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二元對立的世代:不是愛便是恨; 不是朋友便是敵人;不是愛國便是港獨,完全沒有中間點。
當然,這樣的思考方法是最方便的,因為很簡單:不是A就是B 。好像我以前寫過一篇關於Barolo的《與生於1937年的巴叔叔(Barolo) 對話 》(2014-02-27),就簡單的將它分為新派和傳統風格:新派(Modernist)的Barolo,用小型、新的橡木桶柔化Nebbiolo 的單寧,使Barolo能更快享用;傳統派用大的、舊的木桶配以長時間的浸泡,才是真的Barolo。類似的二分法在葡萄酒世界也相當常見,例如有些人認為,總之法國波爾多酒就是overpriced 的垃圾;有些則認為,法國酒才是酒,不是法國酒便不值一試。
有一次,我在一個意大利Barolo試飲旅遇到Rocche Del Manzoni的莊主Rodolfo Migliorini先生。在席間我很自然地問了他的酒是新派還是舊派,他說:「對於我來說沒有新派和舊派的酒Barolo,只有好和不好的。」他續說:「所謂的新派和舊派,都是三十多年前的用語了。想當年當我們酒莊首次在Langhe用小型橡木的時候,人們就說我們是新派的,但到了今天,已經不是甚麼新的東西了。」許多創新其實都是建築在傳統舊有的事物之上,而舊的事物亦要不斷革新才可以延續下去。
「 我們一方面沿用傳統的長時間發酵,但同時也使用小木桶,當中取得平衡而造出既可以盡快享用,又有陳年潛力的好酒。」當葡萄酒不再是一小撮人享用的時候,不同人對口味亦有不同的要求。將傳統和新派簡單地對立起來不單是不合時宜,更加是固步自封。
現實太多非黑即白,猶幸在葡萄酒的世界裏,這些中間位置還有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