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Challenge Accepted!】越野跑運動員黃浩聰:跑步是一場無止境的探索

2023-10-03

Image description 越野跑運動員黃浩聰

15年來,黃浩聰(聰sir)由短途跑到長距、由平路跑上高山、由沙漠跑到極地。多年來不斷出戰世界各地極限賽事,這位越野跑手對跑步的熱情至今依然熾熱。而在剛過去的9月,聰sir再一次代表香港挑戰越野跑界公認「世界上最難賽事」——意大利「巨人之旅」TOR330,排除萬難最終以77小時完成330公里賽事,勇奪賽事第8名,並奪得亞洲第一的殊榮。

TEXT BY GOOSIE LAM
PHOTO:由被訪者、THE PEAK HUNTER 跑會、ASIA PACIFIC ADVENTURE 及THE NORTH FACE HK 提供

Image description 2019 年聰sir 參與橫跨法國、瑞士及意大利的UTMB的172 公里賽事取得並列第6,成為香港歷來最佳跑手,更是該屆成績最佳的亞洲跑手。

探索世界同時探索身心
對聰sir來說,跑步之所以引人入勝,正因為那種不受限制的本質。「跑步是一場無止境的探索。這句說話,我相信每位跑者都會認同。很多運動都有年齡、場地、隊友、對手或賽制所限,然而跑步則是一項很個人運動,無論任何年紀、性別,在任何地方也可以跑,即使沒有對手、沒有賽規亦可行,而距離長短、速度快慢等均可自己釐定。而跑步讓我們探索的不僅是世界,更是探索自己的體能與意志。很多跑手都是從不斷挑戰自己開始,慢慢踏上跑步的探索之旅,而我只是比其他人更早開始這場旅程。」

在香港,普遍跑手會視42公里全程馬拉松為極限,亦有跑手轉往100公里越野跑作為畢業之作。而聰sir早已成功挑戰香港的賽事,並將目光轉往海外賽事。「在港的100公里賽事確是很多人的挑戰,而我早已成功挑戰250公里。在疫情前,我已跑過納米比亞、戈壁、智利與南極四站,並取得三冠一亞的成績,摘下『四大極地超馬巡迴賽』的總冠軍,成為最快穿越沙漠、叢林、雪地與高山低谷的越野跑手。疫情期間無法出國,我試過在5天內於麥里浩徑跑出500K,幾乎跑遍整個香港。來到今天,終於完成了籌備多時的TOR330巨人之旅,確實有種畢業的心情。而且也會開始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

Image description 聰sir 指剛完成的巨人之旅最愛裝備乃這件The North Face的Summit Superior Futurelight 防水外套,讓他在面對冰雹的最後關頭成功脫險,並且以第 8 名驕人成續完成賽事。

難度不等於一切 背後故事更迷人
聰sir指,賽前曾視這次意大利巨人之旅為畢業作,但畢業定義為何?「毫無疑問,這次賽事是我越野跑生涯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亦是一份畢業作品。然而畢業的定義為何?我仍在探索之中。近年的我,除了更懂得享受比賽前的預備與訓練,以及比賽過程,更珍惜比賽後這段讓身體休息,以及讓腦袋反思的時間。這是一場對自己探索身心的旅程,急不來亦不需要着急。始終剛完成大賽,這段期間,讓身心休息更為重要。對於下一步,暫時還在蘊釀與沈澱之中。待身體與心理亦恢復過來,我一定會繼續探索其他可能的挑戰,即使畢業了,也可以再進修啊!」聰sir說在比賽方面雖暫時未有定案,但他強調其探索世界的計劃不會止息。

Image description 剛於9 月完成巨人之旅TOR330 並以以77 小時完成330 公里賽事,勇奪賽事第8 名,並奪得亞洲第一的殊榮。

在聰sir眼中,意大利「巨人之旅」TOR330(Tor des Géants)大賽的地位之所以崇高,原因不止於其距離,還包括背後的故事。「近年越野跑的發展愈來愈快,時至今日,比330公里更長距離的賽事比比皆是,即使TOR亦開發了TOR450公里賽。而很多賽事都將最高點控制於2,500米之下,因為一旦超越該高度,一來天氣突變的情況更難預料,二來參賽者更大機會出現高原反應,無論對主辦單位或是參賽者來說亦造成更大障礙。回想2010年首屆TOR330舉辦那年,當時仍未有如此多攀升及長距離的賽事,可想而知當年主辦單位面對來自各方的挑戰與批評,由天氣不穩、賽道安全以至賽事可行性等問題,最後仍力排眾議成功舉辦首屆賽事,背後面對著多少的壓力。而今年我剛完成的TOR330賽事,全程約330公里賽程的總攀升高度達24,000米,其賽道已改良至攀越25座山,最高點更達3,300米,平均比賽海拔亦處於約2,700米。TOR330除了改寫越野跑的歷史,更重要的是開啟人類探索身體極限之門,我們因為參加賽事也增加了對自己體能的認知。」

Image description 聰sir 指剛完成的巨人之旅最愛裝備乃這件The North Face的Summit Superior Futurelight 防水外套,讓他在面對冰雹的最後關頭成功脫險,並且以第 8 名驕人成續完成賽事。

休息為了走得更堅定
越野跑講求體能,更考驗意志。聰sir指,在過去15年來,亦曾遇上狀態高低起伏。「身體狀態很有趣,永遠不會是線性的上升,而是有高低周期。整個運動員的生涯中總會出現不同周期,小周期可能是半年一次調整,大周期可以是兩三年。而每經歷一次周期,亦是一次成長。最有趣的,是每次從低谷反彈後,表現會比上一次的高峰更高。這就如體能訓練的超量恢復一樣,只要休息足夠,肌肉力量亦能達致超量恢復,其實這都是符合運動科學的周期,不論套用越野跑,或是人生亦然。」聰sir指,即使在TOR330的比賽期間亦經歷低潮,唯有讓自己停下來休息,才有能恢復充足體力面對餘下賽程。

談到低潮,運動員最常遇上的必定是傷患。聰sir慶幸自己至今沒出現過嚴重大傷患。「跑步讓跑者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而我一向對此非常著緊。若遇上狀態不佳,不會強迫自己。以前曾試過不停強迫自己挑戰極限,每次超越樽頸去得太盡的話,只會帶來傷患。慢慢學會在樽頸摸索的技巧,要好好控制自己的身體。這些年來學會在臨界點旁摸索進步空間,也讓我對自己的體骼了解更多。」

體能的低潮要靠自己,而心理的低潮,則多得太太與後援團隊的努力。「要應付330公里如此長距離的賽事,只有我一人絕對不能成事,除了感謝太太一直在身邊照顧與鼓勵,身旁還有強大的後勤支援隊伍,時刻給予我身心的支援,這些都是推動我堅持完成賽事的動力來源。」

極限環境下的裝備與心態
越野跑的天氣情況難以預料,聰sir指若遇突變天氣的瞬間,一件中層保暖、一件防水外套之外,若能加上防水褲就最好不過,而這次巨人之旅帶備了的防水外套,就成了他生命的守護者。「巨人之旅頭兩天的天氣極好,比賽非常順利。直至第三天突然遇上不測風雲,30秒之間由吹起大風到落冰雹。那時我剛跑離山頂緊急庇護站僅20秒、約100米距離,但一路下山,沒理由走回頭上山。唯有硬着頭皮面對山澗河流,每一步都充滿着困難和危險。儘管擁有多年的歐洲越野經驗,那一刻亦感到非常狼狽。幸得這件輕巧防水外套。10秒之內,由背囊抽出穿上,連背囊亦覆蓋好,拉好拉鏈與索帶,帽簷調校至最低而面脥僅留出呼吸的空間,結果雖然下半身全濕,但至少保着上半身的溫度不至失溫,更順利跨越難關抵達下一個庇護站,並安全完走。」

面對困境,有人會怨天尤人,而聰sir則選擇樂觀面對。「那時差不多到達終點,身體最脆弱之際才來遇上風暴,很多人會因此而抱怨,為何偏偏選中我。然而對我來說,這正是越野跑的吸引之處。即使同一賽道,千變萬化的環境與氣候,為每一次旅程帶來驚喜,而這正是我不停挑戰越野賽的原因。其實自己比賽頭兩天都很順利,到最後有困境應該要樂觀面對,而且埋怨並不能解決困難,倒不如即極面對。」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