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劉晉:鮫魚百科

2018-04-04

鯖魚(香港普遍稱為鮫魚)在魚類中屬大家族,鮫魚、鮪魚(吞拿魚)、鰹魚、鰆魚同屬鯖科,是迴游性魚類。相信有釣魚的讀者對鯖科不會陌生,鯖科魚都是兇猛的獵食者,經常於海中追逐小魚,青銀色的身影在水中高速閃過,故此又被人統稱為青物。

Image description 用假餌釣獲的泥鮫,魚身銀光閃閃。

力大無窮

鮫魚是季節性迴游魚,遍布亞洲沿岸海域,每年夏天都有大量鮫魚游至香港水域。鮫魚吃其他小魚維生,牠們看見閃亮的東西就會以為是小魚,繼而追咬,故此用小鐵片裝上魚鈎,丟到海中晃動即可吸引鮫魚上釣,用特製假餌以船隻拖行更可以吸引大型的泥鮫或竹鮫。

記得1997年夏天,大量鮫魚在香港水域出現,即使在維港也可以釣到,掀起一陣全民釣魚的風潮。

鮫魚的體積從十幾厘米到兩米長也有,視乎品種而定,香港常見的鯖科類有泥鮫、扁鮫和竹鮫,最大可以重達二百斤一條。市場上的鮫魚多數來自擔桿、蒲台一帶,漁民以刺網捕捉,亦有漁民用小艇排釣。

聽老漁民憶述五十年前用小艇釣鮫魚,用一百磅魚絲,以牙帶魚作餌。大魚食餌,一股異常巨大的拉力把魚絲扯進海中,漁民把空的電油罐綁在魚絲上增加阻力。由於小船沒有動力,整條船被大魚拉着。結果人和魚搏鬥了大半天,大魚把船從長洲拉到南丫島才體力不支浮上水面,原來是一種叫大翼的鮫魚,重達二百多斤。

醋醃魚生

因為鮫魚的迴游特性,鮫魚含有一種叫組胺酸的游離胺基酸,一旦魚死後沒有恰當冷藏,會因細菌作用轉化成組織胺。組織胺能引起食物中毒,故此鮫魚離水後須立即冷藏。古時日本人注意到鮫魚這個特性,把鮫魚魚肉浸漬在鹽水和醋裏,令細菌無法入侵,醃漬過程亦會令蛋白質分解,形成蘊含美味元素的氨基酸,日本最常見就是白腹鯖。傳統上醋鯖魚會用來製造押壽司,時至今天,即使冷藏科技普及,日本料理仍然會把鯖魚先用醋醃過後才用來製作壽司。除了魚生,日本亦有把鮫魚鹽漬製作,用作燒烤。

香港常見的泥鮫肉質堅實彈牙,常用來製作魚蛋,亦適合半煎炸。扁鮫肉質更好,遇上新鮮的可以灑點鹽,下薑蓉和雞油同蒸,味道不下馬友。

Image description 傳統上,日本人愛以醋鯖魚來製造押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