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優雅靈魂】Wallace Chan的珠寶道

2017-12-06

Image description 近年來,Wallace Chan在多項國際展覽中,成為首位參展的華人珠寶藝術家:Masterpiece(2017、2016)、TEFAF 歐洲藝術博覽會(2017、2016)、巴黎古董雙年展(2014、2012)。

陳世英(Wallace Chan)以其一貫沉實平和的口吻說:「一切事物都是從無到有,然而,你要有,首先就必須去創造無。」的而且確,每次聽Wallace談他的珠寶創造便總有震聾發聵的得着。他的珠寶藝術可說已到達了前無古人的化境。物理上深入到寶石和金屬的分子結構、色光波頻,甚至能量氣場,精神上卻又能穿梭於中西哲學宗教,來去自如於儒釋道。

最令人折服的是,Wallace非但不是紙上談兵的理論家,而是幾十年來真真正正用自己雙手創造出,一件又一件無比瑰麗而意蘊深邃的珠寶傑作,去實踐、體現和印證他發現並發明的「珠寶之道」。

文:Patrick Chiu 圖:楊光(人物),Wallace Chan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來了「道」的概念,其意為「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萬物背陰而向陽,並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蕩而成新的和諧體。」所謂「道」即「自然」,乃統攝一切事物或非事物的大規律,它不生不滅、無形無象、無始無終,其為變化之本卻又亙古不變。這就是一切的起始,是最早的真理。其始無名,故古人強名曰:「道」。在寶石的微觀世界中,Wallace Chan顯然早已掌握事物永恆變化與亙古不變之道,而其從無到有的啟肇則只是他對生命之嚮往。

Image description 《乾坤日夜浮》頸鏈,海藍寶石 (世英切割),紫水晶、鑽石、藍色拓帕石、藍寶石、蛋白石。海藍寶石中的希臘神話裡的荷萊女神,以Wallace Chan於1987年獨創的「世英切割」,結合精湛的鑲嵌技術和雕刻工藝打造而成。Wallace Chan將陰雕的技術深化為內雕六維空間的運動,應用在全透光且折射度高的海藍寶石上。在海藍寶石的內部進行雕刻,配合精算的打磨和切割,從心到腦到手,三位渾為一體。

道在對生命之嚮往
早在1973年,Wallace便成為寶石雕刻學徒,從此開啟長達四十餘年的創作歷程。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令他在寶石切割、雕刻、鑲嵌、冶金、機械工程、金屬焊接等方面不斷嘗試;在千回百轉的探索中,將創作推進到極致。他以極其敏銳的感知力,捕捉與物質交流的體驗和能量,並將之融入到作品的種種細節中。他將創作人的激情、夢想和哲思貫穿在每一件作品中,強烈地激盪觀賞者的視覺美感和心靈感應。

佳士得香港在最近舉行的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秋季拍賣中,便特別呈獻《Wallace Chan:天才的開端》珠寶拍賣專場,亮相拍場的一系列Wallace Chan珠寶珍品涵蓋範圍廣泛,這些巧奪天工的瑰寶隱含禪思,彰顯Wallace Chan的精湛工藝、色彩斑斕的搭配及令人喜出望外的巧妙設計。而早前不久,Wallace才應哈佛科學文化博物館邀請,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講,與哈佛礦物地質博物館策展人Raquel Alonso Perez博士、波士頓美術館珠寶策展人Emily Stoehrer博士對談,展開關於寶石、創作與珠寶藝術的對話,吸引一眾哈佛大學師生及波士頓美術館時尚理事會的會員踴躍出席。

Image description Wallace Chan 以無盡的想像力和創作才華,演繹寶石之美,讚頌生命和大自然,被譽為全球頂級的珠寶藝術創作者及創新者。

Wallace Chan由一名僅受過幾年基礎教育的學徒,到今日蜚聲世界的珠寶藝術家,他所走過精彩曲折的「珠寶之路」和其精益求精的「珠寶之道」,便都濃縮於他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講辭中,我們這裡謹抄錄如下,以饗讀者。

陳世英Wallace Chan的藝術與藝術才華
下文根據陳世英Wallace Chan於2017年10月24日在美國哈佛大學的演講整理而成。

不停改變的世界
我從小就知道世界是不停改變的。我看到水的改變、花朵的改變、空氣的改變,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改變。五歲的時候,我跟隨父母搬到香港。搬家的旅程充滿了挑戰。我依然記得,海上風浪交加,我們乘坐的船非常顛簸。我們躲在船艙底層,呼吸困難,所以爸爸把我們三姊弟一個一個舉高到小小的窗戶旁,輪流去透氣。那趟旅程,是我記憶之中第一個人生的重大改變,大到足以改變我的一生。

Image description 《真空妙有》頸鏈,黃鑽1顆10.05克拉、髮晶1顆211.74克拉,祖母綠、彩鑽、紫水晶、髮晶。。在創作的過程中,珠寶藝術家幻想自己是困鎖於水中玻璃的魔術師,從打磨到鑲嵌,屏息靜氣,聚精會神,一刻不能鬆懈。祥雲,來自遠古中國的圖騰,在水晶內氤氳著瑞彩,駕著髮晶的一絲絲天然紋路,迴繞一個蜿蜒的幻境。

抵達後,我們發現香港並不是天堂,跟我們夢想中的完全不一樣。香港的人太多,但是工作機會不夠多。當地人都說廣東話,可是我一句都聽不懂。我九歲時,我的父母終於為我找到了一所學校。那是一所天台學校,樓下是一個菜市場。我上課時經常餓着肚子,教室裡總是很吵,我無法專心。後來,老師也欺負我。因為我外來者的身份,老師會用長長的戒尺來處罰我。但以前的這些經歷,讓我覺得,今天能夠站在哈佛的講台上分享我的故事,是一個莫大的榮譽。

改變是好事。我人生中經歷的改變,讓我學會了擁抱改變。我開始留意到,世界改變時,有美麗的一面。十三歲的時候,我不得不離開學校,成為全職的童工。我曾經在紡織廠工作,曾經在街上賣過T-恤,偶爾也擔任送貨員。到了十六歲,我的叔叔介紹我去一個寶石雕刻工廠當學徒。為了生活,我必須有一技之長,而70年代剛好是香港寶石雕刻業蓬勃發展的時期。

擁抱改變美麗的一面
那是1973年,在工廠裡,我遇見人生第一塊孔雀石,深深被它變化多端的紋路所吸引。它美麗而神秘,令我的內心興奮不已,充滿好奇。那些紋路是怎麼形成的?我追逐着變化的漩渦及色彩,走進了一個夢中的世界。寶石擁有無窮的變化,但雕刻工廠則一成不變。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以後,工廠接到很多的中國工藝品外貿訂單。工廠的老闆忙着賺錢,根本不在乎什麼藝術、美、創作或工藝。那其實就是制式的生產。我們日以繼夜,重覆着同樣的雕刻工序。九個月以後,我厭倦了這種完全沒有變化的生活。

Image description Wallace Chan早前應邀出席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貴賓晚宴,佳士得全球CEO施俊安(Guillaume Cerutti)與高逸龍 (François Curiel)親自迎迓。

所以我離開了工廠。當時我的家人非常生氣,但我並不是很在意,因為我的世界又開闊了起來。我哀求父母借我一點錢,然後用借來的錢,買了兩塊孔雀石和一台小機器。我在住家大樓裡的防火通道旁,擺起了一張摺疊式的桌子和兩張椅子,開始了自己的工作室。

在創作生涯的前十年中,我在不透光的寶石上雕刻,例如翡翠和孔雀石,刻的全是中國傳統的圖騰。中國的神話傳說成為了我的老師。我在模仿過去中,打下了基礎。但是,我還是感覺有所不足,覺得少了什麼,但我當時還不知道我缺少了什麼。

米開朗基羅的啟發
我二十多歲的時候,每天都經過一間書店,我總是好奇得不得了。我從來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教育,所以我對書本、學習和學校都非常好奇。那些在書店裡的人,埋頭在書本裡面的人,他們一定知識淵博、什麼都知道。他們一定知道很多我不知道的東西。我很想走進去,成為他們當中的一份子。但是我怎麼可以呢?我連N和M都分不清楚。然而,有一天,我實在太好奇了,就推開了書店的大門。

Image description 《月的牽引》胸針,鈦金屬雕刻之上,是密鋪寶石的平面,流麗的線條刻畫了螃蟹與沙土的輪廓,使之神韻合一。雕塑與繪畫元素在作品中交替出現,海浪形的水晶雕刻為沙丘增添立體感,且令光線於水晶內反覆折射,誘發寶石的光芒,時間隨即凝固於潮湧一刻的美好瞬間。

書店裡面有好多書,但是一個大大的M字抓住了我的視線。那是一本關於米開朗基羅的書。我翻了幾頁,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在書中看見肌肉、張力、戲劇化的表現,還有光和影。我看見動作和行為。那本書為我的人生打開了新的一頁。我學習到如何觀察光,如何與光追逐。我開始通過透明的水晶,探索光的變化。與光的對話,現在還讓我深深着迷,因為它變幻莫測。

80年代初期,我在一個攝影展中,第一次認識到雙重曝光。我覺得好神奇,然後開始想像,我是不是能在寶石上,創造出同樣的效果?我對光的着迷程度,像雪球一樣愈滾愈大。我認識光,已經很久了,但我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夠捕捉到它?1987年,我發明世英切割,一個超越三維的雕刻。

世英切割超越三維的雕刻
從正面看,你看到五個臉孔。但事實上,我在寶石的背面,只雕刻了一個臉孔,其他四個臉孔,全部都是通過精準計算和切割,所創造出來的投影。這是全立體的陰雕,是逆向思維配合逆向雕刻的運動:也就是說,我們看到右邊的部分,要在左邊雕刻,看到深的部分,實際上要雕刻得比較淺,以此類推。

我用了超過兩年的時間去訓練和實驗這個雕刻技術。因為市場上沒辦法找到能夠滿足我需求的工具,所以在那段期間,我還用了半年,到機械工廠去當學徒,學習改裝工具。最終,經過無數次的實驗和錯誤,我想到了將牙醫的鑽頭改成雕刻刀。

Image description 佳士得香港在最近舉行的秋拍中,特別呈獻《Wallace Chan:天才的開端》珠寶拍賣專場,亮相拍場的一系列Wallace Chan珠寶珍品涵蓋範圍廣泛、琳瑯滿目,令佳士得亞洲區總裁魏蔚女士(右)與在場女藏家大感興趣。

然而,改裝過後,還是有問題。鑽頭一分鐘轉動36,000次,高速轉動會產生高溫,導致寶石破裂。我一定要改變,不是改變工具,而是改變我工作的方式。我改成在水中雕刻。當我把寶石放到水裡雕刻的時候,我的眼睛看不到細節。所以,我只好每雕一刀,就把寶石拿出水面,檢查後,再放回水中,再雕一刀。我不停的訓練自己,直到心、眼、手三位一體,進入一個純粹意動的狀態。憑着意識、感覺,我後來可以在水中連續雕刻兩三分鐘!我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刀鋒是我的心眼,寶石成為我的皮膚。

那是一段我生命中最瘋狂的雕刻時光,我完完全全地迷失在光影的魔力之中。當我最終完成了作品,我也變了一個人。我彷彿得到了一對新的眼睛,以新的眼光來看待萬物。我在生活中,看到一些新的層面,也因為有了這一段的經驗,我相信我所有的夢想都是有可能實現的。

Image description 《悟禪知翠》胸針及雕塑,胸針﹕帝王翡翠、紫羅蘭翠玉、紅寶石、彩鑽(6x17x5cm)。蟬的幼蟲會在地底生活數年,隨後爬出泥土結蛹,脫殼後,方以成蟲形態示人。自古以來,蟬已被視之為豐收、高潔、重生的象徵。古人以蟬為題材,製作玉雕,置於先人口中,相信有助於加快輪迴。作品以帝王翡翠為蟬身,翅膀薄如髮絲,手中捧著一顆約15.5 x 17.10毫米如凝露般碧綠的翡翠,背面是一顆約13.5 x 14.70毫米的溫潤紫羅蘭翠玉。蟬身顆顆晶瑩的翡翠圓珠,皆採以「內格榫卯嵌接法」精工鑲嵌。Wallace Chan鑽研的「翡翠切割潤光技術」,化育成蟬身攝人的翠色,此技術於2002年取得發明專利。

真空妙有成靈魂的進出口
變,是我創作中一個周而復始的主題。創作時,我會不停地改變,直到這件作品已經到了一個無可再變的地步。這時我才會停下來,然後開始另一件作品,在另一件作品中繼續追求改變。《真空妙有》就是誕生於無數次的改變。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逃生術的表演。一個魔術師被綑綁了雙手,放入一個水箱。他的時間有限,必須憋住氣,儘快逃脫。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深深的打動。魔術師摒住呼吸和極度專注,啟發了我創作《真空妙有》的概念。當時,我正好有一塊髮晶,在我的桌子上擺了很多年了。我一直想要找到和這塊髮晶對話的切入點,所以它剛好是這個主題的完美選擇。

簡單向大家介紹一下:《真空妙有》是一件吊墜,我在一塊髮晶裡面,鑲嵌了1,111顆祖母綠。這件作品,從構思到實現,花了十年的時間。在成功之前,我一共做壞了三十多塊水晶。人們經常問我,我是怎麼樣把綠寶石放進髮晶裡面的。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在把寶石放進去之前,我必須要先把髮晶的內部挖空,把不要的部分去掉,然後在裡面打磨,騰出一個空間。如果我可以把自己放到水晶裡面去,事情就很簡單了。但是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我這麼大,水晶這麼小。要想接觸到你碰不到的地方,你一定要想辦法延伸自己。

Image description Wallace Chan佳士得香港秋拍預展中,與佳士得珠寶首飾部主管Rahul Kadakia合照。

所以,我發明很多工具。我先開了一個6.5毫米的孔,讓我的工具從這個孔,進到水晶裡面去。這個工具不是普通的工具,它必須要能進得去,也能出得來;它必須用完美平衡的方式,打磨每一個角度;它必須要有足夠的硬度,但又不能產生太高的溫度和張力,不然會破壞寶石。有時候,為了創作一件作品,我用在發明工具的時間,比我真正用在雕刻和鑲嵌的時間還要多。為了強調所有的鑲嵌都是通過那個6.5毫米的孔來做到的,我選擇用髮晶來創作,而不是用水晶。髮晶有天然而迷人的紋路,可以證明這塊髮晶是完整的,從來沒有被切成兩塊再黏合起來。

《真空妙有》是通往未知的一條秘密通道。在那個未知的世界,我找到了魔法的存在。在這十年的時間裡,我不斷地在這條秘密通道上徘徊、進出。進不去的時候,我偏偏想進去。一旦進去了,我又開始尋找出口。不知道經歷過多少次,困難的程度讓我幾乎想放棄。但是我還是繼續改造我的工具和方法,因為在我的想像中,我看到了成功的可能。

這件作品的名字叫《真空妙有》,是受到佛家思想的啟發。它是我靈魂的出口,也是我靈魂的入口。當你看見我,你可能會覺得,我創造了我的作品,但絕大部分的時間,我都覺得,是我的作品創造了我。

Image description 《連理情絲》耳環,紫檀木 2件 144.29克拉、蛋形紅寶石 1顆 3.11克拉、蛋形藍寶石 1顆 3.03克拉、紅寶石、藍寶石、海藍寶石、粉紅碧璽、黃鑽、鑽石、鈦金屬。柔韌而輕巧的鈦金屬交錯纏繞,如兩組相連的樹根唇齒相依。紅與藍一剛一柔,形成冷與熱的對比,兩邊的耳環上的色彩搭配如鏡像般相映,和而不同,展現對稱中的不對稱美。嵌於其內的紫檀木把情根深種的連理樹,象徵浪漫愛情,具有至死不渝之美好寓意。

翡翠承載過去、現在和未來
中國人特別鍾愛翡翠。它可以用來製作武器,是神聖的宗教信物,是德行的象徵,是愛、力量和財富的象徵。它體現了中國人的理想典範,是共生文化的載體,是老師,是賭徒的一個夢。

翡翠應該怎麼切割呢?如果你單看翡翠的其中一面,你可能會看到這一面是綠色的。很漂亮,對嗎?它給了你一個夢。你可以做一個戒指面,可能做得成。但是如果我們將它翻過來,看一看它的另一面呢?

翡翠的另一面可能就是一個賭徒夢碎的地方。成功和失敗的距離原來就是這麼近。跟鑽石切割不一樣,到了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種技術可以幫你準確的分析翡翠。每一塊翡翠都自成一個世界。要知道切那裡、怎麼切,你需要很多的智慧、經驗和勇氣,也要用上很多時間去看翡翠。我有一個朋友,他有一塊翡翠原石,收藏了二十多年。到現在,他還是沒辦法決定該怎麼切割。他說:「多一天不切,美夢就多做一天。」要將一塊翡翠原石,創作成你現在看到的《悟禪知翠》,要經過無數的夢想、無數的改變,還有無數個年頭。

Image description 《浪花蝶影》頸鏈、胸針、手鏈,杏形翠榴石一顆 10.70克拉、翠榴石、鑽石、粉紅剛玉、黃鑽、紫水晶、鈦金屬。蝴蝶拍翼的動作,產生綿綿不絕的聲波,牽引空氣的流動。紫水晶上的浪花在翠榴石、粉紅剛玉與閃鑽映襯下,如蝶翼在空中與陽光碰撞,光與色化成碎片,向四周擴散。創作者運用無窮想像力以有形、具象的寶石與鈦金屬雕刻,呈現感官所及以外的領域,讓人以視覺探索無聲之聲的震撼力。躍動的線條和色域,模仿斑蝶拍翼的連鎖氣流效應,令聲與色之美,凝固在當下的一瞬間。

四十多年前某一天的下午,在制式化的工廠裡,我的師傅給我看了一張玉蟬的照片。他叫我模仿這一隻玉蟬。在那一刻,我年輕的腦袋冒出了不知多少個問號。為什麼要我去模仿這樣一塊醜陋的玉蟬呢?那時候我沒經驗,所以就沒敢多問,乖乖的照做。我對玉蟬知道得愈多,就對它愈感興趣。原來,一塊看似簡單的玉雕,裡面有很多學問。蟬是智慧、重生和成長的象徵,是給往生者最後的一份禮物,也是給初生兒的第一份祝福。它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載體。它是出土之物,也是出世之物。它的故事錯綜複雜。十六歲的我太年輕,沒有可以駕馭這個主題所需要的工藝技術。所以,我一直耐心等候。三十九年之後,我終於完成了這個任務。

2012年,我將《悟禪知翠》帶到巴黎古董雙年展去展出。一位先生走進我的展廳,他問我:「陳先生,你看,這裡所有的參展商都有着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傳承。你有什麼呢?」

我說:「我有五千年。」

Image description 《夢壘紅堡》戒指,六邊形紅寶石1顆17.58克拉、粉紅剛玉、鈦金屬。當眾人追隨傳統的切割方式,創作者受到此紅寶石特異的形狀吸引,以粉紅剛玉組合呈現。同屬剛玉家族的粉紅剛玉色調淡雅,恬靜柔和的氣質緩沖了紅寶石的激昂。光線於其剔透的內部折射、透射而出,令整件作品散發出鮮豔迷人的光芒。通過層次分明、機關重重的幾何拼接,稜角突出的寶石緊扣成環,依偎鈦金屬的柔美曲線,有如飛拱結構,築起一座歌德式的古堡。戒指以紅色為主調,從粉紅剛玉到紅寶石,色澤層次緊密而鮮明。不規則的幾何錐體互倚不倒,晶體般的結構形態,體現詩歌的韻律美。作品以抽象和諧的手法,演繹微觀、建築和大自然三種美學的深度。

歷史、自然與整個宇宙
我不打算站在這裡告訴大家,我所做的一切和我創作的所有作品都是來自我自己。一個人如果認為自己對這個世界沒有任何的虧欠,那這個人就太自大、太可笑了。我自己的感受是,我創作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歷史、大自然,還有整個宇宙。

Image description Wallace Chan應哈佛科學文化博物館邀請,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講,與哈佛礦物地質博物館策展人Raquel Alonso Perez博士、波士頓美術館珠寶策展人Emily Stoehrer博士展開關於寶石、創作與珠寶藝術的對話。

玉的夢想,在中國文化的演進中,傳承了下來。但是,當我們去回顧玉為什麼能留傳到現在,我們會發現,它並非一成不變,而是不斷的成長、轉化和演變。
所以,我創造了我的這隻玉蟬。它代表了一個充滿智慧、純潔和改變的生命。作為一個創作人,我不滿足於模仿歷史。我的想法是要創作一隻既能傳承歷史傳統,又能承載當代精神的玉蟬,以至於到幾百年之後,當人們再看這些玉蟬的時候,可以從我的這隻玉蟬身上看到我們這個年代的痕跡。

和大家分享了我的故事後,我鼓勵在座的每一位,從這一刻開始,發現改變、擁抱改變、創造改變,然後有一天,你成為了你最想看到的改變——在自己的世界裡,在這個世界上。

文:Patrick Chiu 圖:楊光(人物),Wallace Chan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