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鄺國柱醫生:在疫(逆)境中前行

2020-04-06

全球已超過24萬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一萬多人死亡,逾160個國家及地區有確診病例。內地的新冠肺炎疫情似乎已初步穩定下來,近日內地及香港的新增個案大多數都是外地輸入。疫情的震央已明顯轉移到歐美國家,意大利的情況繼續處於崩潰邊緣。3月11日世界衞生組織(WHO)宣布新型冠狀病毒進入全球大流行狀態。回顧過去兩個月內地的抗疫政策為:非常謹慎的個人衞生習慣、非常嚴厲的封城封關、社會活動完全停擺、早診斷早隔離等。「港式抗疫」主要由兩大元素組成,就是全體市民具有極高防範意識,採取最高戒備態度,其次為政府實施圍堵對策,密切追蹤每一宗確診個案。

奈何不少專家已明言疫情不大可能短期內消失,甚至變成風土病(像流感般來來去去),但任何現代城市總不能長時間冰封及停擺。實施密集隔離、封城或許能遏止病毒傳播,但是「除非製造出有效的疫苗,否則病毒仍存在人群中」。那麼香港應如何在疫(逆)境中前行呢?且看英國提出放棄抗疫,首次拋出群體免疫策略(herd immunity,這是一種間接保護免受傳染性疾病的形式,這種感染是在大部分人口已經對感染免疫後發生的,從而為未免疫的個體提供了一種保護措施)。專家估計某社區內起碼六七成市民體內都有抗體,這種免疫策略才可能成功,然而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超過1%,在達到最終保護目標前可能已經死亡枕藉了,筆者相信香港絕對不會接受這個方案。

Image description 新冠肺炎迅速在全球散播,迄今確診人數已突破24萬,「疫」境之下同時帶來「逆」境, 全世界無可避免與「新冠肺炎」共舞。(路透圖片)

嚴防外地輸入

筆者對於香港應如何在疫(逆)境中前行有以下建議:

第一,由於疫情逆轉,現在香港要嚴防外地輸入疫症。港府向全球(中澳台除外)發紅色旅警,由3月19號起所有入境人士須強制隔離14日。傳媒報道有大量留學生及港人由外國回港避難,相信有小部分人已受到感染,有可能會傳染家人朋友,所以應先安排他們隔離3至4天,期間作醫學觀察、深喉唾液測試,再考慮加入血液COVID-19抗體測試(解讀原則下文詳述),一切測試正常才讓他們回家完成餘下的家居隔離。進行家居隔離時,全家應該戴口罩,吃飯時要分開及加緊清潔洗手間。如此封關當然會嚴重影響經貿活動,所以政府必須審時度勢適時鬆綁。

第二,比起封城,專家更強調隔離的重要性。許多已經受感染(只有輕微甚至無病徵)而沒有被偵測的人具有傳染力,這使整個感染鏈(chain of infection)持續,也解釋早篩查/診斷早隔離病人以控制傳播速度的重要性。中國採取大範圍檢測,而韓國亦廣泛進行篩檢,減輕醫院負擔,也降低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中大醫學院最近研究發現,所有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病情不分輕重,糞便都帶有病毒。研究又發現深喉唾液樣本假陰性達四成二,中大相信透過化驗糞便,更能有效識別出隱形病人。筆者相信若果政府同時結合「深喉唾液」及「糞便」檢測,應能更有效診斷及找出隱形病人。

另外,本港官方專家一直不倡議血液COVID-19抗體測試,其實新型冠狀病毒的IgM抗體多在發病後10天出現,而IgG抗體則在發病後12天出現,個體之間略有差異。陰性IgM抗體測試結果表示沒有感染或早期感染或假陰性(測試的敏感性不是100%),因此,陽性的IgM抗體預測價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是此類測試的關鍵臨床意義。由於半小時內已能完成抗體測試,只要解讀者(醫護及求診者)對抗體測試有正確理解,這類快速測試有助識別出潛在(highly suspected)病人,及把他們送往隔離作進一步確認(confirm the diagnosis)。

第三,市民必須改變生活習慣,「口罩、酒精搓手液、手機」應成為外出三寶;企業遙距辦公方案、視像會議科技作某些大型活動暫代品;飯敍不可能長期完全禁絕,但大家就要奉行「食不言」,戴上口罩後才暢所欲言;提高如廁衞生意識、不作非必要外遊等等。

第四,公私醫療服務須分工,毫無疑問,公立的醫療機構必然要負起治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重任,但亦不能因此長期暫緩非緊急服務,否則疫情過後甚或今年年尾,已經有長期病患者因缺乏照顧而出現不必要的併發症。但以往的公私營醫療合作計劃一向不大成功,所以要成功分流部分醫管局的服務到私人機構,極需雙方的意志及努力。

第五,病人求醫心態要調整,部分長期病患者因過度憂慮被感染,所以不願意去定期覆診,因而最後自行減藥甚至停藥。某些人就算有突發或新的病徵也不敢或不肯去求診。其實在充足的防疫裝備下(如戴口罩、勤洗手、不亂摸周圍物件……),病人去求診也是相對安全及必須的,因無必要的恐懼而延誤就醫,絕對有可能危害病人的健康甚至性命!

第六,筆者在公立醫院工作逾四分一世紀,深深體會醫院管理層一向視負壓隔離病房為「敗家仔」,電費及其保養費十分高昂。其實大家可以視此等開支為軍費,太平盛世時,一毛錢的軍費也可能被視為浪費,但戰事來臨時,大家又痛罵軍隊人數太少、設備落後,這些批評不是歷歷在目嗎?如何拿捏軍費支出需要長官極大的智慧和遠見。

生產防護裝備

第七,政府有需要視口罩等防護裝備為戰略物資,已有不少國家不淮輸出口罩等防護裝備,本地要生產防護裝備已是刻不容緩。另外,大埔亨泰樓的4個環境樣本呈陽性(包括天台排氣口內側),這樣說明屋宇署應積極教導市民各種屋宇結構陷阱,大家從而可以避免當年沙士淘大事件。大家可能不知道為數不少的公眾廁所(包括公立醫院)是沒有廁板蓋的!政府各部門應從速行動補回設施。

第八,單單這疫情已可能令市民產生各種精神健康問題,再加上經濟下行,恐怕精神健康問題會成為另一個城市炸彈,所以政府及其他專業團體應在這方面做好關注、教育、篩查甚至醫療的準備工作,大眾的精神健康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

大家要明白就算「疫」境過去,但「逆」境也不會立時消失的。儘管大家不願與「新冠肺炎」共舞,奈何最終也要和它共跳一次探戈。

撰文:鄺國柱醫生_呼吸系統科

[信健康]捍衞健康非難事,抗疫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