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曲講究與歌者形象的配合,而且最好唱某首歌的歌者絕沒法作第二人想。此所以於鄭欣宜而言,所唱的歌莫過於可以跟肥瘦問題掛鈎。之前有《你瘦夠了嗎?》,近日則有《女神》,依然是借肥瘦問題來發揮,只是詞人筆下的句語,可以容許我們有很不同的聯想和理解,甚至可以想到肥瘦問題以外的事情,事實上,亦大可當勵志歌來聽!
《女神》由黃偉文填詞,從一個虛擬的選美場景切入,帶出「標準的審美觀,跟你碰撞,控訴你未符俗世眼光……」於是,肥瘦變為「俗世眼光」問題,而被「俗世眼光」審判的就不僅是肥瘦,而變成幾乎涉及任何領域的俗世觀念、標準及判斷。
「不要低頭,光環會掉下來,你是女神,不要為俗眼收斂色彩……」詞人很快就寫出精警得使人拍案叫絕之句。這處的「低頭」,語帶雙關,由是拈連出「光環會掉下來」,真是妙語。這十個字最主要的意思當是「不要屈從俗世眼光,否則連本身自然擁有的優點優勢都會消失,變得平庸不堪」。
詞人更提醒詞中的「你」──即是聽眾吧,「這選美是個很小的舞台,你滿載大愛」、「他不過也是很小的舞台,你配有大愛」,這話真讓聽者鼓舞,而不知怎的,會由此聯想到張國榮當年的《無需要太多》中的那句「世界太闊,你的哭笑不只為我」!
認識「務頭」
相信,詞人正是要讓聽者確立自信,先不去想會否變得自大,須敢於自視為「女神」,面對世俗眼光,不低頭,不失儀,也不講和,放膽我行我素。這詞乍看不是勵志歌,卻實實在在是勵志歌。對於「不要低頭,光環會掉下來」這種句語,現今一般稱為「hook line」,而且好像是沒有相應的中文術語的。
語言是幫助我們思考和認識世界的。要是中文世界原來竟是沒有與「hook line」相應的概念和說法,即是說,中文世界原本是從來不講究這個的,是從西方文化之中借取回來的。真是這樣嗎?
然而,近千年來中國人這樣愛寫能唱之詞,怎可能沒有跟「hook line」相應的概念和說法,只是我們常自絕於傳統,對前人的說法太見外太陌生,難用作交流溝通,惟有貪方便借「hook line」一語來用,反正大家都慣了中英夾雜,不會面紅。
拙著《粵語歌詞創作談》曾提到流行歌詞常見的3件法寶,第一件是「務頭(勾勒)」,說的乃是「一首歌詞最重要的是在音樂最精彩的地方(高潮)填上一句精警的或易上口的詞句,讓人們能琅琅上口」。不過拙著中也指出,「務頭」與「勾勒」這兩個名詞都較古老。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作詞十法》所說的第七法便是「務頭」,作者並開宗明義便說:「要知某調某句某字是務頭,可施俊語於其上。」這不就是跟「hook line」相應的概念和說法?
若套用《女神》的歌詞,應不應「低頭」跟大家一起用「hook line」,還是堅持用中文原有的「務頭」?或者,來個循序漸進,初時寫作「務頭(即hook line)」,待時機成熟,便把hook line踢走。
好了,若問,如何能於某「務頭」施得如「不要低頭,光環會掉下來」之「俊語」?大抵,凡文字創作就是創作者思想的表達,能有超逸不凡之思想或遠見,自可施得這凌厲之「俊語」!
文:黃志華