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一生與欖球橫衝直撞 港隊七欖李卡度:入到奧運已當贏!

2024-06-25

Image description

踏入6月,距離巴黎奧運開幕不夠兩個月,在香港的商場大街上不時見到跟奧運及體育有關的宣傳活動,奧運熱潮正悄悄燃燒起來。繼為一眾準備出戰的中國香港代表運動員打氣之外,當下需要被注視的亦有中國香港男子七人欖球隊,他們正努力備戰6月尾在摩洛哥舉行的遺材賽,這是七欖港隊爭取巴黎奧運入場券的最後機會,土生土長的李卡度(Cado)是隊內為數不多的華將之一。

Image description 6月尾舉行的遺材賽是爭取奧會入場券的最後機會,Cado希望香港隊能旗開得勝。

成長於90年代的Cado,多得父母熱愛運動,爸爸喜歡足球,媽媽則是馬拉松頒獎台的常客,他盡得父母的運動細胞遺傳,閒時跟父母跑步鍛鍊體能之餘,更參加小學三項鐵人賽,運動天賦自小已嶄露頭角。他笑說就連名字「卡度」,也是以媽媽熱愛的荷蘭足球球星列卡特(Frank Rijkaard)為靈感。

欖球橫衝直撞夠刺激

至於Cado跟欖球的緣份,便多得在英國升讀中學的經歷。一向熱愛團體運動的他,被當地學校隨處可以見欖球隊所吸引,愛其有碰撞性夠刺激。即使放假回港,教練亦提醒他可參加香港每年1月1日舉行的「元旦日欖球賽」,從中他被相中入選青年軍U20代表隊,後來他亦決定回流入讀香港大學,再歷經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大專七人賽等大賽,逐步晉身成為港隊成員,開啟了他狂熱的欖球生涯。

對比高頭大馬的外國對手,作為土生土長香港人的Cado坦言先天的身型所限是不能抗逆,要學會找對自己的位置,傳接鋒是他的最佳位置。「對比之下,我始終不夠大力、大隻,這是事實。在這種碰撞性運動之中,要想方法去突圍。雖然身型細一點,但閃避技巧可能會好些,而且相對比身型高大的運動員,我會消耗較少的體能,長氣些,這是優勢。傳接鋒的位置最適合我,在場中不斷想辦法怎樣去閃避,尋找不同的空位,製造傳球或得分的空間或機會。」

運動員由業餘到全職,是人生一個重要的決定。幸好多得港隊在亞運的出色表現,在2013年欖球被納入香港體育學院精英項目的支援下,合資格運動員可獲年度津貼,這給了Cado足夠的底氣,「當你的興趣能夠成為職業,每日起身就做自己鍾意的事,是好難得的機遇。」不過他也明白運動員生涯有限,不妨事先做好兩手準備,在大學畢業後他修讀了香港教育學院的教育文憑(體育),「運動員生涯不知道能有多久,可能是兩年、三年,或者發現自己實力不足,或是受傷患困擾,你一定要有個後路。」當時他正值在養傷期間,不失為讀書進修的最佳時機,為成為全職運動員作好準備。

Image description 中國香港男子七人欖球隊代表兼lululemon品牌大使李卡度,支持香港心聆(Mind HK)舉辦的「為精神健康躍動 2024」,推廣在大自然中進行運動對身心健康所產生的正面改變。

傷患磨練堅定意志

運動員生涯難免高低起伏,Cado的人生第一個高光時刻是在2011年獲香港七人欖球隊徵召出戰「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第三站,表現極之出色,拿下大專賽MVP、球會最佳新人獎和香港代表隊年度最佳球員獎,可惜不久即受傷停賽。在碰撞性激烈的欖球運動中,他曾遇上右膝韌帶斷裂、右肩膊神經受損等傷患困擾,在出賽、受傷、停賽、康復中不斷輪迴。「受傷是一個訓練心理和意志的一個好重要時期,有時候醫生都好難斷定何時可以恢復,可能兩個月、兩年或者三年,即使病情反覆,甚至嚴重得幾乎要放棄運動生涯,但我仍然每日跟自己講我會好返,現在的我好多謝自己的從未放棄。」他一次又一次克服傷患,磨練出更堅定的意志。

作為經驗豐富的欖球員,他直言至今出賽前仍會緊張,「緊張是好事,代表對賽事的重視,不想失敗、不想辜負隊友,特別是即將到來的6月尾大賽。我們隊有個習慣,在每次比賽前十分鐘會播好激昂的音樂來提升士氣,隊友間互相拍手鼓勵,你會覺得落到場不再是自己一個,會有隊友互相支持和幫忙,大家可以盡力做好自己的角色。」他最喜歡香港大球場的設計,特別是舉行香港七人欖球賽時的感受最深,「球場是從下面斜跑出去,有種奔向光明的感覺。一跑出去就感受到全場觀眾都為我們香港隊喝采,整個人的心理狀態就更加好。」

運動講求實力之餘,心理質素亦是致勝關鍵之一,保持正面積極心態卻是知易行難。「初時比賽會好糾結自己犯下的錯誤,譬如傳了好差的一球或者跌咗一球波,我會不自覺地發呆失神,可能是十幾秒,但一場比賽只有十四分鐘,在這短時間內已經有可能比人入波。」雖然在犯錯後失神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但在瞬息萬變的賽場上要學會把握每分每秒,「不要再想一定要贏金牌、贏冠軍,在不斷的心理訓練中,我學會了將注意力拉回眼前當下,即時靈魂歸位,問自己這一刻應該要做什麼,去攔截人或者去傳波。」他認為在重要的大賽中,假設各隊的實力都在伯仲之中,特別是港隊跟宿敵日本隊的賽事,箇中決勝關鍵就落在隊員於壓力下的發揮,而港隊在近兩屆亞運均表現出色,力壓日本隊摘下金牌,揚眉吐氣。」

Image description Cado 想在國際賽場上展示香港運動員永不放棄、堅持的精神。

奧運終極目標

「運動員不是拿了金牌就完,始終要不斷尋找新目標去努力去追,一直都要在進步的路上。」有說全職運動員的最終目標是踏上奧運舞台,對Cado而言亦不例外,「巴黎奧運對我意義重大,運動員的終極目標就是在最top的舞台上表演自己,欖球的最top舞台就是奧運,能夠參加的全是最top的運動員,我想成為當中的一份子,就如香港歌手想在紅館開演唱會一樣,奧運是我終極目標。」

他指港隊若能在6月尾勝出遺材賽,拿下奧運入場券,他的運動生涯算是圓滿,「至少我在香港能夠成為全職運動員,曾到外國參加大大小小的比賽,拿過亞運的金牌,不只一次,而是兩次!當然,在下屆能夠衛冕三連勝triple gold就更加心滿意足。」有時他亦慨嘆運動員生涯身不由己,受自身能力、身體狀況等多重因素影響,能走得多遠都是未知之數,「由一開始做運動員時已知道,這生涯不會一直到永遠,要做好心理準備。假設真的完成了參加奧運的目標,我可以慢下來繼續練波比賽之餘,亦可以轉型去發掘年輕新一代,培訓一些好球員。」

Cado笑說當運動員久了,心態亦會跟着改變。「以前覺得我打欖球玩得開心就夠,現在成長了,就會想我究竟能否幫助那些剛加入的隊員,令他們可以在球場上快些適應、調節心態,更加進步得快些。同時亦讓自己感受年輕一代特有的拼勁,靠他們去push我去繼續進步。今年32歲的他,自言現在更加珍惜每次正式出場的機會,「好好享受每一場比賽,因為你知道這種機會只會愈來愈少。」除了作為全職運動員之外,Cado亦是lululemon品牌大使,他希望透過與lululemon合作,鼓勵更多人投入運動,並提醒於在爭取成功同時,亦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而品牌亦會為運動員於場內場外提供各種支持,包括提供裝備,以及照顧運動員身心靈健康,協助他們感受最好的自己。

Image description

TEXT BY MIU LAU
PHOTO BY BEN TAM(部分由LULULEMON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