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L’Immagine Ritrovata Asia 電影修復醫院

2015-10-27

Image description Bede身前那個房內,放置了身價過百萬的超級Scanner,能選擇濕/乾兩種Scan法。部分菲林有刮花,要用濕Scan掩蓋。

兩個身穿白袍的年輕女子,低着頭,透過放大鏡在仔細檢驗着「病人」,房間裡很安靜,她們專注時,只聽到器材的聲音。這裡像個醫院,但她們治的不是人,而是電影菲林,多得先進的修復技術,近年經典老片一齣齣的光鮮亮麗地「出院」了。這裡是意大利的L'Immagine Ritrovata(博亞電影修復所)香港辦事處。

Image description

30%修復來自東南亞
今年六月,吳宇森經典之作《英雄本色》(1986)以4K標準修復了,在上海大光明戲院放映;剛去過這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4K修復版的胡金銓經典之作《俠女》(1970)、法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作品《天堂的兒女》(Children of Paradise)、《義薄雲天》(1984)、默片兩大天王差利(Charles Chaplin)和Buster Keaton的修復計劃,都由博亞負責。這家從1992年起創立的專業電影修復公司,是業內龍頭,修復過無數的經典,今年選上香港做第一家海外分社,何解?「因為覺得香港有生意做。公司從2008年起接東南亞的Job,其中香港是最主要的,因為整個東南亞國家都開始在做保育本地電影。」博亞香港總部董事總經理鄭子宏(Bede)說:「目前,公司有30%生意都是來自這些亞洲國家,當中包括了香港、台灣、大陸、泰國、菲律賓等等。」2008年,博亞先接了電影資料館的費穆電影《孔夫子》,發現亞洲區需求愈來愈大,其實除了電影資料館等機構,也有私人(《俠女》就由女主角徐楓獨資修復)及品牌贊助等等(《英雄本色》由積家表出資)。修復經典電影,已成了文化藝術界大趨勢。

Image description 採訪當天,兩位員工正在檢查一卷李小龍的電影⋯⋯

博亞香港辦事處位處觀塘,樓上(銀河映像)樓下(古天樂的One Cool)都做電影,公司內几明窗淨,員工目前只有三位,除了Bede,兩位穿上白袍的年輕員工,天天與菲林為伴。目前公司的運作也很簡單,Bede負責洽淡生意、管理及行政工作,兩位女同事就落手落腳,檢查、修復菲林、再Scan進那部身價過百萬的掃描器(Scanner)內。這天價機器的工作速度是一秒Scan一格,以一秒24格計算,平均90分鐘的一套電影,描掃完就要2,160分鐘(約36小時)。由於它異常高階,也有片主並非修復,單單找他們把舊片Scan成數碼版。

Image description 《英雄本色》

電影表現軟實力
看看博亞的服務範圍:菲林修復、菲林清潔、掃描、Print and Processing(這是公司的傳統核心部門,當中包括做菲林拷貝,及數碼變菲林)、數碼修復、聲音修復等。香港主要集中在修復東南亞電影中的前期(包括菲林修復及Scan)等工作。Bede:「如果留意例如香港電影節,會發現從前放映修復電影,只有兩三部,今天已有九至十部,愈來愈多人重視這一部分了。對於政府來說,電影是軟實力的表現,當然給人看自己的文化遺產,電影是有獨特魔力的。很多國家都明白到這一點,修復也愈做愈大了。」選址香港,除了因為香港是主要顧客之一,還因為地利及自由。在未有香港總部前,接回來的案子,所有菲林都得都運往意大利,「有片主會覺得運到意大利這麼遠,會有點擔心。現在先運到香港,成本輕了,香港又是自由港,進出自由、運送上也方便。」香港同事將菲林修復後Scan進電腦後,整個硬碟寄回意大利,繁複的數碼修復工序則交由意大利總部負責。「公司在1992年成立,在此之前已經有別家公司做修復,但我們是第一家專門做修復電影的公司,結果累積了經驗,在Methodology(方法學)上發展得最好。在九十年代先出現光學修復,直接在菲林上做修復,後來則大量使用電腦。好多獨家的方法,後來也被其他公司採納、認定了。」

Image description 《Children of Paradise》Z(1945)

還原電影本色
Bede從事電影工作多年,從前分別在香港國際電影節及Metroplex(星影匯)工作過。怎麼會轉去做電影修復?「博亞跟FIAF(國際電影檔案聯盟)有緊密合作,每隔一年在意大利都有夏日課程,給世界各地在電影資料館工作的朋友修讀,當時我在電影節工作,也修讀過這課程!因為電影節會做修復電影,我一直有跟他們聯絡,兩年前他們正蘊釀要在香港開分公司,就問我有沒有興趣。其實,我們另外兩位同事都讀過同一個課程!」

Image description Buster Keaton

採訪當日,他們正在處理一套菲律賓電影,單單看Monitor,就發現不同的顏色設定,出來效果已差天共地,「你要怎樣把顏色調校,Aesthetic(美學上)怎樣調對,該怎決定它的顏色?是你自己去決定?其實你不能任意改動的。如果片子年份相對近期,導演、攝影師、製作人還健在,我們可以問他們;但若片子較舊,就要了解它的製作年份,用甚麼菲林,因為上面有Marking,每隻菲林都有其特性。而像Keaton(默片,1920-30s)那年代,人都不在了,我們就要了解手上材料,看全三部再作決定(按:他們每修復一部電影都會儘量收集三個拷貝回來比較)。像《英雄本色》有些位好黑,因為拍攝時根本沒錢租多一支燈!我們會保留那個黑,因為現在用電腦修改太容易了,要不改甚麼才是考慮!」博亞日後將開拓電影聲音修復,器材已經備好了。香港在世界電影地圖上,還是有些制度及地利上無法被取替的地方的。

文:何兆彬 圖:Ben Tam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