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io Adjective 創辦人 Wilson Lee 及 Emily Ho。
所有的設計,都是來自設計師「主觀」的想像。但想像本身,只是一種概念,難免抽象,甚至複雜艱澀。所以,這些想像往往需要經過轉化,才能變成一套相對「客觀」的論述,好讓別人都能清楚明白。然而,並不是每個設計師都懂得這樣做,因為視覺與文字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語言。而這也成了Wilson Lee與Emily Ho走在一起開創Studio Adjective的契機。一個是腼腆率真的designer,一個是盡心熱情的marketing,這個性一凹一凸的兩人,難怪在事業和感情上都能一拍即合。
TEXT BY NICO
PHOTO BY BEN TAM (INTERVIEW),
STUDIO ADJECTIVE,
OBJECTIVE LIFESTYLE STORE
所有的設計,都是來自設計師「主觀」的想像。但想像本身,只是一種概念,難免抽象,甚至複雜艱澀。所以,這些想像往往需要經過轉化,才能變成一套相對「客觀」的論述,好讓別人都能清楚明白。然而,並不是每個設計師都懂得這樣做,因為視覺與文字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語言。而這也成了Wilson Lee與Emily Ho走在一起開創Studio Adjective的契機。一個是腼腆率真的designer,一個是盡心熱情的marketing,這個性一凹一凸的兩人,難怪在事業和感情上都能一拍即合。
這張Tripodal Stool三腳椅,是由Studio Adjective設計,日本石卷工房負責製作。椅子由六塊長方形日本雪松木組成,非常輕巧耐用,也符合石卷工房所提倡的DIY精神。Tripodal Stool於2018年推出後便獲得多個設計大獎,2019年Studio Adjective更正式成為石卷工房香港區獨家代理,當中包括了今年最新推出的Tripodal Shelf木架。
主觀的形容詞
Studio Adjective是Wilson與Emily於2016年共同創辦的建築設計工作室。命名為Adjective的原因,是因為Wilson一直希望他的作品,能跟人們的生活結合,繼而產生出不同的關係。「覺得一個是空間,抑或是一件器物,好不好美不美,這其實都是一些很主觀很個人的感受,但只要當你能夠將這些感覺形容出來,那怕當中觸動到你的是來自作品的形態、質料,或是紋理,便足以證明你和這些空間和地方之間,已經建立起某一種連繫了。它不再是一件與你無關的東西。」在設計的基調上加一個專屬於你的「形容詞」,那個形容詞看似很簡單,但原來創作背後的心意卻一點都不簡單。
由初初出道,在EDGE Design Institute任職設計師,到與友人合夥創辦WALL Studio,這十多年來Wilson都希望可以把這份心意好好傳遞出去。可是作為設計師,他似乎不太懂得怎樣用言語表達出來,因為每一個項目他都全身心投入去做,箇中的創作過程更是千絲萬縷,雖然作品完成後大多備受歡迎,但他卻想進一步讓大家知道那個百川會流的過程,以豐富「形容詞」的內涵。「我總覺得設計是一種很conceptual的東西,很難落地。跟普羅大眾介紹一個項目背後所牽涉的概念,大家很多時都不太聽得明白,因為真的很抽象,所以便會覺得我很扮嘢。幸好,現在有Emily幫我,她總能找到一套合適的語言,把我的那些離地的概念,用比較貼地的方式講出來。」
Emily與Wilson自16歲就認識,是教會裡青梅竹馬的小情侶,但年輕的他們,各自懷著不同的目標。當Wilson踏上設計之路,Emily則去了澳洲升學,回港後在國際酒店擔當市場及品牌策劃工作。後來,Wilson與友人分開發展,他便邀請Emily來幫忙,夫妻兩人一起開創了Studio Adjective。而多年來在傳理溝通方面的經驗,正好讓Emily可以在設計行業裡再次大展所長。
Studio Adjective負責的家居設計項目。
她說:「香港其實有很多很有心的設計師,只是他們一直以來都習慣了默默地做,不太懂得怎樣將自己的創作講出來。而對於我們這一代來說,從前會替設計公司做公關,或是對設計有深入認識的記者都不多,尤其是室內設計這一行,講來講去都是用什麼物料呀,什麼style呀,聽也聽到膩。所以,我們想多講一些設計背後的理念和故事,令大家知道一件作品,它是如何從一個原點開始,經過怎樣的過程,最後才能出現。這些故事比起作品本身美不美其實更有意思,也能讓大家更懂得用不同的角度和層次去欣賞那些作品。香港這個社會實在有太多judgment,太少appreciation,所以我們覺得有需要不斷去講這些故事。」
最近,MATCHALI在IFC開設期間限定店,便是由Studio Adjective主理設計。這間店位於自動扶梯下方中庭位置,Wilson採用了三角形的建築設計,巧妙地融入電梯下的斜頂空間裡,讓本來的隱蔽角落,變 得非常鮮明奪目,成為了一個舒服別緻的寫意空間。
客觀的日常語言
設計概念,聽起來好似很簡單,但要做出來就很難。而這當中從構思、設計、繪圖、製作,修改、到完工,以至後期的維護和宣傳,不單只是是戶,每一步都還要跟很多人溝通,如何有效地讓每一個單位都能清楚明白箇中的前因後果,便是Wilson和Emily天天都在討論的事。因為如果連他倆都搞不清楚,又怎叫其他人了解?Wilson笑言,二人的溝通總是充滿了火藥味,日日都在吵架。
「無論是從男與女的角度、先生與太太的角度、designer與marketing的角度,或是對客戶和市場的看法,基本上我們看事物的角度都很不同,哈哈。對於我來說,設計一間屋也好,一件家具也好,最重要的是重創性,意念夠不夠『爆』,但Emily會比較清楚市場需要什麼,客戶想要什麼,大眾喜歡什麼;她會告訴我,這個想法可能去得太盡,那個想法或許太過前衛;她總是在提醒我要多角度去思考,要平衡,不要只陶醉在設計的世界裡。所以,我們之間所有的吵架都是良性的。」
Emily回應道:「其實我有時又會太過mass,Wilson都會把我拉回來,說如果完全沒有design elements,豈不是沒有了我們自己的元素?那一刻我又會反思,如果太過遷就市場,而失去了自我的堅持,這並不是我們的初衷。可是我們還是有一個客觀的準則,就是會認真考慮人們在那個空間裡會怎樣活動,或是會怎樣使用那些物件,因為他們才是真正的用家。所以不單只要做得靚,最後還一定要讓他們住得舒服用得開心。」其實,設計本身也是一種語言,它一直默默地在跟你對話。只是這種語言對於普羅大眾來說,並不是那麼容易理解,最多只能感受到它的好與不好。所以,Wilson的工作就是思考怎樣在不同的空間裡,好好運用這種設計語言;而Emily就負責是把這種主觀的語言,「translate」成客觀的話語,讓人們在感性和理性上,都能有進一步體會。他倆相信,將形而上的概念,化作形而下的器,再用一套大家都聽得明白的話語表達出來後,最後才能得到信任。
Studio Adjective以及Objective lifestyle store最近搬了個新地址,但同樣位於上環,因為Wilson與Emily很喜歡這個社區的鄰里關係,不時還在會這裡舉行各種設計工作坊,推廣設計教育。
的確,信任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最難能可貴的東西。而Wilson和Emily正因為能夠利用他倆獨特的語言,把自己的心意傳遞出去,才能贏得眾多客戶的信任,而且不單只香港,連其他國家的設計師也能被打動,願意跟他們合作。Emily說:「就像跟石卷工房合作的這張三腳椅Tripodal Stool。我們負責設計,他們負責製作。想當初,我們真的做了很多準備,包括做了兩張椅的murk up,一張可以摺,一張不可以摺。因為我們是很蒙昧地走去日本叩門,問芦沢啓治先生(Keiji Ashizawa) 願不願意跟我們合作,所以只有一次機會。」Wilson說:「其實不單只這張椅的設計要準備,我們兩個陌生人,還要是香港人,突然走到日本說要找他合作,要怎樣令他感受到我們對他的尊重?整個溝通的過程其實都需要設計。這種設計,不是說要去計算對方,而是學會怎樣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像年輕時的我那樣,更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一味講自己的想法有多好有多勁。那次與石卷工房合作的經驗,令我明白到更多。」
Objective lifestyle store內所出售的貨品,全都是Wilson與Emily從世界各地搜羅而來,每一件精品背後都有一段設計故事。就像是來自氣味設計工作室AOIRO所製作的香水。AOIRO專長將大自然裡獨特的氣味,轉化成為香水,這支「白土雨」的味道,就像大雨過後的森林,帶有淡淡的泥土和樹葉香氣。
2019年,在「Adjective」設計工作室之外,Wilson和Emily還開設了一家select shop,從世界各地搜羅各種設計精品,有來自石卷工房的家具,有奈良的tumi-isi的疊石積木,有澳洲Ghost Wares的工藝瓷器等等。每一件精品不單擁有美麗的外觀,更重要的是內裡都有一段段豐富的設計故事。Emily把這家店命名為「Objective」,一來是因為包含了「object」這個字,二來則是為了「平衡」。「不只是主觀和客觀之間的平衡,其實在每一個project裡,方方面面都要有很多平衡,不能只顧著自己的創作,也不能只靠把口去講,兩方都都要做得好,人與空間和物品,才能因此而建立起一種長久而美滿的互動關係。」最後我問Emily她會如何形容和Wilson之間的關係,她說就像一個十字,這跟他們的信仰無關,而是一個習慣縱向想像,一個擅長橫向思考,而中間那個交匯點,便成為了他倆可以一直合作下去的原因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