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Watches And Wonders 2024 #Part 2

2024-05-20

Image description

//東灜景色 GRAND SEIKO//

日本的製錶翹楚精工(SEIKO),其精鍊工藝早已令瑞士製錶大腕心服口服,其腕錶特色往往將當地風景名勝和天然景點,與錶盤結合全新模製圖案及不同色調,展現出東灜宏偉而神秘的景色;今年也不例外。

Sport SBGC275

廣大的穗高岳連峰聳立於日本中部的信州地區,是Grand Seiko Spring Drive機芯的生產地。今年是9R Spring Drive機芯誕生20周年,為慶祝這個里程碑,品牌特別設計以夏季山景為靈感的全新Spring Drive Chronograph GMT腕錶。 品牌以「多層光學鍍膜」(Optical Multilayer Coating)專利錶盤鍍膜技術製作出變化色調錶盤,呈現這一瞬間的光線變化。有別於傳統的錶盤上色技術,新技術採用了PVD工藝。多層光學薄膜令錶盤隨着觀看角度而呈現不同的色澤。加上滑動的秒針,錶盤顏色的變化將Nature of Time時間本質的概念提升到全新境界全新腕錶的每個細節都可見雄獅的蹤影,例如錶殼的稜角、採用髮絲紋理打磨,形似爪子的錶耳,與超鏡面研磨的表面構成絕佳對比效果。腕錶搭載Spring Drive Chronograph GMT9R96機芯,是9R86機芯的進階版本。

Image description Sport SBGC275

Evolution 9 SLGW003

Grand Seiko今年最令人驚訝的是回歸「手上鍊」之舉。品牌於60至70年代的手動上鍊10-beat腕錶以追求更高的穩定性和精準度為目標。暌違50多年後,今年宣布推出全新手動上鍊高振頻機芯:9SA4。9SA4是9S系列的第三款新一代雙脈衝機芯。此系列於2020年推出自動上鍊9SA5機芯,接着是去年的Tentagraph腕錶所搭載的9SC5計時碼錶機芯;高效雙脈衝擒縱系統與雙發條盒令全新9SA4機芯的性能緊貼9SA5機芯,每秒振動10次,並在滿鍊時提供80小時動力儲存。水晶背蓋欣賞到發條擋如同雀鳥啄鑿的動作。加上靈感來自雫石川的精細機芯裝飾,9SA4機芯不僅展示Grand Seiko機械製錶工藝的精髓,更捕捉到工坊周遭自然環境之美。

Image description Evolution 9 SLGW003

//科技精髓 HUBLOT//

HUBLOT宇舶表一直倡導傳統與高科技的結合,今年錶展當然不遑多讓,多枚創新腕錶可謂技驚四座。

Big Bang Unico

Hublot 宇舶表將全新陶瓷色彩引入Big Bang Unico腕錶,為其注入蓬勃活力。色彩明豔的橙色陶瓷材質,採用獨特工藝精心打造而成,具備卓越的抗衝擊性及耐磨性。

Image description Big Bang Unico

Spirit of Big Bang Sang Bleu

Hublot宇舶表和Sang Bleu刺青工作室創始人Maxime Plescia-Buchi再次攜手推出全新Spirit of Big Bang Sang Bleu刺青藍寶石腕錶。新款時計採用Hublot宇舶表精選的藍寶石材質打造而成,巧妙融入了Sang Bleu刺青工作室的3D幾何美學與鮮明特徵。

Image description Spirit of Big Bang Sang Bleu

//大師之作 JAEGER-LECOULTRE//

近兩個世紀以來,積家(JAEGER-LECOULTRE)不斷研發精密複雜的裝置,提昇機芯的運行規律——這是精準走時的關鍵,今年Duometre多款腕錶在製錶業可是獨樹一幟。

Duometre Heliotourbillon Perpetual

今年積家創製Duometre Heliotourbillon Perpetual雙翼系列三軸陀飛輪萬年曆腕錶,全新388型機械機芯進一步突破創新界限,設有全新陀飛輪裝置:圍繞三個軸旋轉的陀飛輪,配備圓柱形游絲,全新裝置由圍繞三軸旋轉的三個鈦金屬框架組成,締造「陀螺」般的視覺效果,陀飛輪由163枚零件組成,重量不到0.7克,由陶瓷滾珠軸承支撐,減少摩擦。388型機械機芯的振頻為4赫茲(每小時28,800次),進一步提昇走時的精準度更配備帶有大型日期顯示的萬年曆。

Image description Duometre Heliotourbillon Perpetual

Duometre Chronograph Moon

Duometre Chronograph Moon雙翼系列計時月相腕錶以鉑金錶殼款與銅色錶盤形成矚目對比,兩款腕錶均配備手工縫製的鱷魚皮錶帶,搭配小鱗紋鱷魚皮內襯。搭載全新391型機芯的鏤空設計有兩大目的:不僅提昇美感,還具備技術方面的實用功能,讓製錶師能輕鬆組裝複雜機芯的某些零件。這正是積家將機械技術與美學風格和諧融合、相得益彰的絕佳體現。作為一款手動上鏈機械機芯,它並沒有採用上鏈擺陀來遮蓋計時碼錶的槓桿。

Image description Duometre Chronograph Moon 

//賽船情緣 PANERAI//

在Panerai的傳奇故事中,與美洲盃頂級帆船賽的結緣是其中一的重要篇章。今年Panerai延續為意大利Luna Rossa Prada Pirelli帆船隊贊助商,推出多款Submersible Luna Rossa新作,伴隨帆船隊從積極備戰一直到比賽衝線一刻。

Submersible GMT Luna Rossa Titanio PAM01507

PAM01507腕錶為Panerai首次革命性採用Super-LumiNova® X2夜光物料,塗覆於時標及指針,置放於黑暗環境中180分鐘後所保持的光度比上一代夜光物料高10%。腕錶裝配P.900 / GMT24H自動機芯,具有3天動力儲存。GMT兩地時間顯示及24小時刻度是回歸品牌傳統,為要掌握不時時區時間的人士而設。防水深度高達50巴(約500米)。

Image description Submersible GMT Luna Rossa Titanio PAM01507

Submersible QuarantaQuattro Luna Rossa Ti-Ceramitech™ PAM01466 / PAM01543

今年Panerai於Submersible Luna Rossa新作中,最值得關注的定必為採用全新專利材質TiCeramitech™的PAM01466及PAM01543。經歷七年來的悉心鑽研和開發,此工序將鈦合金表面轉化為一層密集的陶瓷層,為錶款創造出別具一格且搶眼的藍色色調。此技術讓硬度顯着提高,完工的錶殼重量較精鋼少44%,但其斷裂韌性比傳統陶瓷高出十倍之多。腕錶採用P.900自動機芯,備有3日動力儲存功能,同時具有停秒功能。錶圈的製作跟錶殼一樣出色。機械加工的鈦金屬經過陶瓷化工序,接着再經過精密的加工,讓底層的金屬露出,以不同的材質帶來視覺對比。防水深度高達50巴(約 500 米),再次為Panerai奠定了里程碑。

Image description Submersible QuarantaQuattro Luna Rossa Ti-Ceramitech™ PAM01466 / PAM01543

//桀驁登場 ROGER DUBUIS//

Roger Dubuis羅杰杜彼一向以大膽創新、出人意料,以及富表現力的設計脫穎而出,創作出大膽創新的超級鐘錶(Hyper Horology™),與其他品牌截然不同。品牌延續優良鐘錶傳統,今年於展覽上打造獨一無二的陀飛輪藝術與奧秘。

Excalibur Sunrise DT EX1130

新款Excalibur王者系列Sunrise Double Tourbillon旭日東方雙陀飛輪腕錶印證了品牌如何在製錶挑戰中完美掌握複雜技藝。RD108SQ備有72小時動力儲存,由319枚零件組成,並配有兩個同樣透過差速器連接的飛行陀飛輪。透過將雙陀飛輪嵌入鏤空框架內,品牌展現出一個由精美裝飾和純粹美學組成的動人世界——這些雙陀飛輪均獲得日內瓦印記(Poinçon de Genève)認證。機芯總共經過17種不同類型的修飾加工處理。旭日東方,綻放奢雅圍繞錶身的絢麗色彩由108顆寶石組成,卻毫不掩蓋鐘錶的精湛機械結構。每顆寶石均經過極其精準的長方形切割,並以旭日初升漸變的效果排列在腕錶周圍。

Image description Excalibur Sunrise DT EX1130

Excalibur Titanium MT EX1112

這枚Titanium Monotourbillon鈦金屬單陀飛輪腕錶無疑是品牌今年的代表作品。RD512SQ機芯蘊藏許多令經典細節。首先,單陀飛輪設於7時位置——這是Roger Dubuis羅杰杜彼設計的一大特色,與所有同廠的陀飛輪機芯一樣,RD512SQ的特點在於其由63枚零件組成的飛行陀飛輪框架結構,下部框架採用輕盈的鈦金屬製成,而上部橋板的靈感則源自凱爾特十字架(Celtic Cross)。陀飛輪的一側安裝在錶殼上,頂部沒有支撐橋,錶匠需以精湛而穩定的技術完成此複雜的挑戰。最重要的是,此細節為陀飛輪帶來了更令人愉悅的美感。

Image description Excalibur Titanium MT EX1112

//尖端破格 TAG HEUER//

瑞士製錶商TAG Heuer是精準和前衛設計的代名詞,今年推出多款前衛之作,將傳統與創新相結合,是一項萬眾矚目的成就。

Monaco Spilt-Seconds Chronograph

TAG Heuer Monaco追針計時腕錶堪稱鐘錶傑作,為慶祝Monaco系列問世55周年,TAG Heuer Monaco追針計時腕錶進一步重新定義了腕錶設計。TAG Heuer重新審視了其結構,並選用5級鈦金屬等輕盈材質,這款腕錶的重量僅為85克,並以晶瑩剔透的透明藍寶石水晶為設計的中心,打造出別緻的造型。核心裝置是最新推出的TH8100機械追針計時機芯。這款機芯完全採用鈦金屬製成,是TAG Heuer與着名機芯製造商Vaucher Manufacture Fleurier合作打造有史以來最輕的自動計時機芯之一。這是一款融合了瑞士製錶工藝與尖端技術的傑作。這種追針功能在法文中被稱為「rattrapante」,是一種高度複雜的機制,由於其複雜性,需要最專業的製錶師方能完成。它能夠同時測量兩個獨立的時間間隔,其功能水平超越一般計時腕錶。

Image description Monaco Spilt-Seconds Chronograph

Carrera Chronograph Skipper

繼去年推出精鋼Carrera Skipper計時腕錶,重返揚帆世界後,TAG Heuer今年推出配搭18K 5N玫瑰金錶殼的新款腕錶。這款玫瑰金Skipper腕錶與精鋼款式一樣,以2023年初推出的最暢銷「Glassbox」設計為藍本,以紀念着名的Carrera計時腕錶問世60周年,並由Heuer 02(型號TH20-06)自製機芯提供動力,這是特別為帆船賽計時而設計的Heuer 02機芯版本。

Image description Carrera Chronograph Skipper

//金光四射 TUDOR//

金錶從來都引人注目,除了「金」本身是代表財富外,襯托在腕上,的確有着一定魔力,今年帝舵表的Black Bay系列繼續立新,充滿力量!

Black Bay 58

帝舵表為人氣錶款Black Bay 58再添大膽創意:選用實心18K黃金材質,搭配透明錶殼底蓋及帝舵表原廠機芯,更配備有「T-fit」帶扣的實心金錶帶,盡顯敢為風格。Black Bay 58 18K(碧灣1958型18K)得名自錶殼及錶帶所用的貴金屬材質,同時呼應1958此重要年份。當年,帝舵表推出首款防水深達200米(660呎)的潛水腕錶,型號7924,亦稱為「大錶冠」。Black Bay 58 18K亦是首款選用18K黃金作為錶殼材質,並配備透明錶殼底蓋的帝舵潛水腕錶,如今,它更推出18K實心金錶帶,通體經磨砂處理,個性十足,風格獨具。

Image description Black Bay 58

Pelagos FXD Chrono

帝舵表隆重呈獻全新Pelagos FXD Chrono(領潛型FXD計時腕錶)。專為帝舵表職業自行車隊(TUDOR Pro Cycling Team)設計,Pelagos FXD以輕巧及功能性演繹自行車運動主題。採用其碳複合材質錶殼,搭載高性能帝舵表機芯, 它將伴隨車隊出戰全球最具挑戰的頂尖賽事,包括2024年環意自行車賽(Giro d’Italia),以敢為精神實現更大突破。

Image description Pelagos FXD Chrono

//追本溯源 ZENITH //

回顧DEFY腕錶系列的歷史,系列之中已有El Primero的計時機芯傳統。現代嶄新的DEFY系列承載革命性機芯,一直是El Primero自動計時機芯的完美搭配,機芯擁有高振頻,在躍動不息的情況下,仍可提供平穩不變的精準度。

DEFY Revival A3648

今年的話題作,DEFY Revival A3648復刻版腕錶呈現原創DEFY系列的獨有特色,具有稜角分明的精鋼錶殼,直徑為37毫米。腕錶保留着同時期DEFY錶款的精鋼十四邊形錶圈,但置於圓形旋轉錶圈之上。單向旋轉錶圈為精鋼打造,飾以藍寶石水晶鑲片,而非歷史錶款的有機玻璃鑲片,黑色配亮橙色標記則與經典A3648腕錶相同,是其最令人欣賞的特色之一。

Image description DEFY Revival A3648

DEFY Skyline

DEFY Skyline腕錶的42毫米精鋼錶殼極具建築感、幾何感,擁有精緻琢面,以現代風格演繹最早期具有多面錶圈的DEFY八邊形錶殼,在保留前代作品堅固耐用性能的同時,彰顯更加新穎和當代的美學與比例。DEFY Skyline計時腕錶的按鈕緊隨錶殼的銳利線條,旋入式錶冠飾有星形標誌,確保防水深度達100米(10ATM)。DEFY Skyline計時腕錶備有金屬黑色、藍色或銀色可供選擇,搭配系列特有的星空圖案錶盤,鐫刻四芒星,配備傳統的El Primero錶盤布局。

Image description DEFY Skyline

TEXT BY LAWRENCE YU/羅倫斯

PHOTO BY韋梏、TAG HEUER、TUDOR、ZENITH、BEN TAM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