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它只有電影中心(BC)作有限度的特別放映,但它絕對是近日影迷的話題作。電影榮獲柏林影展「銀熊獎」傑出藝術貢獻殊榮,並橫掃德國奧斯卡六大獎項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及最佳男女主角,來頭好勁。
電影《路邊野餐》一鏡42分鐘,製作Indie。本片Talking Point更簡單,一鏡過138分鐘,由半夜前派對,到幾人認識,一場生死冒險,直到天亮。純以技術計Victoria殊不簡單,部份章節令人驚艷,雖然被批評是炫技、形式大過內容,它還是一部傑作,要認真的推介大家進戲院看這部話題作。記住,是進戲院看。
文:何兆彬
Victoria的製作年份其實是2015,全片角色都講德語,當然喇,這是柏林。它賣點簡單,但技術複雜,就是一鏡直落拍138分鐘。戲的女主角當然就是Victoria,片初她在派對中玩樂,才步出夜場就被搭訕。是的,觀眾都會聽得出,這一夥來搭訕的不是甚麼正經人家,但不管了,Victoria就是跟她們聊呀聊了起來,男人說不如我們去下一個派對,Victoria有點不置可否,隨他走了一段,大家去便利店買東西喝,男人見老闆恰著了,笑說我跟老闆很熟,就先不付錢,隨手就在冰櫃裡拿了啤酒來喝,對,等於是偷了。
觀眾都開始擔心Victoria,但她不懂擔心自己。
(以下含部份劇透)
聊了半響,大家靜雞雞去了人家的天台聊天,還好沒甚麼事發生。Victoria說自己在咖啡館打工,每朝七點要替店舖開門,差不多要回店裡去了準備了。男人不捨,但也讓她走,說送她一下。二人邊聊邊談,騎著Victoria的單車,半嚮就到了咖啡館。男人說我很能彈琴,讓我表演一下吧,他大話講了數遍了,果然,一點也不會彈的;Victoria說我也會玩樂器,我來玩給你聽好嗎?她隨手一彈,竟然是專業表演級數的,這才交代了她的身世,她來自西班牙,前半生都花在練琴上,本來要走專業的路,但有天老師說她技不如人,這路走不下去了。於是她放下樂器,去了柏林感受生活。好了,說了半天,這就清楚交代了Victoria為何這麼不防人,不擔心這些男人是壞人,後面的故事才說得下去,才說得通。我把電影都看完了,才想到縱使電影很是炫技,但它花在劇本上的心血是不少的。
電影下半,峰迴路轉,像變成了另一部電影一樣。
鏡頭是一鏡直落的,到了這時候,咖啡室外天色已變。男人的其他夥伴回來了,他們說要去一個地方,必須夠五個人,但剛才其中一個喝得醉死不省人事了,要湊夠人,有人提議叫男人邀Victoria一齊去。
才剛認識,聽聽氣氛就知道不是去甚麼好東西。也不知道是Victoria前半生像小龍女一樣,入世未深,還是她對男人產生了好感,還是Victoria對世界太好奇,她說:好呀,就去吧。
這卻是個生死之旅,詳情不劇透,但他們得五人去做一趟任務,得馬上決定,得馬上出發。有路揀就沒戲唱了,他們出發了。
電影最激烈、奇異的部份,就是天色未亮要亮之間發生的。看戲前聽說,天色一亮戲就要完了,還未呢!有一場戲是天亮後,他們再入了夜場,一出來就卻發現到處有人在搜捕他們,那種「他媽的我在世上真的做了壞事,快被捉到了」的感覺,觀眾突然覺得自己好入戲,我都在擔心這夥人了,尤其是Victoria,她是無辜的啊,她只是無知、去幫朋友,參與了。天亮了,更激烈的逃亡行動開展,生離死別,Victoria由貪玩,到動情、捱義氣,到驚恐,出人命後濠哭,鼻涕流得一塌糊塗,那種演技及拍攝的鏡頭、場面銜接的準繩度,真箇不簡單。固然,這作品一開始就設定了後面那冒險動作歷程,要影迷看得嘩嘩叫:這是怎麼拍的?也因此而有取悅影迷的成份,但就是純看技巧、製作,你都大開眼界,這當然是要進戲院看的。
這是怎樣製作完成的呢?電影劇本一開始只有12頁,全片走在柏林22個地點,主角之間的對話幾乎是全部現場即興發揮。全片沒有NG,不能NG,是故排練好三次後便拍攝一次到位。而電影有三個完整的版本,最後一個版本定為最終的電影版,一刀不剪。現在大家看到的版本,是攝於2014年4月27日凌晨四時半到早上七時。導演Sebastian Schipper也是演員,曾演出《疾走羅拉》(Lola rennt)、《別問我是誰》(The English Patient)、《仨》(Drei)。
Victoria不是史上第一部一鏡過電影,蘇古諾夫 (Aleksandr Sokurov) 曾拍成99分鐘一鏡到底大師作《俄國方舟》(Russian Ark)。另外,希治閣拍過《奪命索》(Rope)以技巧假裝一鏡過,其實是數鏡接合,早前《飛鳥俠》(Birdman)這一招。
Victoria跟它們都不同,它是獨特的。
片種: 犯罪、劇情
導演:Sebastian Schipper
演員 : Laia Costa、Frederick Lau、Franz Rogowski
片長:138分鐘
級數 :IIB
語言 :德語、英語、西班牙語、土耳其語 (中英文字幕)
上映日期:已在電影中心作特別放映
發行公司:安樂影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