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院子簡陋但舒適,朋友打算到日內瓦則要購一個臨湖的房子,那比在北京三環內買房更平宜。
如果說過去幾年見得多的聚散局,是香港人到北京上海landing,就如二、三十年前香港人變太空人land溫哥華一樣,過去更多碰到的,是香港人新移至北方的流向的話,到今天,我遇到的人口流動,更多則是北京人上海人告別大陸,去美國歐洲澳洲,展開他們的移民之路。
世紀以來,這可說是中國往海外移民的第三波,也象徵了中國人生存環境的渴求變化。如果第一波是被動的為口奔馳,形式是賣豬仔,目的是微不足道的為基本生活,間中有些淘金成功當唐山阿伯的個案;那第二波則是上世紀中期因各種戰亂而放棄故土的中國人。總的來說,這兩批中國移民仍放不開一種走難的情結。九十年代更開放出國後,更多的中國人獲准放洋,而這波人主要不是為移民,而是為了爭取海外經驗及機會,他們當中,大部份在最近十多年都陸續回到中國,以海歸的姿態進駐各管理階層及經濟圈。
但顯然,我面前這批說別離的朋友,再沒有過往那種共通的出國理由了。目的地和職業都各有不同。再不是靠在唐人街開店維生,甚至,他們移民的地方,連唐人街或幾個中國人也沒有。
而且,今天這批朋友,更多是選擇不回來了。他們將構成新一波中國移民世界的一部份,而這個中國移民的全球化,也可用新的中國地球村來形容。他們可能是往矽谷打拼來自中關村的中國IT精英,到印度支援鐵路建設的中國工程師,到德國孔子學院教中文的中國老師,在英國學院內教得一門學科的中國教授,在非洲加納搞大買賣的商人。相比BBC拍攝過的《The Chinese Are Coming》那種差不多潛台詞是說中國殖民主義的現象,這批中國移民家庭,一不是真為了拼命賺錢,二也不是為政治或經濟目的去開發外國,而是史無前例的,為了改善一些溫飽以外的卑微滿足感。那包括一些最基本的,也是近數年中國普通百姓最關注的:乾淨的空氣和水、城市的美感、文明的行為、健康的孩子成長環境。這形成一種新的中國地球村民群體,不是像以往的聚居在地理部落,而是分散各處,卻通過網絡平台(微博微信)保持一種村民鄰里關係。當中,微信能快速上傳交換圖文視頻及聲音的功能,簡直是中國人的一大通信革命,徹底助長並改變了中國地球村的生存面貌,可說是未來這中國地球村村民的必備名片以至通行証。現在新相識或告別保持聯繫,大家都是打開微信,掃描一下二維碼,把對方加為好友,只要有網絡,那就天涯海角都可聯上了(是否需付費就看最近電訊供應商和它的爭議了,但在外地稱為WeChat的微信,確是大大方便建立了一個這樣的中國地球村平台,它的功能的確好用,甚至比很多現有的移動通訊平台好用,問題是,如果真要推廣至全球,它要洗掉它的這陣中國味道嗎?)
告別的朋友當中,主要為北漂背景,十年前來到北京,開始可能是唸書,做些單位工作,但後來市場更開放,就做起各種專業,編輯、作者、造型、攝影等等,他們算是見多識廣,都不是第一次出國,未必一定習慣但追求的是一種穩定的小康生活。
他們不是媒體報道中最關心的富二代或任何帶巨款住到外國但仍在中國賺錢的中國富人,如果要歸類,他們就是最新出現的中國移民,跟之前因搵食被迫外出或因財路要往外國轉的一代不一樣,這是屬於新冒起的中國地球村民。他們更多是中產專業移民。
我個人圈子而言,剛已走的兩波北京朋友,有一個特色,就是反而是男的跟着女的去移民。男的,是記者及攝影師,女的是專業人士,會計師以及搞財務的,憑專業身份,女的先加入在中國的外國公司,然後有機會派到外地,順道就落地生根,把男的接過去。說來在北京這樣的關係倒常見,我們向來都以為是金科玉律的男外女內關係的逆轉。這也不得不欣賞北漂或北京女孩的愛得轟烈,常常聽聞那些經濟上支持自己男人追尋理想的故事,自己則打份高薪職業的女子故事。北京的男人,是有才還是好運?
回到我攝影師朋友的四合院住家,連院帶房子,總有二千呎。因與屋主認識,幾年前租下來只不過幾千元人民幣。院子是一個正常的四合院,但被一分為二,中間鋪了一道紅磚牆。當年業權不清,住的人都把空間各自圍起來,因而出現了這種把院子分贓的慣性。可院子還是老結構,空氣流通,縱然是炎夏,坐在院中樹下仍然寫意。隔不足一百米就是熱鬧的南鑼鼓巷,現在周末都人擠得動彈不得。新建的地鐵線路,還有兩個站是開在這裏。可就是這小小距離,隔了兩個胡同,這邊就已聽不到任何吵鬧。大隱於市,莫過於此。是北京城七百年建築的智慧。
搬到日內瓦之後,他們會懷念過去的北京日子嗎?情感上是有些留戀,可真如貝多芬的主調:非如此不可。為了多一點的安全感、希望、尊嚴,那些更為心靈的東西,遠走他方,加入中國地球村。再非為了基本生計(顯然,若留在國內,他們的物質生活也不會太差),反過來說,可能更多是為了告別那種現存的失望。
朋友一路打包一路提起怪事:三年前來了隻自來貓,就收養了。上周回到四合院打包,籌算該如何處理貓兒,正擔心到底是把貓帶到瑞士,還是帶回老家西安之時,過了一天,貓兒就自動消失了。肯定是聽懂人話,瑞士或西安都不想去,北京土貓大爺還是呆在自己的老家最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