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英倫美學

2013-08-01

Image description Panama diary 記事簿採用羽量級紙張及超柔軟的皮革封套。

記事簿的意義遠勝千言萬語,它記下你的心情、妙想天開的奇思妙想、重要資訊。認識很多朋友都會將這些記事薄好好保存,特別如果它是Smythson經典的Panama Diary的話。

1908 年,Smythson品牌創辦人Frank Smythson創造了第一本採用航空專用信紙,並以超柔軟的斜紋皮革覆蓋的日記, 名為Featherweight Diary(2005年正式改名為Panama Diary)。此記事簿迅速俘虜了大家的心,成為品牌的hero product,伴隨着Smythson的成長,並蘊含品牌所代表的英倫美學。

Panama Diary採用的湛藍色紙張,是羽量級(featherweight) 紙張,自1887年開始,由英國工場特別為Smythson而製作, 品牌創意顧問Samantha Cameron指出這本記事簿代表了品牌的獨有特色:「羽量紙張每平方米重50克,比一般紙張輕一半,但卻十分堅靭。要在每張如此薄的紙上印有地球、羽毛及Smythson名字,難度極高,此重任交由同時製造紙幣紙張的英國工場。」對待紙張已如此認真,處理皮革更用心,記事簿的皮革封套極為柔軟至可捲曲,但又耐磨耐用,不易變型, Cameron坦言引起不少跟風者仿傚。

Image description Smythson創意顧問Samantha Cameron(左)及Smythson行政總裁Andy Janowski(右)。

一本小小的記事簿,沒有大logo,但紙張、皮革封套的質素超然,正好演繹了這位英國首相卡梅倫太太眼中的英倫美學:「Smythson產品標誌着英倫風格(Britishness)。我們是英國品牌,產品中見英國精神,帶點風趣幽默,好玩、創新、含蓄及考慮周全。」我馬上想到他們的賀卡, 既簡單但又會讓人發出會心微笑的精警句子,Cameron 提醒我Smythson的Little books亦旗鼓相當。要注意的是,Smythson的英倫風格不是一味sell經典,只食老本, Cameron的重任是從品牌自1887年成立以來的豐富歷史資源吸取靈感,然後加入現代元素,讓品牌昂然邁向未來。在Andy Janowski於去年5月加入Smythson履新行政總裁一職後,兩人便積極為此目標而努力,新龐德街旗艦店的新設計、網站、介紹品牌歷史的Video都是最佳例子。

Janowski指出品牌從1887年成立而來便是標誌性的英國奢華皮具品牌,定位清晰,他加入團隊的重任便是要將品牌推向世界各地:「我們在國際上已擁有不少支持者,但必須要增加品牌於各地的曝光,所以6月我們在香港開設亞洲第一間專門店。除了開店,網站是一個重要渠道宣傳。網站是一間面向世界更大的店鋪,我們計劃今年秋季多開設3種歐洲語言的網站,包括意大利語、法語及德語。明年,更開設中文網站。從設計上而言,網站線條俐落、簡潔、感覺現代,與品牌美學相符。」

Image description 太古廣場新店風格跟新龐德街旗艦店一脈相承,糅合傳統與現代元素。

香港太古廣場新店風格跟新龐德街旗艦店的風格一脈相承, 糅合經典與現代元素。兩店均以倫敦Georgian House大宅的門廳為設計藍本,店內的卡拉卡塔白雲石、人字形雲石地板流露點點古典風格。與此同時,店鋪採用灰藍色調,灰木紋、鎳藍色等滲出現代氣息。Smythson太古廣場店,更以不同顏色皮革的Panama Diary組成的feature wall,成為店內最搶眼的佈置。

Smythson是源於英國、在英國設計、英國製造的品牌,所以英倫風格濃得化不開。現時設計的重任交由設計總監Rory O'Hanlon,他們的辦公室就在新龐德街的店鋪附近。至於文具及釘裝皮革的記事簿由位於德文郡(Devon)工場負責製作,皮具則在意大利製造。Janowski表示他們的製作均於自設的工廠內進行,不假外求,絕少外判,所以能保持穩定質素。Cameron認為品牌實行師徒制,對保存傳統工藝有絕大幫助。在Smythson,有老員工在品牌工作超過40年, 而負責客制服務印燙處理服務的主管,其父親及祖父也在Smythson工作,三代都曾為效力,見證公司歷代的發展。

Image description 1905年推出的Bond Street Bag的間條襯裡啟發了設計團隊更多靈感。

Image description 2013年秋冬的毛毯的條紋便是以Bond Street Bag的條紋襯裡為靈感。

Image description 2013年秋冬推出的Eliot系列女裝午夜藍色馬毛手袋。

Smythson的情不只是公司之內,也發生於顧客與公司的情緣。Janowski娓娓道來一個動人故事:「一年半前,一位顧客帶着祖母的手袋走到我們的店鋪。她的祖父母已移居澳洲,祖父當年將手袋送給其妻。然後去年這位顧客到倫敦旅行,帶手袋到我們的店鋪要求修理。108年後,手袋當然有些地方需要調整。修理好後,她將手袋送回給我們,並在太古廣場開幕時的展覽展出。」因為這個手袋,Cameron指出他們猶如發現了寶藏:「我們翻查過歷史資料,並沒有發現手袋襯裡內的條紋,然後設計團隊便受啟發,將其融入Eliot Bag的襯裡當中,並將條紋圖案印於Eliot Bag的內層皮上,成為品牌獨有的code。」此條紋圖案更見於今年秋冬推出的毛毯,秉承品牌風趣幽默,好玩、創新、含蓄及考慮周全的英倫美學。(文:Joyce Mok 圖:Earl Wan(人像)、Smythson)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