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串流音樂一哥Spotify

2016-01-15

Image description

過年前音樂界頭條大事,就是The Beatles終於在Spotify上架。四日之內, 《Come Together》播放超過280萬次,《Let it be》、《Hey Jude》也超過200萬次,以45年的恐龍級背景,打入了Spotify美國五十大流行榜。串流(Streaming) 音樂大潮流勢不可擋,其中來自瑞典的Spotify,是巨頭之中的巨頭。

The Beatles版權管有人向來審慎,但素來幾乎無寶不落。CD 在82年出現,但Beatles要到87年才推出CD;iTunes 03年開張,但Beatles要到2010年才與Apple達成協議。到了Beatles 也加入串流大家庭──他們同時在Spotify、Apple Music、Slacker、Tidal、Groove、Rhapsody、Deezer、Google Play、Amazon Prime這些串流平台上架,證明串流成主流音樂平台的日子到來了。

我們年少時,喜歡伏在收音機前等數榜,美國流行榜當數Billboard,2014年年尾,Billboard宣布跟Nielsen SoundScan 發布最新政策,將Spotify的點播量納入Billboard專輯榜排行計算機制。Well,其實誰還關心Billboard?記得兩三年前,朋儕之間還在討論Spotify還是Rdio那家串流好,要知道,Spotify 這種合法串流音樂服務,上面有二千萬首歌曲,每天新增二萬首,只要裝上App,就能合法免費聆聽音樂。免費的Spotify Free提供160kbit/s質素,音樂之間會播廣告;香港月費$49的Spotify Premium提供320kbit/s,而且能夠下線聆聽。Spotify 來自瑞典,2008年成立,近年先與Facebook達成合作協議, 聲勢大振,去年他們的用戶人數達7,500萬,其中付費用戶達2,000萬,如以9.9美元月費計算,月收入1億9,000萬美元, 將賣歌數碼平台一哥iTunes嚇窒,其實2013年Apple已先推出iTunes Radio,以回應串流強勢上位。15年6月尾,Apple終於推出全面的串流服務Apple Music,來要跟Spotify分一杯羮, 也承認了串流才是未來聆聽音樂主流形式。

Apple Music此舉,令年輕人都覺得聽串流才Cool,都得加入這個行列,只是在Apple與Spotify之間選一間,Well,當然你可以揀另類點的如Rdio——它的音樂選擇本身不輸Spotify,但太少人用,而就算你不計你用Facebook看朋友聽甚麼(Spotify 與臉書有合作協議),關心他們在聽甚麼,也總能在Spotify介面上見到朋友近日的喜好轉變,這是串流音樂的優勢,它既是音樂播放器,又有社交功能,甚至能充當DJ,自製Playlist 分享,或與朋友私傳訊息。有傳媒先前把Apple Music形容為Spotify殺手,固然是捉錯用神,據BloombergBusiness 報導, Apple Music推出第一周,Spotify就五次登上iPhone App榜頭十位,但它在這之前年半,都沒達過這麼高的排位,事件被報道為Apple對Spotify的助攻,但其實,雙方沒有誰爭了誰的份額,反而是大家都有增長。2015上半年,美國整個點播式音樂服務市場中,整體播放量同比增長92.4%,達1,352億次,而影片形式的媒體音樂點播,例如Youtube增長更達109.2%,達到766億次,是當中皇者。實體唱片銷量全面下跌嗎?也不全然,CD推出不過三十多年,固然已是垂垂老矣,但近幾年全面復甦的黑膠市場,卻是連年增長,近一年勢頭強勁,以純利計,又成了唱片公司最具利潤的音樂銷售渠道,去年九月,黑膠唱片更回到超市售賣,Tesco成為黑膠復甦潮後第一家重新銷售它的超級市場。當然,黑膠重視的是經驗,Analogue(模擬)的聲音與數碼不同,同樣數碼但方便得多的串流,會先把CD幹掉。聽黑膠並不方便,它那如祭壇一樣的神聖體驗,是另一種生活體驗,不論在時間上或金錢上,都是一種奢華。

Image description Daniel Ek

回到串流的議題上。事實證明,Apple Music推出後,串流的餅做大了,iTunes在2015年仍然是主球最大的數碼音樂銷售平台,但估計2016年將會被串流音樂趕過頭了。

當然,一如其他Start Up公司,Spotify的出現充滿了爭議。當全世界都說音樂產業迅速萎縮,不行了不再賺錢了,瑞典人Daniel Ek反而去跟四大唱片公司說:我有辦法拯救你們,把你們的音樂拿出來免費播放吧!

Daniel Ek充滿爭議性,也許可從他少年時期說起,這名天才兒童,16歲就去考Google當工程師,結果對方叫它畢業後才來, 畢業後瑞典皇家科學學院給他獎學金,他卻只讀了兩個月就輟學,逕自去了自創網絡廣告軟件,然後賣給Tradedoubler,賺了個一百萬歐元袋袋平安。發了財的他畢竟年少,買了法拉利夜夜笙歌,未幾就入不敷支,欠下一屁股債,搬回家跟父母居住。2006年,他的伯樂Martin Lorentzon辭下Tradedoubler董事長要職,投資在Daniel Ek這個人身上。瑞典素有盜版王國之稱,甚至主張網路盜版無罪化,他們想到,要做就做音樂吧。2008年,Spotify在歐洲上線,美國版則要等到2011年,香港星加坡台灣則是2013年,一等再等,最主要當然是因為版權及法律問題太複雜。

Spotify的成功也被一再攻擊。大家聽得高興方便,但藝人收入之微薄,是眾所周知的,歌曲每播放一次,音樂的版權所有者的收入大概是$0.006到$0.0084美元,那為甚麼唱片公司還會把版權出讓?主要是因為唱片公司能一次過收取串流公司大額版權費用,但這費用卻只有極少份額分給藝人。頂尖歌手在舊的音樂產業,例如賣CD都拿不到10%。而歌手在Spotify所給的70%版權金中大概只拿了6%到10%。至於美國的廣播版權金,則大多數是由唱片公司及歌手各分一半。也由於版權金是跟據播放次數計算,另類/小眾藝人的收入根本是被壓榨的。Radiohead、Taylor Swift對串流有眾多質疑,把音樂一再下架,上月巨星Adele推出新專輯《25》也特意不出串流版,要樂迷到唱片店買實體版,結果搞笑地,有網站推出影片,教年輕樂迷怎樣拆/播放CD。

這證明甚麼?證明了CD已是末流小眾,數碼音樂,串流才是主流,勢不可擋,回不去了,奢華用戶則追求黑膠那獨特體驗去了。

文:何兆彬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