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劍
因此在疫情之下,他近日看的都是經典舊片。而作為小說作家,他常留家中,讀最多的,是犯罪小說,為創作尋找衝擊。
TEXT BY 何兆彬
尹高恩《The Disaster Tourist》
「超級英雄也解決不了目前的疫情,真正的超級英雄,目前在烏克蘭嘛!」譚劍說:「因此我近日看的都是舊片,例如《教父》,經典電影講述人面對心理壓力的狀況,反而更貼近現實。新片太重娛樂性了。」他說,聽聞荷里活已趨向不拍中級製作,只集中拍低成本小製作或是大片,「以前的大片都有訊息,不像目前的大製作都只重娛樂性,這也是我對現在電影失望的原因。」
譚劍是小說作家,他近年創作犯罪類小說居多,自己愛讀的,也是犯罪小說,譚劍有個習慣,就是會從英美的犯罪小說比賽之中,去尋找閱讀的書目,近日他讀了一本最好的叫《The Disaster Tourist》,贏得英國犯罪作家協會「翻譯匕首獎」,而作者竟然是韓國人尹高恩。
「小說故事講一個韓國女生,她在旅遊公司工作,有天在公司被性騷擾,公司決定把她派到東南亞一個虛構的城市之中,去開發旅行團,專做意外後的旅遊。例如地震後,舉辦一些旅行團。」譚劍說:「旅程中她有一些特別經歷,這書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不是新的,因為需時翻譯成英文,中間相隔了數年,但一出版就得大獎!」譚形容它風格不像推理小說,反而有點像 Michael Crichton筆下的驚悚小說,「它給予你一個大場景,再讓讀者去經歷故事,故事進行到一半,一個屍體都沒出現過,謎團也還沒出現,這跟我過去讀的犯罪小說並不一樣,原來可以這樣讀犯罪小說,這類型的定義跟我們想像不同。」
不讀英美作家
令譚劍吃驚的是日本人寫推理小說,由來已久,但連日本人都沒得過的大獎,竟然給韓國人贏去了,「台灣朋友都說韓國打到歐美去了,反而像東野圭吾也沒得過這些獎項。它絕對是好看的,作者把犯罪小說當文學作品去寫,令我開了眼界!」
Edward Rutherfurd《Paris》
譚劍特別提到之所以要讀英文翻譯小說,是因為在華文出版世界,有好些書是一輩子都不會出版中文版的,因為大家都讀「熱鬧」的書,而文學界又偏愛深奧一點的創作,結果黑色小說是很少出中文版的。
「好多人覺得,我讀類型小說,有娛樂性就可以了。但我想既有娛樂,又有深度,就得讀英文的。」
他還有一個偏好,就是近年都不大讀英美作者小說,反而對其他國家作者創作,再翻成英文的小說有興趣,「因為我讀這些有二、三十年了,英美作者的小說都有點公式化,反而英美以外的寫法,會給你帶來一些衝擊。」他補充,最新消息《The Disaster Tourist》剛在3月推出中文版《災難觀光團:命懸一線的旅程即將出發》。
Dror Mishani《THREE》
譚劍推介的另一本犯罪小說,也是由原文翻成英文,小說叫《Three》,作者是以色列人Dror Mishani,「我喜歡作家描寫主角生存的環境,書中女主角到了拉維夫打工,因為寂寞,認識男性,無意中認識了一個連環殺手,他用交友軟件去結識女性,再謀殺了三名女性。」此書入圍了英國犯罪作家協會的「翻譯匕首獎」,對譚來說,是相當特別的閱讀經驗。
譚劍自己也寫犯罪小說,因為讀者的層面廣,「像Ian Rankin是讀文學的,他們那一代的犯罪小說作家,會用純文學角度去思考社會和我們的關係,因為犯罪小說讀者多,所以很多頂尖的作家都去寫這類型!
譚劍今日讀書也不讀實體,原來他喜歡將電子書投射在電視上看,他笑說自己也有點老花,用電視看太方便了,字型要多大都可以。
Edward Rutherfurd《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