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BY NICO PHOTOGRAPHY BY CODESIGN & COLAB
早於CoDESIGN成立之前,Eddy跟Hung已是老朋友,二人在90年代曾於靳埭強的設計公司任職。當時Eddy的身份是Senior Art Director,而剛畢業的Hung來應徵設計助理時,正好就是Eddy負責見工。那個時候,他倆已經非常投契,從設計到生活,幾乎無所不談,經常互相啟發。後來,Hung到日本交流,Eddy也離開了公司尋求新的發展,但二人仍然保持聯繫。直至到2003年,Hung剛回港不久,Eddy便開辦了自己的設計公司,又剛好Hung接到一個大project,當時的他覺得自己一個人做不來,便決定找Eddy幫忙,結果幫幫下,Hung便決定加入Eddy的設計公司成為合夥人。
「其實最初我們並沒有合夥的意識。我當時未找到工作,他的新公司剛成立了兩三個月很缺乏人手,所以我不時都會幫幫他忙,當做freelance那樣。沒料到,反而是我這邊突然接到一個大project,那時的我經驗尚淺,便想邀請Eddy這位前輩跟我一起去見客。我和他雖然認識了很久,但那次才是我們第一次正式一起做同一個project,我也因此發現如果我們繼續用兩個獨立的身份去做,關於資源和時間等方面的事,都很難可以計算清楚,加上我們以前在靳叔那邊做同事也做得很愉快,於是慢慢便有了合夥的念頭。」不過Hung說,一開始只是想試一下,他們兩人當時也很猶疑,因為都曾目睹過或聽聞很多設計師同行,兩個人本來都是很老友的,但組了公司後便鬧翻了,最後甚至反目成仇。
不過,Eddy所說的這個機制,似乎並沒有太多的作用,因為他倆雖然都會因為意見不合而小吵小鬧,但情緒過後便沒有放在心裡,沒需要認真的坐下來檢討對方。可是,合作了五六年後,二人的發展方向,卻真的出現了分歧。「Hung一向都比較artistic,在那個階段,他開始很熱衷地做個人創作,參加很多比賽,因為他做得很好,於是就有更多人找他做,後來他還決定去學Fine Art。而我投放在公司上的時間也愈來愈少,那時我常常在忙香港設計師協會的事務,後來還當上了會長,每天處理協會的事,幾乎佔了我一半的時間。」
品牌設計與社會創新之間的交叉線
2007年,Hung到日本出席一個設計論壇,主題是「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那次的經驗讓他反思設計之於香港的意義:除了商業之外,設計原來還可以改變社會!Eddy也十分認同這個想法,於是他倆開了構思怎樣在香港推動Social Design,用設計把這個城市變得更美好。翌年他們便成立了CoLAB,以Communication Design和Branding,替一些社福團體、文化單位,或是具有社會責任的機構發聲。可是,這場實驗剛開始的時候,進展並不是太理想。
「我們第一個接觸到的是一間幫助精神病康復者的社企,他們在很多地方都有開設餐廳,並聘任康復者為員工,作為他們重新融入社會的中途站。我們當時認為,雖然社企服務的對象是弱勢社群,但都要自負盈虧,所以我們便想替他們重新設計品牌形象,也讓那幾間餐廳做得甚至能比商業市場上的其他餐廳還要好。我們做了很多準備功夫,也找了很多前輩高手幫忙,做了一份很詳盡的計劃書出來。但結果我們失敗了。因為他們其實沒有想過要突然作出這麼大的改變,也沒有那麼多預算去做設計。」
Eddy表示,最初創辦CoLAB時,本來是計劃用CoDESIGN的收入來補貼CoLAB的開支,但經過了這13年來發展,現在CoLAB的收入已經超過了CoDESIGN,這除了證明Social Design在香港這個商業社會原來也能成功的。而更重要的是,由實驗到實踐,以設計改變社企到改變社會,Eddy和Hung二人都非常樂在其中。
最後我問他們,兩個creative的人走在一起,究竟是怎樣分工的?Eddy說:「Hung是負責把概念『爆』出來的人,他每次都像射箭一樣,正中紅心。但中間從無到有的過程是怎樣,他就未必可以好好整理出來。就像我們最新的替環保署做的『綠在區區回收便利點』項目,他立即就想到要用個『6』字來做主題,取綠色環保『綠』字的諧音,也包含了循環再造『六六無窮』的意思,更想讓這些回收點能像便利店一樣,『梗有一間喺左近』般便利。而我的工作,就是將他『爆』出來的概念,用有系統方法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