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會舞蹈隊的霹靂舞(Breaking)業餘玩家,到辭去辦公室工作全職追夢;從地下賽事的無名選手,到成為香港霹靂舞奧運代表隊成員,站上國際賽場與世界頂尖選手Battle(鬥舞),這條路劉詩雅(Bgirl Cnga)走了十多年。她的故事沒有天才傳奇的華麗修辭,只有鏡子前無數個練習倒影,以及從一身傷患中刻劃出對夢想的堅持,莫不淋漓盡致地展現她眼中的體育精神——重複的力量。
TEXT BY MIU LAU
PHOTO BY BEN TAM(部分受訪者提供)
VENUE BY 獅子山下 UNDER THE LIONS ROCK
Cnga的霹靂舞之路,始於教會的一位Bboy,他隨意展示出的一個霹靂舞動作,那充滿力量與美感的震撼瞬間,隨即燃起了Cnga對舞蹈的熱情,引領她踏入霹靂舞的世界。當時在香港的霹靂舞仍屬小眾興趣,直到宣告列為巴黎奧運(2024年)的正式項目後,這項運動才真正走進大眾視野。
初嘗跳舞樂趣的她跟着一班朋友到台灣集訓,當地的街舞文化讓她領略到霹靂舞的真正魅力,「他們跳舞不受埸地空間所限,捷運站有鏡子的空地已經可以聚集一大班舞者,大家一起練習切磋。霹靂舞不僅僅是一種舞蹈,更是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態度。」她很享受這種自由表達和快樂的感覺,「大家因為熱愛聚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相鼓勵,每當做出一個新動作,都能帶來巨大的成就感。」
為此,她毅然辭去從事數年的辦公室工作,轉為全職舞者和導師。「那時朝九晚六,返工等放lunch,lunch完等收工,不知道這樣的日子意義何在,好迷茫又壓抑。全日最期待就是夜晚的練習,返工時已經在想訓練內容,比如要攻克哪個動作,或是編排哪段舞蹈。」她坦言,為追逐夢想,她提前存下「夢想基金」,即使省吃儉用也要為熱情買單。「我不想再被現實左右,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去做我想做的事。」這種義無反顧的情懷,支撐着她邁出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步。
初期,Cnga的訓練並不系統,更多是憑藉熱情和興趣的自由練習。她跟一班志同道合的舞者一起訓練、一起探討舞蹈技巧,共同為大大小小的比賽做準備。「大家一起熱血拼搏的經歷,讓我覺得我們能走得更遠,練習中會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這種火花不是爭吵,而是進步和啟發的瞬間。」
內向者的Battle修煉
別看Cnga在賽場上自信飛揚又爆發力十足,她直言自己是內斂的人,正宗的i人,跳舞初時最難克服是與人Battle時的尷尬感,更因為緊張和缺乏經驗而表現失準,常常落敗。「第一次Battle時,我完全不記得自己跳了什麼。」Cnga坦言,「被人群圍成一圈,我突然成為焦點時,手腳完全不聽使喚。」為了適應霹靂舞的Battle文化要求,她強迫自己參加更多賽事,每一次失敗都成為她成長的階梯。「即使表現因緊張大打折扣,還是逼自己上場。」當她想通了自己「無嘢可以輸」時,心境頓時豁然開朗,更首次在一場地下街舞賽事中奪得亞軍。名次為她帶來的不僅是信心,更是對過程的享受,讓她明白挑戰的意義不在結果,而在於突破自我的勇氣,如今的她已經能夠能在舞台上享受與對手較勁的樂趣。
2022年是Cnga霹靂舞生涯的轉捩點,香港舉辦前所未有的霹靂舞代表隊選拔賽以招募奧運代表成員,她是選手之一。「我開始反思,練了這麼久到底為了什麼?不能總讓心理狀態影響表現!我嘗試調整呼吸、放慢節奏,在上場前會刻意放空,掌握自己的節奏後,至少能正常發揮了。」她一步又一步出賽收集積分,終成了香港霹靂舞奧運代表隊成員之一。
入選港隊後,Cnga首次出戰的國際比賽是2022年在韓國首爾舉行的霹靂舞世界錦標賽。「我們輸得好慘烈,跟那些在YouTube上常見的頂尖選手比賽,確實會感到壓力。他們的技巧、音樂感和舞台表現力都讓人驚歎,也激發了我更加努力訓練的決心。」這次慘敗讓她清楚意識到自身與國際水平的差距,更將壓力化為動力。「後來港隊找來韓國教練做指導,我才明白原來『會做』和『出色』是兩回事。不僅要會做動作,更要注重細節和品質,才能做到出色。」
她漸漸掌握了更精細的霹靂舞動作竅門,在2023年再戰中國杭州舉行的霹靂舞亞洲錦標賽,拿下第34名的排名,是香港霹靂舞代表隊(女子)中排名第二的最佳成績。她笑說︰「輸了再爬起來是正常的,輸了是額外的收穫。每次參賽都增加了經驗,輸不是問題,關鍵是輸了之後能進步。」
Cnga 是女子霹靂舞(Bgirl)的比賽活躍分子,是香港奧運霹靂舞隊成員之一,多次參加國際性大型賽事,比賽經歷豐富。
滴水穿石的堅守
談及體育精神,她說︰「有人認為體育精神是榮耀、是突破,但對我來說,那是重複的力量。」Cnga的答案來自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就像滴水穿石一樣,沒有捷徑可走,只有通過不斷地努力和堅持,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她舉例,「像Back Spin(背部連續旋轉)、只用手支撐身體的定格動作等,都需要反復練習數月甚至更久才能掌握。我曾為一個動作糾結數年,不死心地每天重複嘗試,直到某個瞬間突然成功了!不過即使掌握後,也會因身體狀態波動而失誤,這種不確定性反而讓我覺得刺激。」她追求的是突破自我的成就感,更坦言自己不是天才,在練習過程中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和挫折,「我不算特別有天賦,但我相信,只要不放棄,總有一天會做到。我可以為了攻克一個動作,連續三個月每天練習兩小時。」
即使周身傷患,也無阻她對「重複的力量」之堅持,「全身幾乎都受過傷——腳踝扭傷、足底筋膜炎、腰部勞損、手腕挫傷。」她輕描淡寫地總結自己的傷病史,「最嚴重的一次是腰部椎間盤突出,痛到無法走路。」她在痛苦的中醫治療過程中,領悟到科學訓練的重要性,「以前憑感覺練舞,訓練比較隨意,沒有系統地做力量訓練。後來開始補充體能訓練,肌肉量增加後不僅降低了受傷風險,還提升了力量感,在動作表現上更具控制力。」
「運動員的生涯是有限的,但只要我還能動,我就會繼續參賽。」Cnga最後說,「只要我還有資格參賽,這就是我的目標。」在這個追求速成的時代,Cnga的故事道出了真正的體育精神,不在於榮耀的瞬間,而在於那些無人問津的重複裡,時間為堅持者刻下的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