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o Piana家族如何做生意?回顧品牌歷史,早在八十年代,他們想要全世界最矜貴的秘魯Vicuña(駱馬毛)做衣服,但眼睫毛長長、一臉楚楚可憐的Vicuña,一度面臨絕種。於是乎,Loro Piana出手,聯同秘魯政府及當地畜牧業組織,合力救救駱馬。重金支持下,Vicuña逃過一劫,繼續在安第斯山脈開心快活,農民獲得品牌的安穩收入,悉心照料駱馬,讓牠們好食好住,每兩年剪一次毛。不求速、只求質,在資本世俗是天方夜譚。對呀,因為他們的天方夜譚,才令Loro Piana值得尊重。
順應自然,只是品牌其中一面;另一面,他們不惜工本對抗自然,研發Rain System、Storm System等等防水防風專利技術,連羊毛、cashmere及Vicuña都做到落雨落雪也不怕,只此一家。去年訪問家族第六代傳人、現任副主席Mr. Pier Luigi Loro Piana,他直言,要研發布料科技,不是早上睜開眼睛便有靈感,而是要靠一班經驗豐富的團隊合作,是一個漫長的研究及實驗過程,但他重申:「我們熱愛研究、創新,在Loro Piana,堅持生產最優質的布料,始終是首要任務。」早前, 他們進一步研發出Green Storm System,顧名思義,就是環保版本的Storm System,下年便會正式投產。
女裝系列,焦點作是一件名為Rochester的及膝外套。外套以雙面設計,一面是巨型人字絨圖案,另一面是beige。在Loro Piana的世界,一直以來是淨色主導,貫徹他們簡約至上, 把衣服聚焦於布料的美學,所以,忽然一幅搶眼的人字絨圖案,已是踏出一大步。聰明之處,在於它的雙面設計,某天想fashion一點,可以穿圖案一面;要回歸簡約,反轉就可以。
雙面衣服,印象中,很多年沒有真正大熱,卻從未離開,幾乎每年秋冬都有人做,近年Loro Piana積極參與雙面設計。雙面外套有趣之處,在於兩面之中,總會偏心其中一面,穿著時心大心細,今次,Loro Piana提供了大量十五十六的機會。另一件Drew shearling短外套,一面是shearling,另一面是羊皮。關於這件Drew,珍貴不在雙面,而是三層式shearling設計,上半部及衣袖,是我們常見的捲曲羊毛,中間部分剪裁得平平滑滑,衫身及手袖底層以長長shearling點綴。在品牌造型照中, 模特兒穿上外套配灰色吊腳闊褲,紳士帽及白波鞋,比以往走前一步的styling,依舊是Loro Piana布料先決的信念。這種慢步節奏,最適合他們。
自從對Loro Piana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參觀過他們位於意大利北部Novara省的廠房,便會明白,Mr. Loro Piana口中先做布,後做衫的理念。因此,他們對生產scarf的嚴謹,接近吹毛求疵,相信是世上三甲。他們掌握到地球上最珍貴稀有的物料,由秘魯及阿根廷的Vicuña、紐西蘭的Merino Wool、蒙古的Cashmere,以及緬甸的蓮花纖維,擁有地上最強的客觀條件, 得以生產任何厚度及溫暖度的絲巾。繼幾個月前,推出了把絲巾當羽毛球尾巴的《Light Encounters》夏季系列,來到九月, 秋季主題是《Autumnal Indulgence》。
這件十二斗篷,模特兒披在肩上,長度及膝,下方採用長流蘇設計,一如其他巨型斗篷,十二有多種不同披搭方法,天冷可以圍幾個圈,不太冷則下當披肩隨風飄盪,亦可考考大家的披搭創意。由於baby cashmere身價不菲,十二面積相當,所以訂價屬於貴族級,盛惠二萬六千八,一點不便宜,但我常對自己說,真正頂級優質超級的東西,怎會平,能夠用一世,甚至世代相傳,那就會好過一點,留待各位千金女士享用。
文:Ben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