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文憑試(DSE)放榜大日子,十年窗下無人問,莫說一舉成名天下知,能夠成績達標,順利升學,已是許多家長和學生的大願,一旦成績與期望有所落差,同學們忐忑心情和沉重壓力就更是難以負擔。陳一丹從小就對壓力毫不陌生。三十多年前,高考的壓力使他面對了人生第一次滑鐵盧。為了迎戰人生中重要的一役,他整軍以待,提早一年完成溫習,還在模擬考的時候取得好成績,被老師相中,代表全體同學發表學習語文的心得。當他在臺上侃侃而談的時候,他壓根兒就沒想到,自己竟就是在這一科上栽了大跟頭,考了個不及格!
45歲的陳一丹,是騰訊控股創辦人之一,平日表現沉穩自信,但只要談到教育,就立刻變得激昂無比。回望過去,陳一丹表示,高考生涯最令他難忘,當時讀書壓力大,在高二的時候已讀畢高三的課本,但由於「過早發力」,以致高校時語文科不及格,最終入讀了應用化學系,未能跟隨父母之路考入金融系;不過,「去了化學系,我很感恩,因為在那裏我認識了我太太。」而且,理科的邏輯思維訓練對他其後創業也有幫助。
1993年在深圳大學畢業後,陳一丹最初在深圳檢驗檢疫局工作,直至1998年獲騰訊主席馬化騰邀請一起創業,與前首席技術官張志東、前首席運營官曾李青和首席資訊官許晨曄成為該公司始創股東。除了曾李青外,四名始創股東都是由深圳中學至深圳大學一起讀書的同學。當時正值中國資訊科技迅速發展之時,他們創立的公司乘勢騰飛,業務急速擴展。今天,騰訊是中國主要的網絡商,並在香港上市,市值約17,018.51億港元。
也許不少人曾經想過要回饋社會,但真正付諸實行的卻寥寥無幾。但陳一丹有不一樣的想法。面對自己擁有的財富,他認為這是個上天賜予的機會。「我自小在小康之家長大,對錢的意識不強,直到開始工作才發現,錢很重要。我很感恩,能在這個大時代創業,跟上了時代的潮流,獲取了超出個人需求以外的金錢。我覺得這是上天不知為何賜予我的資源。世界的資源一直在滾動,剛好在這一輩子讓我擁有這麼龐大的資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去推動社會,我很感恩有這個機會。」
「在我念書的時候,大學教育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我的奶奶隻字不識,卻教育出了我爸爸這個大學生。她對我們的期望很簡單,就是好好讀書。雖然她不會把這些話宣之於口,但就是她,讓我感覺到教育很重要,」他回憶道。陳一丹祖母於2012年離世,享年98歲。「我受祖母的影響很大。她是文盲,但對人很好,永遠都給人友善的支援。她的仁慈和與人為善是發自內心的。她一直認為,讀書非常重要。」
陳一丹表示,成立「一丹獎」是因為自小受到祖母的影響,認為只有辦好教育才能真正改變社會。
十多年來,陳一丹有空就看書,尤其是一些關於信仰、心靈、中華傳統、儒道釋學說的書。他本想由此加深自己對社會和人生的理解,後來卻領悟到,教育實在很重要。不但是學校的教育,還有家庭教育,也就是家教。還有宗教或信仰教育,對人也很重要。「因為沒有信仰教育,社會就以利益為先。人人都認為自己可以害人但不會為人所害,到頭來卻是人人受害,這都是因為大家缺乏信仰。這種信仰,可以是中華文化傳統,可以是真正的宗教,大家可以自己去選擇。人只要有了信仰就好,而信仰就是從教育而來。」他說。
在過去幾年裡,特別是自從他在2013年從騰訊控股退下來之後,他越發投入到公益活動之中,其中包括向他創辦的非牟利大專院校──武漢學院投入20億元人民幣(約3億6百萬美元)。該校以公益辦學為宗旨,而陳一丹也在近年逐漸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在教育這方面多作探索。此外,他和騰訊控股的幾位創辦人攜手成立騰訊慈善基金會,為非牟利機構提供資金,資助教育、救災等多個項目。其中,他們與深圳市福田區政府合作,開辦了深圳明德實驗學校。該校是一所12年一貫制的公立委託管理學校,減少孩子們面對考試的壓力,讓他們能更專心地享受學習的樂趣。
「其實這一切改變到今天都還在摸索之中。但只要有行動,就會帶來改變。這個學校是個樣版,一旦它能生存,其他學校就可以學習,意義可就大了。」陳一丹認真地說。然而,這一切還未能使他感到滿足。因為在各種公益項目之中,教育是他最關心的一項。作為在九十年代成長的一代,他深深感受到教育如何改變人的命運。正是出於這份感悟,他萌發了設立一丹獎的念頭。
三年多前的一個夜晚,陳一丹在就寢前於日記本寫下了一句話:「設立突破宗教、種族、國家限制的人文鼓勵獎項,旨在鼓勵倡導人類對宇宙人生的領悟和貢獻。」經過三年的努力,一丹獎終於面世,他的夢想成真了!
陳一丹強調,「一丹獎」所指的是廣義的教育,包括學校、家庭、社會和宗教等所有形式的教育,希望有更多人關注教育這個議題,並透過理論和實踐去創新教育模式。
由騰訊主要創始人陳一丹先生所創立的「一丹獎」,是全球迄今為止獎金金額最高的教育界獎項。「一丹獎」每年度頒發「一丹教育研究獎」及「一丹教育發展獎」兩大獎項,獎項得獎人將獲授予獎金總值6,000萬港元。該獎項由25億港元的獨立慈善信託運作及管理。
「一丹獎」由獨立基金會管理,每年頒發兩個獎項,包括一丹教育研究獎和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者將獲贈一枚純金獎牌及1500萬元獎金,其教育項目亦將獲得另外1500萬元資助;「一丹獎」希望表彰為教育作出卓越貢獻的個別人士或不超過三人組成的跨界別團隊——包括教師、研究人員、學者、政策決策者及社會運動家等——並根據創效投資的原則向得獎人授予項目獎金,而首屆獎項將於明年12月頒發。該獨立基金會亦委託經濟學人智庫,以2030年為界限,定出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2030教育」目標相配合的多項教育趨勢。
陳一丹表示:「獎項旨在表彰及支持教育界的創革者。這些先行者以其遠見及創新精神,為教育研究及發展帶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我們亦希望透過此獎項平臺,致力凝聚各方展開富建設性、包容性的對話,聚焦教育議題的解決方案。教育能提升人類的福祉,讓世界的下一代受惠無窮。」他強調,「一丹獎」所指的是廣義的教育,包括學校、家庭、社會和宗教等所有形式的教育,希望有更多人關注教育這個議題,並透過理論和實踐去創新教育模式。
在香港九龍香格裡拉酒店舉行的「一丹獎」成立典禮上,超過二百名教育專家到場出席,Lifestyle Journal編輯及作者亦有幸敬陪末座。
「一丹獎」的崇高理念,反映出陳一丹並非只從小處著眼的人。他喜歡默默耕耘,直到成就宏大目標。然而,陳一丹亦強調,他個人的教育理念不會影響評審結果。評審委員會及國際顧問委員會將執行評核,確保評審的公平性及權威性。「我的責任,只在於建立具有權威的委員會、以及一個公平健全的機制,一切評審就交由這個機制和委員會去進行。」這是陳一丹至今投入最大的一個公益項目,他更希望一丹獎能成為最具公信力的國際教育獎。
對於一丹獎,陳一丹的期望很簡單:「我希望這個獎可以每年慢慢地往前走,能永續地走下去。至於最後它會走到哪裡,我不會給它一個框框。這,應該交給社會去決定。」
關於一丹獎
一丹獎由陳一丹於2016年創立,旨在獎勵推動教育創新、所作貢獻具長遠影響的個人,其願景是透過教育使世界變得更美好。一丹獎旗下有兩個獎項:一丹教育研究獎、一丹教育發展獎。25 億港元的資金(約3億2千萬美元)由獨立基金會管理。得獎者將獲頒金牌一枚及港幣3000萬元(其中一半為獎金,另一半為支持推動教育研究或項目的資金)。透過一系列活動,一丹獎將成為全球社群參與討論教育的平臺,並肩負起推動教育公益事業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