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簡婷生態頻道: 拯救瀕危獵豹

2014-01-13

Image description 在「獵豹保護基金會」研究中心,遊客可透過活動,加深對獵豹的認識。

獵豹(Cheetah)又稱印度豹,英文名字源自北印度語的chita,可解作「斑點」的意思。獵豹是地球上最早的貓科動物,也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哺乳類動物。

在二十世紀前,獵豹從非洲到亞洲地區都有,分布十分廣泛,在其棲息的地方如南非的好望角、中東的以色列,以及前蘇聯等地,都可以看到牠們的蹤影,但自人類的出現和大量的濫殺後,令獵豹的生存數量大幅下降。

據估計,目前於世界各地的總數量只剩下約九千至一萬二千頭左右,而最諷刺的是,在印度已經再找不到野生印度豹的蹤迹。如今亞洲唯一證實還有獵豹的蹤迹僅存於伊朗,但也只得二百多頭左右,不僅稀少,而且是孤立的族群,因此獵豹被列入為瀕危的物種。

生存空間狹小

在整個非洲,由於來自其他的大型獵食動物如獅子、鬣狗的挑戰日趨嚴峻,令獵豹無法保衞自己賴以維生的保護區,加上大部分的保護區不足以供給獵豹生存所需,因此現存獵豹仍有很大比例生活在保護區之外,從而要面對來自人類殘酷的獵捕。另外,因為獵豹經常獵食放牧的牛羊,所以也被農民捕殺,還有棲息地遭受人為的破壞和開墾,令擅於奔跑的獵豹喪失了生存的空間。

最嚴重的是在非洲土地遍布一種長滿刺的Umbrella Thons Acaciag植物,這類帶刺的植物不單對獵豹遭成傷害,更因為獵豹在高速跑時會被這些刺刺傷眼睛,令牠們從此失明。加上幼獵豹的死亡率相當高,牠們可能會被獅子或鬣狗襲擊,又或是捱不過嚴苛的氣候,因此難以繁衍下代。

Image description 速度極快的獵豹,看似是極為兇猛的大型貓科動物,但原來心地善良,喜愛親近人類。

成立獵豹之都

1990年,美國女子馬克為拯救這些瀕危獵豹,在非洲納米比亞北部成立「獵豹保護基金會」(Cheetah Conservation Fund)的獵豹保護區,試圖通過連串項目來逆轉野生獵豹數目下降趨勢。在這兒居住的獵豹由人類來飼養成長及學習求生技能,讓牠們可以回歸野外,並教導農民放下獵槍,與獵豹如何相處之道等。基金會成立以來,保護區已經成為遊客心目中的「獵豹之都」,遊客既可以欣賞到瓦特貝赫高原的景觀外,還能参加基金會舉辦的獵豹保護知識講座,並觀看工作人員飼養和訓練的全過程,藉此讓人們可以對獵豹認識加深,並對牠們加以保護。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