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周凡夫:柏林愛樂首席之音

2017-08-14

被視為「天團」的柏林愛樂11月才到訪香港,7月在台北一周,僅有7月6日一個晚上可去聽演出,卻因緣際會,在國家音樂廳聽到了柏林愛樂首席樫本大進的音樂會,和他攜手登台的是意大利鋼琴家巴克斯(Alessio Bax)。宣傳上強調兩位都是雙料冠軍的演奏家,巴克斯是2000年里茲國際鋼琴大賽冠軍,1997年贏得日本濱松國際鋼琴大賽首獎,年僅19歲;至於樫本大進於1996年17歲那年,一舉便贏得維也納克萊斯勒國際小提琴比賽,及巴黎隆提博國際鋼琴及小提琴大賽兩個比賽的冠軍。

文:周凡夫

Image description 柏林愛樂樂團現任首席樫本大進與鋼琴家Alessio Bax攝於台北國家音樂廳。(作者供圖)

當然,更吸引的是樫本大進自2009年成為柏林愛樂4位首席其中一位,一位日裔小提琴家能坐上此席位,這當是較年輕時贏得的獎項更具說服力的成就。

當晚節目表中的4首作品,3首是奏鳴曲,上半場是莫扎特的G大調K.301,和布拉姆斯的G大調第一號作品78;下半場是波蘭現代作曲家齊瑪諾夫斯基(Szymanowski)的《神話》,和壓軸葛利格的C小調第3號作品45,風格各不同, 且是小提琴與鋼琴份量相等的作品,所以稱為「二重奏音樂會」會更準確。

很明顯地,這套節目的設計目的在於展示不同風格的處理。同時,2人的演奏亦無絲毫炫技之意,樫本大進演奏時雖然雙腿不時前後挪動,但幅度不大,是很大方得體的台風。其實,意料之中的是,2人對3首奏鳴曲的處理,可以「典範」兩字來概括,無論在音色,力度的平衡變化,造句的呼應連接,都能做到讓人聽來舒服舒暢,2人的樂句交接,對話呼應,自然且美妙;雙互配合,和諧動聽。

典範式演奏

音樂會以兩個快板樂章的莫扎特K.301開場,輕快且諧協的旋律,在2件樂器間自然地交換,有很好的暖場效應;接着布拉姆斯的作品78,儘管是快、慢、快的典型3樂章結構,奏來更多的是音色色彩上的平衡和諧,力度上的均衡推進,整體的對比變化亦不強烈。壓軸一曲葛利格的作品45,才出現較有火花的表現,表情對比亦變得較強烈,但仍很有節制。如論變化豐富,仍是齊瑪諾夫斯基的《神話》,3首神話故事的音樂,2人奏出來的是從幼細如絲的琴音,到充滿活力的高潮;從小提琴神秘帶有魔幻式的旋律,到鋼琴富有光彩交響性的快速跑句,確是變化豐富,但2人奏來從容自若,包括最後加奏拉威爾的藍調、中板,長約5分鐘的音樂,同樣奏得很有控制性。

或許,這種典範式,不加鹽添醋,不炫耀、不誇張的演奏,正是作為樂團首席演奏家很重要的本質;那就像當晚音樂會最後在慢速且輕弱的力度下結束一樣「低調」,讓觀眾留下的是不絕的餘韻,而非一時的激情興奮,也就是說,期待能在這場音樂會聽到火花四射炫技式的表演,那只是錯誤的期待,是美麗的誤會而已。

或許,這場音樂會很少失誤,但那本售價新台幣150元的場刊,卻犯了不應出現的、很「低級」的失誤:漏掉音樂會舉行的日期和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