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博客Duncan:一國日本樂迷足以支持好幾隊「超級組合」 Supergroup

Duncan Lau | 2016-10-18

Image description Asia

「超級組合」Supergroup一詞大概起源於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那時的前衞樂隊,每位成員各有所長,能獨當一面。這些樂手離離合合,有些惺惺相惜,沒合作過也就更憧憬能互相擦出新火花,亦可能只是以噱頭來吸引樂迷,揾食啫。

自己印象中,Asia可能是最後一隊這種「超級組合」,當年1982年,由John Wetton(主唱低音), Steve Howe(結他),Geoff Downes(鍵琴),和 Carl Palmer(鼓)四人,帶着各自的顯赫出身,和身經百戰的功名,以幾乎是「君臨天下」的姿態出現,各地樂迷都引頸以待,充滿期望。可惜他們選擇飛入尋常百姓家,以流行搖滾的音樂攻堅,甚至拿下美國壁報Billboard大碟榜首位,北美巡迴演唱又賣個滿堂紅,但一群從七十年代開始的追隨者,卻感到尷尬不已,充分覺得被背信棄義,出賣了。

不過這類超級組合總是一段短暫合作,在第二張專輯《Alpha》出版後,人事變動便開始,不多久,就只剩下Geoff Downes在支撐,除了歌手John Payne之外,其他隊員像走馬燈,轉換不停。但在2007年,他們幾位創隊成員決定重新再走在一起,儘管他由1992年至2006年是樂隊的成員,比多位「元老」資歷更長,John Payne依然被逼倉皇辭廟,沒有垂淚對宮娥,只有對簿公堂!最後經多次協商下,大家同意他可以用Asia Featuring John Payne之名義另起爐灶繼續,不過那和「有名無實」沒有大分別,等於說自己是A貨。

原裝的成員很快重新上路,以廿五周年的契機,到日本演唱,反應熱烈,他們順勢推出演唱會錄音專輯《Fantasia: Live in Tokyo》,強調是原裝成員首次在日本演出。以日本市場對這些超級樂手的熱情、崇拜和不惜工本,那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其他地方的樂迷要等廿五年,不出奇,但日本?然後我記起,他們當年當然有到日本演唱,而且還有《Asia in Asia》這張LD為證,我當年也有購入,只是當時是由Greg Lake代替John Wetton上陣,因此不算是最原裝的陣容吧。大家看,日本樂迷受到的寵幸,真是非同小可,連代將也是超超級的,怎不叫我們又羨慕,又妒忌,又牙癢癢。

在一般樂迷心目中,Lake一定比Wetton更知名,尤其是歐美的樂迷。我也是在後來才知道,Wetton在日本卻是十分受歡迎,幾乎是到了是天之驕子的地步。他在離開Asia後,一直斷斷續續跟不同樂手合作之外,也有一個相當不俗的個人事業。而日本可算是有齊他以個人名義出版的專輯的地方,部分甚至只在日本出版。而其間,他和Geoff Downes以Icon為樂隊名字,也推出好幾張專輯。當年我買入第一張他個人名義的專輯,正是一張他在日本演唱的錄音《Chasing the Dragon》,他在日本的叫座力,可見一班。這位曾效力過King Crimson,Wishbone Ash,Roxy Music和 Uriah Heep等樂隊的低音手,其音樂歷程其實是多元而具前瞻性,當時也許不太起眼,今天回看,再聽一遍這些作品,不得不另眼相看。

Image description Steve Howe

這裏也不能不提他在Asia之前的另一支超級組合U.K.,他和琴手Eddie Jobson在Roxy Music時認識,離隊後大家有意欲合作,Wetton找來在King Crimson合作過的鼓手Bill Bruford,這三個人合作已是叫人眼前一亮,獨欠一個結他手,最後Bruford推介他合作開的Allan Holdsworth而成軍。第一張專輯《U.K.》是一張具代表性的前衞音樂專輯,在籌備下一張專輯時,Wetton和Jobson都認為Holdsworth未夠班,打算另請高明。Bruford卻不同意,要脅會和Holdsworth共同進退,最後他們只找回一個鼓手Terry Bozzio了事。第二張專輯《Danger Money》明顯風格轉變,卻原來Wetton和Jobson的合作已出現貌合神離,他們多出版一張現場錄音的《Night After Night》,便宣告解散,前後不足三年。而最後那張現場錄音專輯的現場,當然是日本了。據說當時是日本唱片公司要求錄音,而且只打算在日本推出,但後來美國公司也有興趣,最後也在英美發行。

這其實是自己最喜歡的現場錄音專輯之一,完全臣服於Jobson的鍵琴,透過黑膠也見到排山倒海的氣勢,當然還有他一手電小提琴,絕對是鬼斧神工。專輯的主題曲是一首新歌,並且作單曲發行,當年我得到的資料,單曲背面是另一首從未出版的新歌《When Will You Realize》。三十多年來,從未有機會遇上這首歌,雖然後來Wetton在自己個人專輯上重錄,不過卻配上新詞。亦有消息說,這首歌是Wetton和Jobson合作的最後一曲,也是在創作分歧而導致分手的元凶,更加添了這首歌的傳奇性,份外令人好奇。

Jobson是個IQ極高的音樂人,他四兄姊弟中,全都是數學家,火箭工程師之類。Jobson這個音樂人也有點另類,他不大喜歡樂隊,喜歡獨立工作。在U.K.之後,他跟一些樂隊合作,都不願將自己列在樂隊陣容中,只要求列為「客串」。沒多久,他只專注自己的工作,做電視劇和廣告配樂,大部分成品都沒有發行公開零售。一般人看來好像浪費天才,但他卻另有看法。一般樂手/樂隊出專輯,由寫曲,錄音到發行,宣傳,都得先付出。如果專輯流行能賣,才有收入,有時努力投入,到頭來可能只是打個和,甚至要倒貼。但做配樂,條件早談好,事成後貨銀兩訖,不用擔心市場反應,不會白做。有沒有忘記告訴大家,他是相當有智慧的人。

當然在做配樂之間,他依然會做自己的音樂。U.K.千禧年後重組兩次,主要是作巡迴演唱,一次帶來《Live in America》專輯,另一次則有《Reunion》的現場錄音,口碑依然載道。足證U.K.在前衞音樂界,依然舉足輕重。Jobson於是準備將所有能找到的U.K.錄音重新整理,在Abbey road錄音室倉庫,找出母帶數碼化。而且他更懂得以眾籌方式集資,這套有16張光碟的超級盒裝的名額,很快便售罄,不過仍拖延至今年中才陸續出貨。除了全套曾出版的錄音室和現場專輯外,再加兩場未出版的演唱會錄音,絕對是超級粉絲的終極收藏恩物。自己的重點當然是《Night After Night》,因為一直未有買入CD版,甚至網上串流服務亦沒見過。唯一的失望就是那首《When Will You Realize》沒有收入這盒裝,真是一大遺憾。

說回Asia,他們享受另一段成功的日子,甚至有三張全新專輯。不過在2013年,Steve Howe宣布退出樂隊,他年事已高,不能兼顧太多,他除了自己的音樂項目外,依然是Yes的成員,甚至是最老資歷的一名。而Yes在創隊成員Chris Squire於2015年離世後,歌手Jon Anderson和琴手Rick Wakeman又相繼離隊,今已是面目全非,極需要Howe這種級數來壓陣。他們已宣布演唱行程,十一月底會在日本公演(唯一的亞洲地點)。今次演唱的最大特色,是他們會將專輯《Drama》和《Tales From Topographic Oceans》(第一面和第四面)由頭至尾玩一次。縱使他們已不是全盛時的Yes,但這個名字的含金量依然高,特別在日本這個地方。

或者我們不必羨慕或妒忌日本今天在樂壇的影響力,那是經過多年盡心盡力的經營,上上下下不計得失的付出而換來的。今天我們或許該慶幸,要看這些超級組合的演出,已不必每每要到歐美城市才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