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藝術家馬玉江~愛如初

2025-05-09

Image description

現居香港的中國當代藝術家馬玉江,他深受傳統中華藝術文化及日常生活經驗影響,喜歡以作品來探索時間、生命、存在等議題,當中最為人熟悉的定必是《母與子》系列,他每年都會創作一幅有關母子的畫作。近來他便帶着8幅畫作來到CHUBB安達人壽藝廊舉行《愛如初》畫展,展現穿越時間、空間的愛。

Text by MIU LAU

展覽將展出馬玉江畢生的繪畫創作項目——《母與子》中最具代表性的8幅畫,其中過半作品為首次公開展出。馬玉江創作靈感源自一張年幼時與母親的珍貴合照,母親在他3歲時與世長辭,為紀念母親,他每年均會繪畫一幅母子肖像,從自己1歲開始逐漸成長至37歲,母親的容顏永遠定格於27歲。作品正探究着幼年喪親對人生的深遠影響之對比,雖然令人心酸,卻呈現了跨越時間空間的愛。

Image description 《母與子》系列作品

又回到了當初

「『愛如初』的意思便是已經不是當初了,就像佛教裡的『如來』,『如初』就如同我們又回到了當初。」《母與子》系列作品全都跟馬玉江的成長與個人經歷有密切關係,「我跟媽媽只有一張合影,那是我1歲時,媽媽27歲。所以,在創作這一系列作品時,我每年都會回到當初,彷彿回到了過去一樣。我一年年長大,而媽媽卻永遠定格在照片中的模樣。這便是『愛如初』中的『初』,也是這一系列作品的原點。通過這種每年回到當初的行為,回應了『如初』的主題,我彷彿又一次與母親重逢。」

他笑說「愛如初」的主題很容易引起大眾的共鳴,「愛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情感,而死亡也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雖然這次展覽講述的是我的故事,但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共鳴,因為這與每個人的生命息息相關。另外,死亡的存在恰恰證明了生命的價值。從繪畫的角度來說,繪畫特別強調一幅畫的輪廓,而死亡就是給我們的生命畫了一個輪廓。」他希望通過展覽喚起大家對愛的關注,在有限的時間裡珍惜與親人在一起的每一刻。

Image description 《母與子》系列作品

母子一起成長

《母與子》系列作品記錄了馬玉江的成長與經歷,先有以他與母親唯一合照為原型的畫作,亦有描繪小學畢業造型的《母與子》系列畫作,他笑說︰「回想當時,我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甚至有些愛美。襯衣總是要把最上面的扣子扣起來,頭髮也梳得整整齊齊,背景則是當時學校的環境,教室後面有一棵松樹,這些細節都還原了當時的場景。」後來又有描繪大學畢業後的畫作,「那一年我剛從大學畢業,生活很貧困。當時作為藝術家,剛起步時往往都很窮,沒有工作,身材也很瘦,看起來就像皮包骨頭。但我的表情卻非常開心,因為就在那一年,我遇到了我的妻子。」不難發現,他的油畫筆觸風格強烈,色彩鮮明,帶點梵高的風格,「在繪畫技法上,我借鑒了梵高的畫法,特別喜歡他對風景、天空和強烈光線的處理。」

Image description

系列作品的畫面中永遠只有母子二人,他在創作時會盡量讓每一幅畫都有差異,如有長洲、維多利亞港等不同場景、有不同年份的「自己」、有不同季節等,以帶來更加豐富、更具變化的視覺效果。「比如這幅作品的背景是香港的一個離島——長洲,疫情期間無法遠行,我便去離島透透氣。畫中我坐在沙灘上,手裡拿着啤酒,那是夏天的情景。」

講起未來的創作方向,馬玉江說︰「時間、生命、情感和存在這幾個議題一直是我思考和創作的主題。我會繼續沿著這個脈絡創作下去。我希望給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藝術,因為藝術是永恆的。」

母與子同框的畫作,為的是展現母愛的溫暖與力量,並非灰暗與沉重。在新時代下,不妨嘗試換一個角度,以輕鬆的心態來談論生死這個命題,通過這次展覽來個反思,記得愛要及時。

當代藝術家馬玉江展覽《愛如初》
日期︰現時至8月15日
時間︰09:00-18:00(周一至五)
地點︰CHUBB安達人壽藝廊-銅鑼灣安達人壽大樓35

Caption

馬玉江

《母與子》系列作品(可隨意根據版面空間而用相)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