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許聽過一位名人說他不會空肚吃早餐。姑勿論此說法有沒有科學根據,城市人的飲食習慣在過去40年起了十分大的變化,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心臟期刊《循環》中,刊出一項由美國心臟學會發表關於飲食習慣影響心臟健康的文章,在這裏和大家分享。在美國,一項非常大的轉變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大眾由正餐吸取全日所需的熱量由80%下降至70%。相反地,由零食所吸取的熱量由10%上升至20%。簡單來說,零食漸漸變成其中一種攝取熱量的主力。但是,鹽分及反式脂肪在零食中的比例甚高,過量進食會增加心血管毛病的可能。
文:馮永康醫生
話說回來,早餐是否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也有非常大的爭議。愈來愈多美國人放棄進食早餐,總數佔了大概20%至30%。早餐在醫學研究也有定義,一般來說,在起床後兩小時進食及早於早上10時攝取的熱量是整日所需的20%至30%便稱之為早餐。放棄進食早餐的人一般是年輕一輩、有吸煙習慣、晚餐較遲進食、飲酒較多及不做運動。
大家可能有一個誤解就是不吃早餐或有助減肥。相反地,大量研究顯示不吃早餐的人體重反而增加;不吃早餐的人肥胖風險較正常進食的人高;還有,患上糖尿病的風險也較高,風險由20%至70%不等。為什麼有這些風險出現呢?真正原因也不太清楚,可能是人體的胰島素分泌受到影響,還有更甚的是放棄進食早餐的人患上心血管毛病也隨之而增加。一項長期跟進達16年的研究顯示,這些不吃早餐的人士出現心臟病發的機會比正常進食的人士高27%。更嚴重的發現來自日本的一項研究,不吃早餐的人士患出血性中風的機會比正常進食的人高18%。
在一項減肥的研究中,肥胖人士被隨機分配到進食正餐或不吃早餐組別。有趣的是不吃早餐的人可在12星期內減了6公斤,但那些被分配至進食早餐的人,12星期內減掉7.7公斤。從這些研究看來,不吃早餐似乎百害而無一利,若認為不吃早餐而有助減肥更是大錯特錯。下一期就會為大家探討消夜或較遲吃晚餐對心臟健康影響的問題。
作者為心臟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