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究竟裏頭是甚麼,台灣詩人兼美食家焦桐解釋得仔細:「其實是將剁碎的雞肉、豬肉、蝦仁用雞湯熬煮24小時成漿,濾清後加入玉米粉、太白粉、蛋,以小火續煮,邊煮邊攪拌至泥狀,倒進抹過豬油的模子中,冷卻後切塊,裹粉油炸。」他說糕渣金黃色油炸的外皮包着燙咀的膏糊,經常被人拿來比喻宜蘭人「外冷內熱」的性情。
然而更深一層的意思,比這個實在得多。
「(糕渣)的變身演出離散之後的重逢,經歷了風雨變故之後的重逢。畢竟良辰麗景易逝,良友知己易散,它似乎祈願一切美好的都能長久,壓抑着滾燙,訴說挽留。」當中寒冬送暖的滾燙深情,就更有「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高尚情操。焦桐總結可謂十分有詩意,說到食物竟要作詩,那似我等粗人,讀書反會想到吃的頭上去。不過,榚渣怎麼說都是好吃美味,這一點我同意,也請一起壓抑着滾燙的食慾,期盼下次與你重逢時,再說挽留。(文、圖:陳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