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石漢瑞的跨文化圖像設計

2024-09-20

Image description photo by Ringo Tang

在香港六十多年,這位奧地利猶太裔的設計界教父,一直實踐這個概念,創造出簡約卻不失風趣的標誌及品牌形像。這些看來小巧的標誌及品牌,背後蘊含豐富文化及時代訊息,當中不少仍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年青一輩可能並不知道石漢瑞是誰,但提到某些家傳戶曉的企業形象、商標、海報等,都應該會驚訝「原來是他!」

TEXT BY PAUL SILVER PHOTO BY M+

簡單、醒目及傳神的風格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沿用至今的滙豐六角形標誌便是出自石漢瑞經的手筆。這個紅白六角形的標誌,他除了去掉舊標誌的殖民地元素外,還機智地結合了民間智慧及銀行業務的新發展方向。1970年代後期,滙豐收購了中東英國銀行及印度的有利銀行,並在美國新開了一家子公司。業務走向國際化,於是需要一個全新及統一的品牌形象及標誌去代銀行重視本地業務同時亦具國際視野。石漢瑞於是大刀闊斧,在銀行源自蘇格蘭的聖安德魯十字紅白旗幟的基礎上,設計出六角形標誌。滙豐的六角形標誌看來像箭咀,又象徵銀行生意貫通四面八方。至今在不少地方的國際機場,旅客甫下飛機,便會見到這個六角型的標誌。而品牌中的紅色,亦因為標誌成為經典,而被名為「滙豐紅」。

這種簡單、醒目及傳神的風格,成為了石漢瑞的簽名式設計。在M+的「石漢瑞:化圖為語」展覽中,除了展出他的重要創作以追溯自1960年代以來香港的發展歷程外,還包括石漢瑞在不同訪談節目中分享他的經驗及見解,揭示品牌設計面後鮮為人知的理念。例如他為香港電話(現為香港電訊)在1970年代設計的品牌標誌,第一個感覺是把企業中代表電話的T字襯托在搶眼的鮮橙底色上,但其實靈感是沿自鈴鐺及中式敲擊樂器木魚的外型,這個標誌的設計充分表現石漢瑞對聲音、圖像,文化的敏感,因而做出超越時代限制的設計。

Image description 「石漢瑞:化圖為語」展覽現場,2024 年(攝影:梁譽聰 圖片由 M+提供)

滙豐及香港電話的品牌商標設計反映了香港在1970及1980年代的發展及轉變,石漢瑞的設計一直跟這個城市密不可分。石漢瑞在1961年來港,隨後成立自己的設計公司。在1960年代「平面設計」這個概念在香港還未出現,加上當時社會正從抗日戰爭恢復過來,而世界在冷戰格局中又令香港成為不同文化及價值觀交滙的地方。這個獨有背景造就石漢瑞經典的設計,而他的設計也豐富了這個城市的視覺文化。石漢瑞為海運大廈的開幕設計標誌,便是時代及視覺元素互相彰顯的好例子。海運大廈於1966年3月開幕,是香港首個同時作為郵輪碼頭的購物中心,亦是當時亞洲首個美式大型的購物中心。海運大廈的出現,反映在冷戰時期的香港,成為物流與人流聚散交匯點的需求。石漢瑞以海上信號旗系統為靈感,將海運中心(Ocean Terminal)英文名字中的「O」和「T」兩個符號編碼在旗幟中。兩個符號的形狀和顏色也象徵該地點的四個泊位和購物中心。這個設計簡單傳神地突顯海運中心的特色及功能。

香港在1960年代發展成重要交通樞紐,因着地理上靠近中國之便,而又處於一個混雜的殖民地文化,不少外地遊客都選擇香港為目的地,除了郵輪碼頭的興建外,豪華酒店也相繼落成。在港島中環在1960年代就分別有現已拆卸希爾頓酒店(現時長江中心的位置)及文華東方酒店的落成,在九龍半島海運大廈旁邊有香港酒店(現馬哥孛羅酒店)在1969年開幕。石瑞漢為希爾頓及香港酒店設計品牌誌,均以酒店英文名字,加上獨特元素而成。希爾頓酒店(Hilton Hotel)原為美國酒店(American Hotel),從AH到HH,石漢瑞把兩個H字拆開並上下重疊,然後勾勒出字母的輪廓,最終的標誌看起來像中國的窗格圖案,並且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至於在尖沙咀的香港酒店(The Hong Kong Hotel),開幕時標榜其擁有800間客房,足以應付在乘郵船來港並在毗鄰海運碼頭登岸的旅客。石漢瑞將酒店名字中的兩個HH抽象化,以搶三角形重組成兩個「H」,營造活潑的感覺。酒店成立以後,隨着後來建立的海港城,該地點很快成為旅遊熱點,並一直延續至今。

融入日常生活的設計

除了以上的企業及商業項目外,石漢瑞的設計跟香港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引用現今的用語,這位平面設計教父的作品其實相當「貼地」。在M+的展覽中,展示在1960年代為太古糖業80周年重新設計的包裝、在1970年代為淘大花生油設計的油罐、以及在1990年代為惠康超級市場自家品牌重塑的包裝設計。這些日常生活的品牌反映當時香港經濟起飛,生活質素得到改善,也受着西方的飲食文化所影響。在石漢瑞之前,太古糖業的包裝大多只有文字;石漢瑞為太古糖業做了一個系列的設計(包括方糖、黃金粗糖等)用了一匙糖或一粒方糖在咖啡上的圖像,把生活品味細節連繫到產品,提升了其形象。那一匙糖在咖啡上的圖像隱約形成Q字,也帶出糖品重視品質(Quality)的訊息。為淘大花生油設計的油罐,石漢瑞將「油」字的三點水用三粒花生代替,把毫不起眼的生活必需品變得生動活潑,讓一般大眾憑圖像一眼就知道不僅是產品的種類,還意識到背後的理念。

1980及時1990年代的香港,婦女外出工作變得普遍,因着「兩個夠晒數」的家庭計劃宣傳,家庭成份從大家族慢慢變成核心小型,在生活上的習慣也隨之轉變。於是對超級市場的方便整潔的購物模式及價廉物美的產品的需求便隨之而來,石漢瑞的設計也反映這個時代的轉變。1980年牛奶公司將「大利連」超市和惠康辦館合併,變成惠康超級市場,百佳超級市場也在擴展其業務,超級市場的生意競爭隨之變得激烈。到1990年代惠康超級市場請石漢瑞為其重塑品牌形象,他保留了前標誌中的紅色和黃色,字標選用了粗體無襯線字體,英文名字Wellcome則用上斜體,令標誌看來醒目亮麗,其中雙「l」呼應了中文名稱中的字符。另外,惠康也推出自家品牌「No Frills」包括差不多三百多種產品,以吸引講求效率及實惠的現代主婦。石漢瑞也重新設計這個自家品牌的包裝,為了有別於超市標誌的紅黃組合,他用紅白對比為這個品牌包裝做出搶眼的效果,而「NoFrills」跟隨超市英文標誌用斜體,令顧客輕易分辨超市的形象及包裝設計之別,但又能看出當中的關係。「No Frills」這個設計更能活用在二百多種不同的產品包裝上。

石漢瑞非常注重中英文字體的設計,他更是喜愛中文字體那種活潑的圖像性,可見不太懂中文亦不生於香港的他對不同文化的敏感及包容。他愛用跨文化(Cross Culture)去形容自己的設計人生,他的獨特背景是當中的關鍵。生於奧地利因戰爭成為難民/移民,成長於美國,又在歐洲深造及工作。因緣際遇讓他來了亞洲,更看上日本及中國文化,而香港更成為他的家。石漢瑞在《An Introduction to Cross-Cultural Design》一文中以變色龍遇到不同環境會變色但外型及內涵不變為喻,指出跨文化的設計並不在於對錯或優劣,而是設計師在代表自己的文化的同時也能適應新的環境。目標是實現和諧的並置,是互動而非融合。各個元素的個性應該被保留,維持它們各自的身份,同時相互豐富並作出回應。石漢瑞在香港六十多年,一直以這個為原則,設計出豐富了香港文化的圖像,而這城的獨有的歷史時代背景亦做就他的設計人生。



「運用我們的觀察力,並以精簡和即興的方式,去拒絕平庸、犬儒主義和掉以輕心。重要的是,通過我們的工藝,傳遞出謙遜的信息,讓接收者感受到:有人在乎這一切。」在他最新出版的小書《Corporate Identity》中, 石漢瑞(Henry Steiner)是這樣形容平面設計師的角色。

Image description 石漢瑞《The Asia Magazine》封面,1961年12月,平版印刷© Asia Magazines, Limited(圖片由 M+提供)


Image description 石漢瑞,香港上海滙豐銀行1980年年報,1981年平版印刷及印墨紙本,M+,香港,鳴謝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授權使用及提供圖片


Image description 石漢瑞,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標誌模型,約1984年,瓷漆、金屬,M+,香港(鳴謝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授權使用)


Image description 石漢瑞,淘大花生油罐1972年,鍍錫軟鋼、搪瓷、塑膠,石漢瑞捐贈,2021年©版權所有(圖片由 M+提供)

「石漢瑞:化圖為語」
日期:即日起至11月10日
地點:M+包陪麗、渡伸一郎展廳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