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博客張錦滿:2015香港戲劇私筆記

張錦滿 | 2016-01-19

票房疲弱乃2015年香港劇場普遍現象,不少精采製作乏人捧場。為免留白,這裡我稍作總結,除了給自己存個紀錄,也給沒到場讀者一個小報告。以下是我的戲劇私筆記:

一、本地英雄:鄭國偉與龍文康

Image description 網上圖片

鄭國偉編劇的《最後作孽》乃香港話劇團小成績,講今天香港家庭熱門問題,生動描寫出習慣以錢來解決問題的怪獸女家長,應用此套人生哲學在兒子教育上,會有怎麼樣後果。余安安演繹母親一角,成為台上亮點。

中英劇團龍文康編劇的《大龍鳳》鋪陳出難以抉擇的處境,也受歡迎。在妹妹婚禮即將舉行時,哥哥卻發現未來妹夫出軌。要踼爆好事還是要隱瞞真相,確屬大難題。該個本土創作劇題旨有意義,而笑料合理、自然,難得。

二、紀錄劇場《同志少年虐殺事件》

Image description 網上圖片

一條褲劇團胡海輝於2014年推出《三審王爾德》,於2015年再接再勵製作《同志少年虐殺事件》及其續集《重現真相》,成功引進紀錄劇場來香港,乃重要大事,要寫進香港戲劇史裡。

《虐殺事件》講紐約Tectonic Theater劇團台前幕後人員親到懷俄明州3萬人口Laramie拉勒米鎮,調查1998 年一宗男同性戀大學生虐殺案,把訪談當地人的對答紀錄,如實在舞台上呈現。《重現真相》則講劇團在事隔10年後重訪當地,紀錄各界對虐殺案看法和情緒改變情況。該兩齣戲8位演員做20多個角色,一景會短至一分鐘,甚至幾十秒而已,場面變化快,而編排有條理,光是看舞台上呈現對答紀錄也感趣味。

社會紀錄電影有時錯過機緣便製作不成,而紀錄劇場在事後重製卻有可能。一條褲已掌握其竅門,在吸收外國成品之餘,亦嚐試製作香港「六七暴動」紀錄劇場,不能不記。

三、歐洲新文本劇場《醜男子》和《電子城市》

Image description 網上圖片

扎根在牛棚的前進進近年努力引進「新文本劇場」,在2014年我看了他們的《金龍》、在2015年看了《醜男子》和《電子城市》,其表達形式新鮮有趣,確豐富了香港劇場色彩。惟劇場要觸動觀眾心靈仍是重點,採用傳統方法來表達,有時會具較強感人力量。

在演出過多部歐洲新文本作品後,前進進陳炳釗嚐試本地化,於2016年1月初推出自力編導的《午睡》,講兩兄弟回顧從火紅年代到今天的人生。我沒看到陳炳釗在該劇裡應用了歐洲新文本甚麼技法,然而該劇絲毫沒有肉麻、老土對白與場面,卻令我喜歡。

四、美國大師鉤沉Edward Albee與Arthur Miller

Image description 網上圖片

美國戲劇大師作品近年已少在香港演出,難得觀塘劇團及社區劇場在牛池灣演出Edward Albee《動物園故事》(2004),講出版社經理在紐約公園被一流浪漢纒住,本來沒有對話,無事發生,到最後,竟發展到耶穌釘十字架救世人的隱喻,不愧大師之作。該劇由呂志剛監製、黎翠珍翻譯、羅松堅導演,周家輝和朱栢謙演出。該劇在牛池灣演出,接觸到新觀眾,特別具意義。

另邊廂,戲劇協會則在土瓜灣演出Arthur Miller早期名作《All My Sons》(1947年,都是我的孩子)。馮祿德今回當導演,找到鍾景輝、區嘉雯連同精銳新秀(葉榮煌、黎玉清、余俊峰、李趣慧、陳錦龍、朱仲暐、鄧安廸),齊心熱誠演繹二次大戰時真人真事(有商人將不及格零件交給空軍,導致21名機員喪生)。戲帶出家庭私利與社會事件公共道德孰輕孰重,感人落淚。

美國大師作品在在土瓜灣演出,相信也接觸到新觀眾。

五、改完又改仍未定稿

Image description 網上圖片

胡恩威的《萬曆十五年》和《中國建築100年》都創作了十多載,每次重演都修改,似仍未完善,甚至還可能失去第一版的簡單直接。希望下次重演時會是終極版本。今回印象深刻是《中國建築》台灣演員高若珊 (飾林徽因與張欣) 和崔台鎬(飾梁思成與潘石屹) ,兩個人在文化中心大舞台上講足兩句鐘有多,驚人高能量,足堪以優才身份落戶香港。

12月時候,胡恩威又推出《元亨利貞---易經計劃》,並非實驗,而是在練習。

六、舊戲新做

Image description 網上圖片

2015年香港劇場重演舊戲有多齣,老人劇《紅色天空》、病人與醫生劇《蠢病還須蠱惑醫》,雖已注人新意,但仍未足令補看者興奮。

一休帶領7A班演出布萊希特《灰闌》,保持香港是布萊希特亞洲重鎮的地位。可是一休卻把布萊希特《灰闌》回歸中國,脫離布氏「乞丐劇場」本色,並且不直接傳達布氏反建制政治觀點,亦沒主力促觀眾政治覺悟,而演出中想象力運用又乏善可陳。這樣演出布萊希特,意義變弱。

七、小突破大衝擊

香港劇場在2015年還有三件事可一記,我稱之為「三個小突破大衝擊」:

1. 是林弈華在文化中心推出「映畫劇場」,播放3齣「中國四大名著」演出錄像,卻收舞台劇票價,成功在香港為「映畫劇場」定性。
2. 是劇場空間余振球,利用中學學生的書桌、座椅來作道具、佈置,表達出《布拉格1968》學生「自焚」的革命豪情,是小兵立大功式驚喜。該齣冷門大型歌舞劇,歌曲和劇情並不怎樣突出,但可令觀眾聯想到香港於2015年發生的雨傘運動,所以感動力量頗強。該齣歌舞劇多達40人演出,很難才成事,錯過了的讀者,請要求康文署安排該戲在來年重演。
3. 最後也要提,陳敢權領導香港話劇團,接連推出英國《Attempts on Her Life》(安‧非她命)和美國外百老滙劇《Circle Mirror Transformation》(緣移戲劇班),也屬小突破大衝擊。
李國威導演《緣》劇,角色一直都在玩遊戲,各人之間沒有衝突,全齣戲皆像人生零碎片段,與同團在大會堂劇院演出劇情洶湧澎湃的《有飯自然香》,成強烈對比,造成震撼不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