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旅遊】撒哈拉 心之所歸

2017-08-21

筆者自幼對自然地理情有獨鍾,最愛追看國家地理頻道。看到夕陽把駱駝商隊,映照出沙漠獨有的剪影,十分嚮往;長大又讀過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的異地奇緣。十分好奇在黃沙萬里,寸草不生的死絕之地,幾百萬的人口,數之不盡的蛇蟲鼠蟻等沙漠生物的生命是如何維繫?於是偷偷地把踏上這塊集浪漫、神秘又充滿生命力的大地,放進自己的心願清單。終於在大學畢業的一年,走進了這個世界最大的沙漠。

撰文、攝影:施丹尼

Image description 乾旱的沙漠邊陲有如死絕之地。

到撒哈拉旅遊,最常由北非的摩洛哥作入口。一般的沙漠團都會從兩大古城-馬拉喀什(Marrakesh)或菲斯(Fez)出發。筆者就選擇由前者作起點,後者為終站的經典路線。全程三日兩夜,其中一晚會深入沙漠大本營留宿。行程質素都毋須擔心,因為都由一個大集團統一辦理,所以不論何處報名,食宿都相同。沙漠團有分兩日一夜、三日兩夜和四日三夜團,大約8至10人一車。筆者就推介三日兩夜,因為兩日一夜團只會在沙漠邊緣的酒店留宿;四日三夜團則大部分時間都待在狹小的車廂,未免太過辛苦。

報團講價

報名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到馬拉喀什的舊城(Medina),逢十步就有代理上前招客,每天都會出團,但要記得和代理講價。三日兩夜沙漠團官方價是每人950DH(約86歐),但一般能講到只需600DH(約55歐)至750DH(約68歐)左右。筆者在「超級淡季」的7月參加,經一番唇舌工夫,最終以每人600DH成交,另加每人300DH的交通費前往菲斯。如果選擇沿途折返馬拉喀什,則毋須附加任何額外交通費。須注意信用卡在摩洛哥並不常用,沙漠團也只能現金支付(即使代理說接受信用卡都是騙人,因為代理只會收三分一按金,餘數都是出發日統一收取,而且只接受現金),遊客須預留充足現金應付自費午餐、小食飲料和導遊小費。

Image description 沙漠團領隊炮製有「摩洛哥威士忌」之稱的薄荷茶。

泰坦之國

摩洛哥7月,酷熱難當,最高氣溫可達55度,防曬食水必不可少。馬拉喀什離沙漠大本營有數百公里,要到翌日黃昏方可抵達。三日團的行程,包括參觀數個著名的千年古城、少數民族村落以及縱橫北非最大山脈-阿特拉斯山脈(Atlas Mountain)的迂迴繞道。得天獨厚的山脈地貌,加上保留完整的古北非建築,就有如天然的電影場景,攝製過無數經典如《盜墓迷城》、《帝國驕雄》和近年大熱劇集《權力的遊戲》,劇中的巨人泰坦之鄉Braavos,就在沿途古城Ouarzazate取景。完成首日行程,會留宿在山谷小城的酒店。當晚大家須為進入沙漠作最後準備,包括收拾輕便行裝、把手機和相機充足電,每人購買兩樽大容量食水,否則進入沙漠地帶,食水價格會翻倍。

三毛筆下的撒哈拉,是由思念化成的沙粒組成。筆者和女友剛到埗這片乾燥的思念大漠,不知是否二人出雙入對,將沙漠寄存的思念都化成怨念,從而得來血光之災,兩行鼻血像湧泉般噴出,抵着疲軟的身軀,攤軟在沙丘,用了半卷紙巾才能止血。雖然如此,能夠踏上嚮往已久的土地,心中還是禁不住一份澎拜。殘陽如血,我們爬上了一個沙丘頂,映入眼簾是一片黃裏透紅的沙海,在萬里無雲的晴空襯托下,一個一個小沙丘就像海浪般,形成一條彎彎曲曲的「沙平線」,壯麗的景色使人只顧盼望,欲說還休。夕陽西下,人們就索性從沙丘頂順勢滑下,柔軟的沙如天然滑梯,很快就把沙漠衝浪客送回地下大本營,準備晚餐。

Image description 似曾相識的電影場景。

北非諜影

筆者也認識了同團做軍事情報工作的法國夫婦。得悉身份後,即忍不住問他們是否「Rick and Ilsa」(《北非諜影》主角)。來自「紅酒之鄉」波爾多的他們,聊天時談到法國的生活質素,每年有四十多日有薪年假和最少兩小時的午休,已教「準港奴」的筆者難以置信兼羨慕不已。想起回港後要正式投身職場,有如墮入萬劫不復之境,遊子之心也只能收歸心底。

他們亦好奇我在旅程中,何以別人問我是否「中國人」時,我卻強調「香港人」的身份,於是大家說起了中港身份認同的矛盾。不料,他們竟對情況很了解,因為男方的爸爸正正來自阿爾及利亞。阿國在1962年獨立前是法國殖民地,因此法國目前有許多阿裔人,就好像前世界足球先生施丹(Zidane)。雖然部分阿裔法人已經認同自己是法國人的身份,但亦有一部分阿裔人聚居的社區希望獨立出來,情況就如香港,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巴斯克地區,以及同在撒哈拉沙漠以西的西撒哈拉,也有同樣的問題。

撒哈拉的夜空遼闊無垠,能叫得上名的星雲都能盡收眼簾,即使流星也不再稀罕,彷彿失去許願的功能,只淪為柏柏爾人既導航系統。享受着傳統摩洛哥菜Chicken Tagine的法國人問我,遊覽過數十個國家,會否想離開生活逼人的香港?我不假思索就答「Never」。生活總是相對,一沙一世界,即使給了我一個撒哈拉,心中所歸還是在一粒沙中。

Image description 古城的保養工人,每天辛勤地捍衞自己的文化和歷史。

Image description 用膠樽和蓋砌成的藝術品,勸喻遊客愛護環境,勿亂拋垃圾。

Image description 爬樹摘果,狀甚詭異。

Image description 色彩絢爛的手工毛氈是摩洛哥最佳手信,記得要講價。

Image description 山區的千年古城到現今還有人居住,而且保持原貌。

Image description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