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余十八訪談錄: 落區義推歌劇 投資商人:感覺神奇

2013-05-13

Image description 亞洲藝術音樂推廣基金會創辦人Laurence Scofield本身是個歌劇迷。

Image description 美國長大,二十四歲首次來港即決定留下發展。

當歌劇在內地主要城市漸受追捧,甚至曾試過在十個星期內有十二個歌劇上演,香港由於場地和製作費所限,每年的劇目還遠遠落後。尤其因為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一般市民大眾對歌劇的認識和興趣仍不大。歌劇又作為一個國際性演出,香港作為一個國際性城市,如何能將歌劇引介呢?

投資商人Laurence Scofield在2009年成立了亞洲藝術音樂推廣基金會(Foundation for the Arts and Music inAsia,下稱FAMA),致力在港推廣歌劇,早前基金會推出「The PopUp Opera」活動,在草根階層的地域免費放映著名歌劇《茶花女》的紀錄片。他認為香港不缺歌劇藝術發展的土壤,對前景抱樂觀態度。

日前在樂富廣場、文化中心外的廣場上,一座小型歌劇院崛地而起,這座名為「PopUp Tent」的六米高的建築物有約四十個座位,二百八十寸的廣闊屏幕上,一段長達九十分鐘的《茶花女》高清紀錄片正在播放,除了有著名藝人蘇玉華的導賞引介,也有來自世界各地——奧地利薩爾斯堡音樂節、米蘭史卡拉歌劇院以及倫敦的皇家歌劇院所演出的《茶花女》片段,配合環迴音響系統,讓人感覺如置身現場。小型歌劇院成本為150萬元,Laurence Scofield表示,入場人次理想,而且大部分觀眾都沒有中途離場,而是耐心地看完九十分鐘的放映,他滿意的說:「我認為反應超出我們的預期。」

說到興起,Scofield更拿出手機,展示在樂富廣場的即場調查訪問片斷,只見到場觀看的,除了上班族、青少年,更有接觸粵劇多於歌劇的師奶。歌劇在他們心中,是一種昂貴的玩意,甚少機會親身接觸,差不多每個受訪者都表示,在平地中看到這一座歌劇院,感覺很奇妙,裏面的演出也非常精采。Scofield指出,「The PopUp Opera」的選址多是接近一般市民,而樂富的地域更是屬於草根階層,是最少接觸歌劇的一個群體。他自豪地說:「觀眾們都覺得它很神奇,是我最覺得神奇的地方。」

Image description 在香港居住了三十六年,Laurence Scofield笑言自己已經十分中國人。圖為他與家人到北京旅遊合照。

改變戲院放映文化

說起計劃的艱辛,他笑一笑說:「這是一個很複雜的計劃,我們要在鬧市中建立一個豪華的影院,而這座影院的建立,只有三天時間。三天之內從無到有,尤其是在最後一天加上圍板的時候,觀眾才真正看到這劇院的完整計劃,自然覺得很奇妙。」他指出,「The PopUp Opera」將會陸續在其他地方出現,讓甚少機會接觸歌劇的地區市民有認識這種藝術的平台。

在民間推廣歌劇一向是FAMA的宗旨,除了「The PopUp Opera」,他們早在2010年已引進了「The Met:Live in HD」,將紐約著名的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簡稱Met)的歌劇演出以高清技術在香港的電影院放送,不需要專程飛到紐約,更可以用低於其門票價格的電影票價,與身處紐約市林肯中心大都會歌劇院內的觀眾一同欣賞精采的演出。紐約以兩大舞台劇聞名,除了大都會歌劇院的歌劇,還有百老匯音樂劇,兩者皆以其專業、完美及國際水準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前往觀賞。與百老匯的音樂劇不同,歌劇着重演唱者對音樂意境的詮釋,而非以演唱故事為首位。要理解歌劇,觀眾需要對故事甚至其演唱語言有所認識,才能欣賞當中的藝術性。

今年在香港播放的歌劇劇目有《凱撒大帝》、《帕西法爾》、《弄臣》、《愛情靈藥》、《奧塞羅》、《暴風雨》、《狄多的仁慈》、《化裝舞會》、《阿依達》、《瑪麗亞.斯圖亞達》、《特洛伊人》和《弗蘭茄斯卡.達.里米尼》。Scofield指出,香港已經有一定的歌劇愛好者,加上Met本身就有一個很好的觀眾群,因此當時在香港播放,大受歡迎。如今Met的演出已經在五十四個國家,超過一千六百個場地轉播,作為把它引進香港的機構,他覺得很榮幸。他更指出,自己亦改變了電影的放映文化,在Met放映之前,戲院甚少播歌劇演出,他說:「我們是第一間機構將歌劇紀錄片安排在電影院內放映,自從我們開創了先河,其他機構也跟着仿效。」

香港也是龐大市場

Laurence Scofield成長於美國,1977年,只有二十四歲的他來港作交換生,自此愛上香港,隨後更決定長居此地,創立自己的事業。自小熱愛各種藝術的他,來港後並沒有放棄這喜好,並在一次演出中遇上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在香港一個劇場表演中,他邂逅了妻子,他回憶說:「當時我到藝術中心黑盒劇場看表演,那時候香港的文化環境很不同,有很多業餘的表演團體,記得那是個戲劇表演,而她正是演員之一。」之後Scofield展開追求攻勢,成功抱得美人歸。他們一個來自美國,一個來自英國,卻沒有太大的文化差異,可能因為兩人皆為歌劇和藝術愛好者,志趣相投。問起他與妻子的愛情,Scofield含笑不答:「你要如何形容愛情的感覺呢?那些細微的情感根本無法用言語形容,只能訴諸音樂。」又把話題拉到音樂去了。

「歌劇結合故事和音樂,以音樂表達自身情感,是我很喜愛的藝術形式。」他認真地說。熱愛歌劇的他,認為那是西方文化的精髓,西方文化影響各個地域,歌劇也理應傳遍世界。「西方歌劇是西方文明的一個重要成就,在十九世紀最鼎盛,當時隨着文藝復興,歌劇也得以大力發展,尤其在法國和意大利,更成為了歌劇藝術的中心」。及後,歐洲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歌劇也在各地生根。他總結說:「歌劇是歐洲重要的文化輸出。」如今歌劇在世界各地盛行,在美國已有超過二百個歌劇演出團體。在澳洲,每年都會有二百五十場演出,亞洲也有相關的文化傳承,單在東京,已有三個固定的歌劇團體,在新加坡每年亦有兩個大型歌劇演出。而作為中西文化交會點的香港,則有兩個固定的歌劇團體,每年約有十一到十二個演出,約有三萬人次前往觀賞。他否定香港的歌劇發展落後於其他地方的說法,認為香港的市場甚具潛力。「三萬人次,那已經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很中國人的美國人

在大學主修商業的Scofield,在推廣歌劇以外,也在香港創立屬於自己的公司,經歷過不少大風浪。自1982年,他成立Hong Kong Shipping Gazette,為亞洲船運行業提供實用資訊,如今旗下的Shippinggazete.com更成為亞洲十八個國家中受歡迎的船運資訊網。自1990年開始,他在投資環球資產和股票屢次獲利,更在2007年與夥伴共同成立投資公司MacroValue,他投資時非只看公司的業績表現,更着重公司整體的分析和生意的潛力,因此成功在2008年金融海嘯一役站穩陣腳,是當時少數投資獲利、沒有被激流沖退的金融公司之一。

香港社會已經高度發展,藝術的發展尚未完全成熟,在商界已經有所成就的Scofield決定在工作以外投身藝術推廣。他認為,兩者之間並沒有衝突。「因為是兩種不同的操作方式」。FAMA是作為慈善項目般經營,他更笑說:「就好像是義工。」

Scofield在香港已經居住了三十六年,一直以來參與各種不同形式的藝術活動,也擔任本地歌劇團體的董事,他成立FAMA是希望為本地藝壇作一點貢獻:「這是一個家庭基金,想將歌劇藝術推廣給市民大衆認識。」FAMA除了自身投資,也有不少外來贊助。他認為,藝術欣賞無分國界,「包括歌劇在內的藝術,不但能感動大眾,也能把每個人連繫起來。我成立基金的目的,就是想把歌劇介紹給普通市民,特別是那些草根階層」。身為美國人的他,笑言自己已十分「中國人」,尤其是在處理關係方面:「好像與家庭的關係,與朋友的關係,與社區的聯繫等。我是一個很注重家庭價值的人,就好像中國傳統家庭觀念濃重,而且在維繫友誼方面也十分用心,每一段友誼都是長久而且有高度信任的。而且我也注重與社區保持緊密關係,除了成立基金,推動社區的歌劇文化,作出貢獻外,更成立了聲樂獎學金,資助有潛質的本地人才進修。」

戲劇性的戲劇發展

如今香港並沒有固定劃作歌劇演出的場地,演藝學院每年都有聲樂系學生畢業,但大都無法以全職演出作為職業;而本港的歌劇團體——香港歌劇院(Opera Hong Kong)、非凡美樂(Musica Viva)、香港歌劇社(The Opera Society of Hong Kong)及都會歌劇院(City Opera Hong Kong)皆非政府主要資助的九大藝團,作為高成本製作的歌劇,在有限資源下要作長遠發展有一定難度。對於不少歌劇團體表示香港缺乏歌劇發展的環境配套,Scofield則認為:「其實歌劇這個行業,到哪裏都很難,只要不斷努力,自然就會找到機會。」他認為,香港的藝術正在不斷發展,相比起三十年前,已經有很大進步。回憶起初來香港的時候,一切都在起步階段。

「當時的香港與現在很不同,那時香港還未算高度發展,有點像如今的深圳,但是今天深圳的高樓大廈也比當時多。當時大部分人都在工廠工作,娛樂是一種奢侈,更遑論對藝術的愛好。這些年來,香港的戲劇發展可說是戲劇性的。」今天有各種藝術節,政府也有資助歌劇製作,加上西九的落成,他相信將會有一個適當的地方讓文化發展和推廣文化事業。

作為西方文化的產物,在推廣歌劇的時候,會否擔心香港人會接受不了?他立刻笑說:「香港人喜歡好東西,不只是要求每樣事情都有好質素,更要求有最佳的質素,所以他們將會喜歡歌劇這種西方文化的精髓。」他認為無論是什麼文化背景的人,也會受歌劇所觸動。「因為音樂能直接觸動人,是人們不可缺少的。音樂能令生活更豐富更精采,讓人覺得自己不會白活一場,所以他們一定會愛上這種藝術形式。」這是否也是他在經營商業投資事務的同時,同時參與藝術推廣的原因?「這是當然的。」他意味深長地笑說。

(文︰余十八、圖︰郭錫榮)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