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袁康就博士:當足底筋膜炎 遇上浮針

2018-10-05

原來很多人患上「足底筋膜炎」,而且很多患者在持久的治療當中沒有徹底地治好,偶爾行山或走路多一點就舊病加重。然而,足底筋膜炎在芸芸眾多痛症當中不算是討厭的病症,但它可以是極難徹底治癒的一個症。

任何疾病的最佳治療期必定是新病初起階段,有病就要看醫生,醫生是專家,我們不是。我們也不應該對新病的觀察給予太長的時間,以「或許它遲些自然好轉,身體有自我修復機制」來等待病情自我療癒的來臨,可能是一個風險。治療的硬道理是:愈早醫病,愈省金錢、愈省時間、愈省痛苦!

Image description 足底筋膜炎在芸芸眾多痛症當中不算是討厭的病症,但它可以是極難徹底治癒的一個症。

患病5年

簡小姐便是一個例子。她患了右腿足底筋膜炎5年。她病患初起曾求治於物理治療、傳統針灸、跌打等,可治療沒多久,在似好非好的狀態下停止醫治,期望這個足底筋膜炎有自然痊癒的一天。

「你現在走幾步,看現在怎痛?」簡小姐依我吩咐走了幾步回過來說:「有小小痛吧。」

「那你可否用一隻手指指出剛才的痛位?」

簡小姐摸了又摸,按了又按,說道:「這裏!」她指着腳底近內側赤白肉際處。簡小姐的症狀是典型的足底筋膜炎:晨起踏地疼痛明顯,行久則舒;久坐而起痛覺清晰,動後痛覺減輕。

「那的確是足底筋膜炎典型的症狀。」我總結。「我還有小腿腳肚肌肉拉扯感啊!」簡小姐急着補充。

「哪裏是你覺得垃扯的呢?」「這裏!」簡小姐指着她的腓腸肌說。

我蹲下來在她的右小腿以輕微觸摸尋找「患肌」。我先在她小腿內側踝關節向上觸摸,再沿比目魚肌、腓腸肌一帶一路直摸到膕窩,她除了那關鍵的屈趾長肌有明顯的患肌外,她的小腿三頭肌的內側腓腸肌也有患肌。

「要針在腳底下嗎?痛不痛的?」簡小姐提出了她唯一怕怕的問題,「我以前針過腳底,好痛的啊!」

「沒錯,針腳底部位是很痛的,但我不會針你腳底,你放心好了!」浮針醫學跟傳統針灸不同之處,就是浮針不扎痛點,而扎在「患肌」。傳統針灸扎針點多是「阿是穴」,哪裏痛就扎哪裏。腳底皮厚,毫針扎進去,當然比其他部位較痛;浮針只扎在小腿患肌前,再以進針器輔助扎入,基本上是不痛的。

只扎患肌

「放心,浮針只對着患肌扎,患肌是『第一現場』,痛點只是『第二現場』,第一現場的患肌鬆開了,那第二現場的痛點就會相繼消失。」我給簡小姐稍作簡單的解釋。

經過一輪「掃散」與「再灌注」後,我請簡小姐試走幾步。她感覺原腳底疼痛已明顯消失。

簡小姐翌日覆診,自訴痛楚完全消失,只是小腿肌肉仍有輕微繃緊。我在她的腓腸肌內側扎上一針,她的拉扯感完全消失了,我告訴她:「好了,不用再來了。」她高興地連聲「多謝」。

作者為註冊中醫(針灸)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