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秦腔千古吼:六位梅花獎得主雲集香江 展現十三朝古都摧心動魄的震撼魅力

2025-06-12

Image description

「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陝齊吼秦腔」——這句俗語生動展現秦腔在陝西的廣泛影響,甚至成為地域文化的象徵。今年7月,西安演藝集團秦腔青年實驗團攜兩齣經典劇目《回荊州》及《周仁回府》,作為「中華文化節」焦點城市節目之一,登陸戲曲節舞台,薈萃多位梅花獎得主及一級演員,讓香港觀眾親身感受這門古老藝術的震撼魅力。

秦腔,被譽為「中國最古老搖滾樂」,其唱腔高亢激昂,情感表達直撼人心。唱腔以板路和彩腔交織,有歡音和苦音之分,尤其是苦音予人蕩氣回腸、憂怨哀求之感。秦腔表演比較大開大合,無論沙場征伐的豪邁,還是兒女情長的婉轉,總能以最直接的方式擊動觀眾心弦。

亂世中的英雄與紅顏

《回荊州》講述三國亂世時期周瑜意圖借美人計奪回荊州的故事,行當齊全,情節生動,融合政治謀略、骨肉分離、計算伏擊與豪傑大婚的盛大場面,深受戲迷喜愛。今次演出陣容鼎盛,秦腔「四大名旦」之一的齊愛雲飾演孫尚香,在〈別母〉一折中,以甩袖與哭腔,將郡主的高貴與女兒的無奈層層遞進——前三分力道盡顯威儀,後七分顫抖暗藏悲情。當母女二人的哭腔在「哎——呀」的拖音裡交織,觀眾聽到的不僅是離別之痛,更是亂世中女性身不由己的宿命。劇中關羽的唱段採用了八度跳進的獨特處理,塑造出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配合「刀花」、「靠旗」等武打程式,生動再現了沙場征伐的壯觀場景,將三國戰爭的熱血豪情躍然台上。

Image description 《回荊州》中〈別母〉一折孫尚香(齊愛雲飾)哭別母親吳國太(屈巧哲飾),極具感染力。

忠義靈魂的泣血獨白

《周仁回府》是秦腔「八大本」之一,講述明代忠臣周仁在權力鬥爭中,捨妻救友的悲壯抉擇,歷演不衰。本次演出由兩位梅花獎得主——王新倉與譚建勳分飾周仁,各展絕藝。在〈悔路〉一折中,王新倉隨著急促的鑼鼓點疾步登場,以「喝場」唸白奠定悲憤基調,繼而轉入慷慨激昂的「帶板」唱段,展現周仁身處忠義兩難的內心煎熬。其間穿插的帽翅功、甩髮、踢帽等絕技,細緻傳遞人物複雜的情緒變化,令觀眾恍如親歷其境,與角色同悲共戚。譚建勳在〈哭墓〉中長達三十秒的「拖腔」與「顫音」,聲音遊走於嘶啞與高亢之間,時而如泣如訴,時而穿雲裂石,堪稱中國戲曲史上最摧肝裂膽的表演之一,而高難度「滾堂甩髮」更是值得用慢鏡頭品味的絕藝。

Image description 梅花獎得主王新倉於《周仁回府》分飾周仁一角。

丑角入魂:奉承東的卑劣與人性

除了周仁的悲壯,劇中丑角奉承東的形象同樣令人難忘。作為杜文學的「朋友」,卻在杜家慘遭橫禍時,為求自保,不惜將摯友美妻往火坑推。一級演員張武宏將這個賣友求榮的小人物演繹得入木三分——諂媚的眼神、狡詐的念白,讓觀眾既恨其卑劣,又隱約窺見亂世中小人物的掙扎。正因如此,「奉承東」三字在秦腔戲迷心中,成為賣友求榮的代名詞,足見此劇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典型性和深刻性。

Image description 梅花獎得主王新倉於《周仁回府》分飾周仁一角。

秦腔:梆子腔鼻祖,非遺瑰寶

作為「梆子腔鼻祖」,秦腔對京劇、豫劇等劇種的形成有深遠影響,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悲壯豪放的風格,正是黃土高原的精神寫照。此次西安演藝集團秦腔青年實驗團傾力出擊,小生、武生、老生、花旦、老旦、丑生等行當均以秦腔頂級演員擔綱,同時注入新生代優秀演員的活力,以最純正的方言唱腔,為香港觀眾呈現原汁原味的秦腔藝術。兩齣劇目,一齣是三國烽煙中的愛恨糾葛,一齣是忠義之士的泣血悲歌,皆為秦腔巔峰之作,精彩絕倫,不容錯過!

Image description 西安演藝集團秦腔青年實驗團薈萃多位梅花獎得主赴港演出,陣容一時無兩。

(資料由康文署提供)

西安演藝集團秦腔青年實驗團

日期:7月4至5日(星期五至六)
時間:晚上7時30分
地點: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
票價:$390、$290、$190
網址:www.ccf.gov.hk/tc/programme/xian-performing-arts-groups-youth-experimental-troupe-of-qinqiang-opera

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發售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