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熱情如火的曼谷,位於泰北的清邁予人文靜清雅之感,是許多泰國藝術家的故鄉,街上布滿具特色的文創小店,經常舉辦不同的創意市集。其中隱身於翠綠叢林的Baan Kang Wat藝術村,充分展現了清邁慢活、自然、簡樸的生活風格,成為深受文青歡迎的烏托邦秘境。
來到清邁的第一個感覺,就是人們的步調很慢,不論是計程車司機、導遊、街頭小販、商店職員、酒店員工、大學生,做什麼都是慢條斯理的,跟泰國其他繁華的城市完全不一樣。也許因為不急不忙,大家的心情也自然好起來,臉上總是掛着微笑,會親切地跟你這名陌生人聊聊天,主動介紹他們的城市有什麼好玩。
創意藝術村
旅程中結識的幾名大學生便告訴我,近年很多年輕人愛在大學與古城之間的寧曼路(Nimmanhaemin Road)流連,這裏被稱為「文青街」,聚集了逾百家具特色的商店及餐廳。每逢周五至周日,更會在Maya Mall前舉行Night Out Market,攤檔大部分售賣自家製的品牌如衣飾、精品、手袋,而大學生們則最愛在此聚餐,有學生稱:「這裏的食物價廉物美,又具有創意,例如雪糕梳打會有冒煙效果,還有彩虹色的多士。」
不過,自從Baan Kang Wat藝術村於2014年落成後,很多原本在寧曼路聚集的人寧可走遠一點,坐20分鐘車來到綠蔭處處的近郊,他們認為這裏更能感受到「真正的清邁」。有大學生兩年前開始被藝術村深深吸引,每隔幾天便往村裏跑,他表示:「我很喜歡那片清幽的環境,跟朋友們聚在一起喝咖啡,或者一個人去看書、畫畫,聽聽鳥聲和風聲,你會覺得吸收到城市裏沒有的靈氣。」
泰國人以前喜歡圍寺廟而居,Baan Kang Wat的意思正是寺廟旁的房子,附近有Wat Umong(悟孟寺)、Wat Ram Poeng(藍朋寺)等廟宇。這裏本來是被丟空的荒地,後來被清邁大學的畢業生、泰國設計師Nattawut Ruckprasit看中,花了三年時間重新規劃,在空地上建成多幢傳統泰北風格的樓房,並由自己擔任「村長」,開設陶藝店Bookoo Studio。Nattawut眼見很多年輕人醉心於創作,卻沒有空間實現理想,希望藉着這個充滿自然靈氣的環境,把擁有不同才華、屬於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聚集起來,孕育更多靈感。
新秀鍛煉場
藝術村藏身於綠意盎然的近郊,放眼望去都是綠色垂藤、大樹與盆栽,在陽光映照下閃動着充滿生氣的綠光,與寧曼路的城市感覺截然不同。整座藝術村共開設了十多間文創特色小店,有的販售各式本土自創品牌如陶藝品、布藝品、小手作、茶具,也有書店、畫室、咖啡店、冰淇淋店、花藝店,甚至是理髮店和民宿,既多元化卻毫無違和感。部分駐場藝術家會不定期開班教學,像水彩畫、自製有機肥皂等課程,有導師笑言:「一切都很隨意,不用預先報名,有緣相遇便可參加。」部分駐場藝術家會開班教學,時間和形式也很隨意,筆者就上了一節一對一水彩畫課。
蘭納村生活
場內其中一家藝廊用作展覽區,邀請不同的藝術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每隔兩星期換一次主題,涵蓋素描、攝影、油畫、陶器、木工等,筆者到訪期間便欣賞到一名新秀畫家的植物水彩畫。有駐場的藝術家形容,這裏是培育本土藝術新秀的平台,很多人累積了一定的名氣及客源後,成功闖出去有更好的發展。因此過去四年來,村內的店舖多次「換血」,不停有年輕的新血加入,保證每次前來也有驚喜。
雖然經歷多番「改朝換代」,但村內的藝術家們紛紛表示,這裏不單是實現夢想的工作室,也是他們心目中理想的「家」。村內的建築特地模仿蘭納(Lanna)式風格,裝潢自然中見細緻,融入了不少柚木元素,包括以柚木作兩層高腳屋的支柱,讓大家以下舖上居的形式經營。如此一來,大家再沒有時間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創作、跟其他人交流,把藝術與生活徹底融合在一起。
有居於當地的藝術家一身家居便服,跟客人聊得投契時,熱情地招呼知音人到樓上參觀,該名藝術家說:「開店除了做生意,也為了認識朋友,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再把這些感覺投放在作品之中,可說是一個循環過程。」而在每家高腳屋後,也保留了一片小小的農地,有人把它打造成鳥語花香的後花園,有人用來種有機蔬菜供大家食用,彷彿重現昔日的蘭納村莊生活面貌。
在這片綠意洋溢的自然寶地,愛好藝術的人既可親近大自然,又能專注地進行創作或與人交流,就如一個遠離煩擾的烏托邦,難怪會成為新一代文青心目中的秘境。
旅遊資訊
簽證:香港特區護照或BNO,免簽證可逗留30天
交通:香港直航清邁機程約2小時,由機場駕車前往Baan Kang Wat約20分鐘
天氣:屬熱帶氣候,6月平均溫度約24至32度,山區日夜溫差較大
貨幣:1港元約兌4.2泰銖
撰文、攝影 : 唐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