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物的眼科疾病中,白內障是十分常見的疾病。
目前已知的病因包括先天性(半歲內)、遺傳性(純種狗病發多在一至七歲)、眼外或者眼內受創導致發炎、糖尿病、老化、 錯誤的用藥或者化學成分的毒性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中老年的動物,外觀看起來水晶體變白,但這種情況不一定是白內障。
外科手術除水晶體
有些是水晶體的自然老化稱為水晶體核硬化(nuclear sclerosis)。這種老化現象和白內障不同,不會影響光線進入視網膜,因此視力是完全正常的,不需要任何治療。核硬化很容易被誤診為白內障,所以必須要經由有經驗的眼科獸醫檢查之後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治療白內障的方式,目前唯一的方法就是使用外科手術將老化的水晶體摘除。
遺憾的是目前治療白內障所需要的外科器材仍十分昂貴,且手術的成功率和獸醫的經驗有很大的關係,因此能夠提供此服務的動物醫院並不多,雖然服用葉黃素(lutein)能延遲水晶體退化的現象,但是卻無法根治白內障。而白內障眼藥水的療效則更差。
白內障手術主要是利用精密的儀器,在眼角膜上切開微小創口,經由創口使用超音波乳化震碎已經退化變白的水晶體並且吸出。至於手術後是否植入人工水晶體則為選擇性項目,因為動物眼內的視覺感應構造和人類不同,本身並不依賴精細的視力。例如人類的視神經纖維有二百萬條以上,犬則只有十多萬條。且犬的視網膜具有一個特殊的反光結構(Tapeum),相對來說負責精細以及色彩的椎狀感光細胞極少。這些構造上的不同會使犬的視覺敏銳度比人差很多,視力清晰度僅人類的約四分一(下期續)。
施成昊醫生 NPV非牟利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