到這些物品更為耐用或是能夠再造。」茶渣再造只是一個起點,他跟團隊正在研發中藥渣、白酒酒糟等材料再造,如他所言「作為創業者,一定要不停去探索,去發現,每天去思考着問題,然後創造自己的答案。」
TEXT BY MIU LAU(相片由被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