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橫掃金球獎七個大獎,這齣未上映先轟動的電影,香港的上映日期是1月26日。
為甚麼明明是老套的追夢人故事,過時的歌舞片種,拍出來會如此矚目?導演Damien Chazelle是個典型的老影迷,他以純熟的老式敍事手法,夾雜大量老荷里活片的技法,拍這麼一個尋夢、掙扎在理想與妥協之間的愛情故事。電影音樂動人,角色描寫立體,男女演員演出無可挑剔,結局縈繞不散。
為甚麼我們會興奮?因為這是一部手法懷舊,但心態年輕的電影。因為《星聲》由構思到籌拍,本來就是一個同樣不可能的青春故事。因為,我們其實內心那個追夢的Mia和Sebastian,都被喚醒了。
文:何兆彬
去年八月,電影在威尼斯影展首映,已獲得全場站立鼓掌致敬,之後好評如潮,不斷獲掌。Damien Chazelle前作為《鼓動真我》(Whiplash),Whiplash只使用了3百多萬美金製作,卻是當年Sundance最獲高評價的佳作,到了《星聲》,它的製作費達3,000萬美金。但其實一切得來不易,拍一齣歌舞片,是Damien Chazelle與他的哈佛大學同學 Justin Hurwitz(兩部電影的作曲人)由大學開始時的Project。故事最初叫Guy and Madeline ,是寫一個波士頓爵士樂手的故事。2010年,二人畢業後到了LA(洛杉磯)發展,也開始把原始故事的背景改寫成LA,將主角由初出茅蘆,寫得再成熟一點。Damien Chazelle說:「大概是因為多不實際的追夢人,LA特別有一種詩意。」La La Land本來就是Los Angeles/Hollywood的暱稱,也含電影/電視/荷里活的意涵。《星聲》被形容為「給LA的情書」,電影結尾,也出現了「Made in Hollywood」的字句。
不實際的追夢人,包括了Damien Chazelle他倆。La La Land的劇本一直寫,一直找公司投資,但反應負面。典型的答案是它不夠商業,而且歌舞片是一個幾近滅絕的片種。到當初找到Studio,預算也只是100萬美金,是成本很小的製作。「好多人說,我們要製作的是昂貴的博物館藏品(Museum Piece),曾有電影公司建議他們把主角換成搖滾歌手,把酸澀的結局改掉,把開場那大型的歌舞刪去……」導演說,我們覺得電影最特別最獨特的地方,都是被要求刪改的地方。
計劃因此而打住,因此,Damien跳過它跑去拍攝《鼓動真我》。之後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了,電影叫好叫座,La La Land因此獲得第二次機會,它重生了,電影公司Lionsgate、Black Label Media進場,導演這次也獲得相當高的創作自由,而且預算加大至3,000萬美元。如果有些事情你未做得到,可能是能力未到,也可能是時機未到,就先放著吧。
導演首選的主角,本來是Miles Teller(《鼓動真我》)和Emma Watson,但後者選擇了拍迪士尼《美女與野獸》,男的傳聞因為片酬,雙方在談判上卡住了。未幾導演選擇換角,由Ryan Gosling與Emma Stone頂上,二人第三度合演,被認為是公認合拍的銀幕情侶檔。Gosling被導演深深讚賞,說他對電影的態度是傳染性(infectious)的,他一直記得Gosling說過想演一些與觀眾共同體驗的角色/電影。二人在開鏡前接受了三個月的歌舞訓練。
向老片取經
《星聲》由一個超懷舊的鏡頭開始:當舊式近4:3銀幕向橫拉闊,變成2.66:1超闊銀幕 ,再出現了Cinemascope的巨型字樣,老影迷一定記得,那是1953-67年荷里活電影的超闊鏡頭標準。一場大型歌舞隨至而來,場景在懸空一百呎的公路上,這裡塞滿汽車,當音樂響起,塞車中的人們一個個由車中步出,一個個接著唱,他們穿紅載綠,載歌載舞。老影迷覺得很面熟,Damien要參考的是舊荷里活MGM年代歌舞片的輝煌時代。
《星聲》刻意地懷舊,Damien Chazelle絕對是老派歌舞片的死忠,片中隨處可見經典老片(特別是歌舞片)的踪影,最顯著的,是他把最愛的經典《萬花嬉春》(Singing in the Rain,1952)及《秋水伊人》(Umbrellas Of Cherbourg,1964)的元素放了進去,當Ryan Gosling開始高歌,他甚至在燈柱前轉了一圈(《萬花嬉春》的經典場面)!《星聲夢裡人》寫男主角Sebastian愛老爵士,但他生活潦倒要在酒館彈聖誕歌維生,鬱鬱不得志的他,理想是開一家純爵士酒吧,復興爵士樂。他深深不忿,因為世人誤會了爵士樂;女主角Mia在咖啡店當兼職,抽空檔一直去面試,她睡房貼著巨型英格烈褒曼(Ingrid Bergman)海報,志願是當演員,電影寫她怎樣努力準備,但一面試就是被對方冷待/挫敗/不尊重。《星聲》戲外要拍出這時代的歌舞片,戲內要玩這年代的爵士樂,我們不會忘記,《萬花嬉春》寫的,就是電影時代的轉折,當1927年第一部有聲片《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出現,以往只要賣臉蛋的演員,都要開始適應新時代。至於法國片《秋水伊人》,就是一齣浪漫到死的愛情歌舞片。
《星聲》是深情的,它拍出年輕人的鬱結、及人在社會中的爭扎及妥協。寫新與舊,新vs舊,是主角Sebastian的選擇,也是導演的夫子自道。當故事寫到Seb被炒魷,遇上了舊日學爵士的同學Keith(由創作歌手John Legend出演),Keith準備了一隊新組合,邀請他彈Keyboard,雙方一夾Band Keith就說:「對,這已不是同一種音樂(爵士)了。」但他同時說出爵士的本質:「你整天提Thelonious Monk,但他們都是音樂革新者(revolutionary)啊。如果你是如斯一個傳統主義者,那又怎樣革新?你每天擁抱舊日,但爵士的本質是關於未來啊!」同樣,當Mia寫出獨腳戲劇本,自編自導自演,但她對自己沒有信心,說「這會不會太懷舊了?」Sebastian說別管它:Fuck 'em!Mia聽到忍不住笑:你經常這樣說。
Seb跟Mia,既是情人,又像是跟自己的Ego對話。以上這麼一段段的對話,何嘗不是Damien Chazelle對歌舞片的思考?30-50年代是歌舞片最輝煌的時代,歷史上第一部有聲片,就有歌唱。默片年代,電影工作者就知道動作的吸引力,而歌舞片則是聲,跟動作的完美配合。歌舞片在電影歷史學家眼中,既有社會性(三十年代大蕭條,人們情願花錢入戲院發夢)的原因,也因為累積十年計的片廠制度,越來越成熟。只有那年代各樣配套,才會出現像Gene Kelly那樣的巨星。那到了這年代,Damien Chazelle要再拍歌舞片,該怎樣拍才不過時?
(警告:以下有劇透!)
追夢不過時,愛情永不過時。而《星聲》證明了,以最傳統的想法去建構人物,寫好敍事也不會過時。歌舞片的精粹在於音樂跟舞蹈,怎樣用音樂、歌曲、舞蹈能配合,推進劇情?電影的原創大碟(OST)15首作品,每一首都各司其職,電影由公路上大塞車開始合唱〈Another Day of Sun〉,交代場景、時間,再把鏡頭由人群中放到了塞車中的男女主角上,視點跟隨女主角Mia,寫她的面試,備受挫敗,再因而交代她的夢想到生活,與室友唱〈Someone in the Crowds〉(眾裡尋他)。失意的人,在街上閒逛時聽到地下室鋼琴聲,被吸引走下餐廳,碰上
Sebastian,因為不跟老闆要求彈奏Playlist被炒魷。電影由二人相遇,再回到塞車現場,鏡頭跟隨Sebastian交代他的故事,每一章節,每一首歌,都像入榫一樣恰恰好的放了在最佳的敍事位置。(全齣戲OST最弱的,反而是專業歌手John Legend那一首〈Start a Fire〉,戲中寫到Sebastian曾替他彈Keyboard。它有戲劇上的需要,但沒有推動劇情的功能。)
戲中最備受談論的歌曲,是〈City of Stars〉,此曲一直修改,在寫好前,被導演退回去達31次之多。這歌有詞,較具流行元素。它當然寫得好:
City of stars 星星之城
Are you shining just for me 你們是否為我而閃耀?
City of stars 星星之城
There's so much that I can't see 我看不到的有那麼多
Who knew 誰曉得
Is this the start of something wonderful 這是好的開始
Or one more dream that I cannot make true 還是更多我不能成真的夢?
電影兩大主線,一是夢想,符號是星星(Stars),戲中不斷出現的星空、在星空中共舞,甚至是去到《阿飛正傳》中的格里菲斯天文台(Griffith Observatory),星星當然也包括了LA的明星,在睡房的明星海報、酒吧外壁畫上的差利與夢露。〈City of Stars〉寫的是星星,另一條主線是愛情,也就是只有音樂,沒有歌詞的〈Mia & Sebastian's Theme〉,它只有曲,抽象得來意境更妙。兩曲都很短(前者只有1:52秒,後者1:38秒),但因寫得精采,多次出現觀眾反而不覺重覆,只嫌不夠。此曲的主旋律只有14粒音符,但就是寫得勾魂入魄,是全齣電影的靈魂。要注意此調出現了五次,Sebastian第一次彈,是在酒吧,一彈就給炒魷,但遇上了Mia。到了Mia跟男友Greg一家吃飯,大家談著生意話題,Mia更覺抽離,她神遊時望着牆角的擴音器,腦中再次響起這主題音樂;二人相戀,奏起的〈Plantarium〉其實是管弦樂版的〈Mia & Sebastian's Theme〉,氣氛到了,畫面也隨之見二人共舞,跳到星空之間,浪漫到死。此曲再起,是當Mia要演獨腳戲,但Sebastian卻要為樂隊拍團體照,當他被攝影師要求他擠眉弄眼。他有點名成利就了,但他感到自己像個小丑,結果攝影師一要求他奏些音樂時,他就在琴上彈了這首。這裡人很多,但他想起的,是在另一邊的Mia。
此曲最後一次出現,是被融入了尾段7分39秒的〈Epilogue〉之中,寫二人重遇,曲子也再把它們拉到第一次正式相遇的酒館。為免劇透,不多描述當中過程,只能說,這一段戲的拍法/剪接/音樂,精采絕倫,完全把電影提昇了幾個層次。〈Epilogue〉由〈Mia & Sebastian's Theme〉開始,再接成電影開場曲〈Another Day of Sun〉,最後再回到他們倆的曲子上。同一主題,此曲最完整,最華麗,但不真實。現實是殘缺的。
電影我看了兩次,意外地,第二次的評價要比第一次更好。作為老歌舞片影迷,乍看這戲,會感覺他們的歌舞都不夠精采,尤其第一幕塞車,一起歌MMO(咪咀)味很濃,覺得歌不是舞者(現場)唱的。看慣MGM舊片,那年代的演員真是歌精舞勁啊。但再看《星聲》,聽熟了原聲唱片,會更懂得欣賞導演每一幕的巧思,尤其敍事。《星聲》的歌舞拍得好,但戲中有兩幕利用寂靜更令人驚喜,證明這名今年只有32歲的導演技藝精湛。第一幕拍Mia到電影公司面試,使用真實時間,鏡頭靜止不動,一鏡直落,只Mia讀出對白時的表情,但同時看到畫面右側見到有人走進房間,打斷了她的表演,鏡頭後面試官在談話(但導演不讓你看到)。Emma Stone演Mia,同時演被打斷了不受重視,未知是否演下去的戲中戲,再演被面試官趕走的尷尬場面(不怕劇透的朋友可在這裡看到這片段:https://www.facebook.com/backstage/videos/1182088565174347/)。Mia最後一次面試,導演再次使用真實時間及寂靜。年輕導演很少這樣拍戲,大概因為觀眾也不夠耐性了,這些手法Old School,但效果強大。再次看《星聲》,我全程都在享受導演在每一幕操控戲劇的Suspend(懸疑)及Suprise(驚奇),他總是叫你有意外驚喜。
想再談談結局前那一段精采〈Epilogue〉。我們都知道最初接觸的電影公司,想把較苦楚的結局刪去,但事實證明,這一段才是全片最精采,使人灑淚的部份。《星聲》令我想起了Woody Allen的《情迷聲色時光Cafe Society》,電影寫爵士時年代在荷里活成長的一對男女,怎樣在成長中被磨蝕,錯過對方,然後一轉眼時光流逝,再回頭已經太遲,電影帶來遺撼,餘韻不絕。我們看《星聲》會感動,那是因為我們心中都有一個Mia或Seb,都有(過)夢想,都想(過)妥協,或已在妥協,面對遺撼。但電影告訴我們,去到最後,我們要感謝那些跟我們渡過日子的人們,即使大家緣份已盡。
落花不是無情物,常懷感恩之心。那麼到了有一天大家重遇,到時給對方一個感謝的眼神、一個頷首微笑,已經足夠。或即使我們不再重遇,也不必慨嘆。
*《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橫掃七個金球獎分別為:
最佳電影(喜劇/音樂劇)
最佳電影(喜劇/音樂劇)最佳導演 Damien Chazelle
最佳男主角(喜劇/音樂劇) Ryan Gosling)
最佳女主角(喜劇/音樂劇) Emma Stone
最佳劇本 - Damien Chazelle
最佳電影歌曲 - 〈City of Stars〉Justin Hurwitz
最佳電影原創音樂 - Justin Hurwitz
筆者新開了個人fb專頁: 午夜翻牆'Round Mid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