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許懿清中醫師:夏至養生

2017-06-23

夏至當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雖然如此,夏至卻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還在繼續積蓄中,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俗稱三伏天的一段日子。

在清代,夏至日是國家放假日,可見朝廷相當重視夏至日,《禮記》中也記載了自然界有關夏至節氣的明顯現象:「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說明一到夏至就可以開始割鹿角,蟬兒開始鳴叫,半夏、木槿2種植物逐漸繁盛開花。從中醫理論講,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養生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首要保護陽氣,着眼於一個「長」字。

Image description 汗出太過時切勿大量飲冰水,否則會引致寒濕痹證、黃汗等疾病。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心靜自然涼

意謂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泄。與此相反,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鬱,則有礙氣機通跳,皆非所宜。嵇康《養生論》對炎炎夏季有其獨到之見,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簡單來說即是指「心靜自然涼」。

夏季炎熱,「暑易傷氣」,若汗泄太過,令人頭昏胸悶、 心悸口渴、惡心甚至昏迷。宜用溫水洗澡,因為,溫水沖涼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令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降低肌肉張力,更快地消除疲勞。另外,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直接以冷水沖涼則更易令人着涼生病;睡眠時不宜直接吹風扇,更不宜夜晚露宿於室外。

汗出太過時切勿大量飲冰水,更不能立即淋浴,否則會引致寒濕痹證、黃汗等疾病。

夏時心火當令,《素問.臧氣法時論》曰:「心主夏」,「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用鹹補之,甘瀉之」。就是說藏氣好軟,故以鹹柔軟也。從陰陽學角度看,夏月伏陰在內,飲食不可過寒,雖熱但不宜吃冷喝冰,飽腹受寒,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

夏季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要清淡,也不可過食熱性之食物,以免損傷脾胃;宜健脾祛濕為主。

文:許懿清中醫師

www.chimed.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