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ora很受歡迎的琉璃串飾
來自丹麥的珠寶品牌Pandora,成立至今短短三十多年,已於全球6大洲逾100個國家及地區,擁有過千間專門店及近萬個銷售點。自2009年起,Pandora更躋身全球三大最高銷售的珠寶品牌,僅次於Cartier及Tiffany & Co.。Pandora的成功與其品牌名字一樣充滿神話色彩,若說最大的轉捩點,應要數到2000年推出的標誌性串飾手鏈Moments,主要概念是讓女士們自行選配喜愛的小吊飾,然後串連起來變得獨一無二。這種自主性的串飾概念令Pandora一鳴驚人,成為女士們表達情感的最好代言人。「當初這個概念是由兩位女設計師提出,她們認為每顆串飾代表每段故事,女士們可以與朋友展示手腕上的串飾,同時分享人生的難忘時刻。」高級副總裁及創意總監Stephen Fairchild憶述Pandora的核心理念,「我們的所有產品背後都有無數故事,關於設計故事、製作故事和發展故事,我隨便也可以說上一個小時⋯⋯ 」我細聽着Stephen濃濃的美式腔調,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到兩個月前,我跟隨Pandora團隊參觀位於泰國的廠房,親身見證了手工珠寶的動人故事。
人手工藝的故事
於曼谷珠寶區Gemopolis的Pandora廠房。
這裡是曼谷珠寶區Gemopolis,一幢幢白色廠房背後,容納着Pandora逾5000多名珠寶工匠。我們由當地領隊帶領,逐一打開不同製作部門的房間。每一件Pandora珠寶由原材料到製成品,平均須要30位工匠合力打造,並經歷了12種製作過程。故事是從Stephen的設計團隊擬定了產品草圖開始,廠房便會生產3D圖,研製塑膠模版、製作蠟模、建蠟模樹、倒入石膏、寶石鑲嵌、金銀鍍面、琺瑯燒製、打磨拋光、質品檢控⋯⋯我也分不清自己去了多少個房間,只見所到之處,無數身穿深紅色制服的工匠們總是全神貫注於案頭上,安靜而嫻熟,精練而俐落。領隊說PANDORA的工匠由入職第一天起,便透過密集的訓練而獲得精湛手藝,一般需要三個月的培訓,視乎不同部門而定,若然負責製作複雜珠寶的工匠更要接受長達一年的專門訓練。
需要花這麼長時間才能成就出一名專業的工藝師,然後30多名專業工藝師又要經過12道繁複的工序,才能成就出一顆人手製作的珠寶首飾,真是每顆珠寶都得來不易,是工藝師們的心血結晶。面對全球日益龐大的銷售需求,我不禁產生疑問,為什麼堅持要人手創作呢?「秉承PANDORA創辦人Per Enevoldsen及其妻子的理念,希望透過手工珠寶,表達出全球每位女士的獨特個性及價值觀。」我想起Stephen曾經解釋過。這時,領隊鼓勵我們體驗人手工藝:「坐下來,親身製作我們的琉璃串飾吧﹗」PANDORA的琉璃串飾取材自意大利Murano Glass,是當地非常著名的玻璃產物。我看了一次女工匠師的示範後,她遞給我保護眼鏡和琉璃棒,我顫顫驚驚地坐在火槍的前頭,工匠師握着我的手,把一根幼長的黃色琉璃棒放進火焰中,讓它慢慢地融化,很快地頂端化成黏液狀,並開始往下垂,我還來不及反應,工匠師已移開我的手,把琉璃棒從火焰中拿出來,讓黏液滴落在轉動着的金屬棒上,然後,一直重覆燃燒琉璃棒的動作,直至,一粒黃色琉璃串飾達到大小剛好的形狀。之後,工匠師換了白色的琉璃棒,在黃色琉璃串飾上點上花紋,當然,我這個外行人是沒有可能點上一式一樣的花紋。不過,總算大功告成,我心滿意足地接過這顆奇怪的琉璃珠,心頭湧上無盡的滿足感,雖然它看似不完美,但它依然很美。
終於深切地體會到手工藝之美,每顆珠寶雖然只有差之毫釐的分別,卻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當接觸到珠寶的瞬間,仿如感受到工匠手心的温度,為珠寶注入靈魂,讓它擁有承載各種人類情感的重量。
情感設計的故事
Pandora高級副總裁及創意總監Stephen Fairchild
「我的設計靈感來自世界各地,好像位於倫敦、紐約的博物館、電影、建築及時裝等,最重要是著重個人情感的聯繫,讓女士們分享人生中無數小故事。」Stephen指為滿足女士們表達個性及情感的需要,PANDORA於2013年由每年推出兩個系列,改為七個系列。雖然能為市場帶來新鮮感,但會否擔心這種fast design會令顧客失去信心,擔心charms容易過時?「在時裝界,有些奢侈品牌如Burberry,每當在時裝騷上展現新作,便會立刻被買家選購。因為,一些成衣品牌如Bershka和H&M等,會快速製作時裝並提前帶進市場,這樣會損害了不少奢侈品牌的利益。我們推出7個新系列是為了滿足每位女士一段段難忘的故事及經歷,這些絕對不是速食珠寶(fast jewelry)。我們設計很多charms都是經得起時間考驗,事實上,我們經常在舊有設計中獲取新靈感,如不同時期的櫻花、菊花都展現出不同美態。」Stephen過往曾於很多時裝品牌工作,如Valentino、Calvin Klein和Giorgio Armani等,他熟悉時裝潮流趨勢,深明設計最重要是追求創新之餘,也能歷久常新。
擁有時裝設計師的背景,與現在進行珠寶設計有什麼分別嗎?「其實兩者非常相似,都是先設計後選物料。我覺得珠寶設計在物料上有較少選擇,都離不開金、銀和寶石等,正因受物料所限,激發起我更多的想像空間去追求創新設計,如形狀、款式和顏色等。」那麼Pandora有計劃推出男士系列嗎?「我們是比較年輕的珠寶品牌,現階段希望先為女士帶來更理想的珠寶設計,將來也有機會發展男士珠寶系列,更會與其他擁有相同理念的品牌合作,如之前我們與迪士尼合作一樣。」
持續發展的故事
參觀過Pandora的泰國廠房後,我親身體驗到人手製作珠寶的繁複工序,深明每個部門之間需要緊密合作,每一步都不能少,每一步都不能錯,稍有差池,便前功盡廢。看着眼前一班全神貫注的工匠們,我心中充滿疑問,難道手藝了得的工匠們真是不會出錯嗎?當地領隊笑了笑,指一指工匠們座位旁邊的一個簍,那裡擺放着一些不合規格的charms,可能是形狀參差不齊,也可能是色澤不均,要把這些瑕疵品收集起來拋棄掉,好像有點浪費吧﹗「當然不會丟掉,Pandora致力在商業和環保中取得平衡。首先,Pandora對物料的來源非常重視,人造寶石要根據環保原則來生產,八成以上的金、銀是來自循環再造並維持高品質。其次,我們會研究廢料再造,包括蠟、玻璃、橡膠及石膏等。於2012年,我們只有8%廢料回收再用,直至2015年已上升至83%。我覺得珠寶是全世界最環保的工業,相信消費者不會丟棄珠寶,她們會傳承下代,或賣出去,或重新熔掉,而品牌若發現有些珠寶系列並不受顧客歡迎,同樣可以把它們循環再造,不斷創新,同時對環境不會帶來負擔。」集團副總裁Claus Teilmann Petersen述說Pandora企業社會責任,讓珠寶得以持續發展,承載每位女士們的情感故事流芳百世。
文:Phoebe Wong 圖:Pand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