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劉晉:《種植香港》的吶喊

2016-12-06


開始入冬,吃了從二澳收割得來的菜心和甘筍, 天然耕種的農作物不論味道和質感都跟日常吃入口的蔬菜不同,那味道和質感只有鮮摘才有。

在那未有「有機」一詞的時代,食物生產就是植物藉光合作用把陽光轉化成能量和營養。現代社會為了經濟和政治原因,把大自然扭曲,工業化生產的食物味道和營養價值都大打折扣。早兩天在Facebook看到城大獸醫系總監王啟?在內地食肆吃蔬菜時,看見碟上有藍色菜汁,原來藍色菜汁源於農民種植期間使用過量硫酸銅。

文:劉晉

Image description

食物安全是切身問題,可是這單新聞震撼力還不及富商選妻的娛樂新聞。與其八卦別人的私生活,我們不如構思如何建立更安全可靠的食物供應系統?香港人對二噁英、蘇丹紅和孔雀石綠都不陌生,基本上所有食物安全問題都歸咎於我們對入口食物的依賴。本土農業近年漸漸受到關注,最近一群有心人出版了一本以本土農業為主題的雜誌《種植香港》。

儘管今天本土農業生產佔全香港消耗量不到一成,農地對香港環境仍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農田不但為我們提供食物,更滋養整個生態環境,米埔魚塘和基圍蝦生產不經意間經營世上其中一片具生態價值的濕地。

《種植香港》的創辨人袁易天出身自農民家庭,大學畢業後做了幾年白領後就投身農業,在粉嶺鶴藪搞有機農場。袁經歷反高鐵抗爭, 與農友辦「馬寶寶社區農場」,搞導賞、工作坊和農耕班等,嘗試讓港人了解農業和城市的關係。

探討本地農業

《種植》不會告訴你去哪裏買菜或如何種菜,但會告訴你香港農業發展和追求資源分配公義。食物的源頭就是農地和大海,沒有土地就沒有食物,香港人慣性地以為有錢買食物就不需要發展本土農業。但你看看世上頂級餐廳如 Noma和French Laundry都強調使用在地食材,香港人曾經擁有元朗絲苗和川龍的西洋菜,如今我們窮得只剩下錢?

《種植》內容包括農人訪問、 探討本地農業和身份認同的文章,雖然文青了一點,但絕不離地。當今香港正瀰漫一股政治低氣壓,港人身份漸漸被模糊,《種植》是一群港人的吶喊:重新思索香港的出路,以城鄉共生之路建設更美好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